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首页幻灯

河南省南阳市“青春护航”志愿服务团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宣讲走进示范区菱角池小学

时间:2024-12-06 11:48:46 来源: 中国宪法传播网 作者:余淑捷

  有一种力量,无形却震撼人心;有一种精神,质朴却熠熠生辉。

  为进一步弘扬道德模范精神,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以道德模范先进典型事迹为榜样、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12月5日下午,南阳市“青春护航”志愿服务团走进示范区菱角池小学,开展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宣讲活动。“青春护航”志愿服务团团长包万赋、秘书处组长马俊带队,示范区教育中心李珂科长、新店中心学校李文彬主任出席,宣讲团成员道德模范刘传红、邹清林、李刚老师参加。南阳电视台记者以及菱角池小学全校师生参与活动。

  活动伊始,惠爽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她强调,道德的力量是无形的,但其影响却是深远的。学校作为育人的摇篮,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她希望同学们能够以此次道德模范进校园为契机,汲取榜样的力量,立志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好少年。

  榜样现身,感动人心。

  刘传红老师,是金正珠宝公司一名普通的职员,2006年参加职业技能大赛,荣获南阳总工会颁发的“五一”劳动奖章。2013年9月去郑州珠宝城进货时,入厕时卫生间里捡到两公斤左右、价值七十余万元的黄金,此时没有丝毫犹豫,现场苦苦等候四个小时,最终物归原主。后来被媒体追踪报道,2014年5月荣获南阳市“第二届诚实守信道德模范”,同年10月被中央文明办选出,荣登“中国好人榜”。

  刘传红老师还分享了自己做公益时的经历和感人瞬间,并向同学们讲述了自己下岗后不遗余力热心助人的感人事迹,并勉励同学们珍惜现在良好的生活环境,不俱困难,比学赶超。做一名正直向上的新时代好少年!

  邹清林老师,是南阳市退役军人学雷锋志愿服务总队副总队长,先后荣获:全国“二级英雄”模范,“中国好人”。全国“最美警察”,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学雷锋“先进个人”、“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中国“铁道卫士”、河南省“劳动模范”、河南省“道德模范提名奖”、“感动南阳”2013年度人物等30多项荣誉称号,多次受到习近平、李克强、刘云山、孟建柱、郭声琨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1987年,邹清林从部队转业到南阳车站派出所工作,从警30多年来,在立足本职岗位做好公安保卫工作的同时,积极主动为旅客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先后帮助150多名离家出走或流浪走失的孩子平安回家,直接或参与抓获犯罪嫌疑人520余名,破获刑事案件550余起,查获各类危险违禁物品18500余件。被孩子们称为“警察爷爷”,被同事和车站周边的群众称为“南阳火车站的热心哥”。

  退休后,他所在的派出所被上级公安机关成立了“邹清林爱民帮困小组”,在他感召下,越来越多的人自觉加入到爱心接力中来。邹清林老师向大家讲述了自己的工作经历、模范事迹以及退休以后初心不改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情结。

  李刚老师,2007年5月参加工作,现任南阳市保安公司市政府特勤大队中队长。李刚坚持义务献血16年了,已累计献血114次,献血总量达45400毫升,其中有3次紧急献血救人。2016年在捐献血小板的时候留的DNA血样,与河北的一名白血病患者匹配上了,2018年5月,为这名病情危急的血液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南阳市第37例志愿捐献者、河南省第677位志愿捐献者。荣获2020-2023年度全国无偿献血贡献奖终身荣誉奖,全国卫健委、中国红十字会、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联合颁发的无偿献血奉献金奖3次、银奖4次、铜奖3次、献血先进个人13次,南阳市无偿献血积极分子8次、三星级志愿者1次、一星级志愿者称号2次,南阳市优秀志愿者,在南阳市抗击疫情,助力复学志愿服务中荣获“爱心使者”荣誉称号。特别是2022年继荣获南阳市“最美职工志愿者”之后,又荣获河南省“最美职工志愿者”。

  李刚老师还讲述了他捐献造血干细胞,义务献血的事迹,他这种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深深感染着在场的每个人!

  学生感化,触动心灵

  台上真情述说,台下认真倾听,流淌在大家心中的是钦佩和感动。三位道德模范标兵的感人事迹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深深地触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的心灵,大家受益匪浅,在精彩之处更是得到了全场的热烈掌声。

  ‍一个好人温暖一座城,一群好人带来满城春。相信在崇德向善良好氛围的滋养下,一颗颗文明的种子将在美丽菱小悄然生长,蔚然成林!

  榜样事迹激励奉献担当,道德力量引领向善实干。本次道德模范进校园活动不仅为菱角池小学的师生们带来了一场极具教育意义的精神盛宴,更让同学们树立了坚定的信念,使他们深刻理解了助人为乐和奉献精神的内涵,对于培养学生脚踏实地学习和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 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