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展现60个春秋,《周恩来与乌兰牧骑》再现“红色嫩芽”精神
电视指南:影片在2018年——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开始拍摄,2019年——周恩来给乌兰牧骑回信的60周年纪念时展映,其纪念意义与文化价值不言而喻。
“你们十二位队员就是十二粒革命的种子,我坚信无论把你们放到哪里,你们都会无怨无悔地为广大的草原农牧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的文化事业添砖加瓦。如果把我们新中国的文化事业比作是一棵大树,乌兰牧骑就是这颗大树上的一片嫩芽。”
这是周恩来总理在接见文艺宣传队——“乌兰牧骑轻骑兵”文艺团体时的谆谆教诲,为的是让边远地区的民众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为的是让中国的文化事业进行全国普及,更为的是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近日,聚焦1957年由两辆马车组成的乌兰牧骑,讲述周恩来与乌兰牧骑光辉历史的电影《周恩来与乌兰牧骑》将于近期公映,并于8月9日在京举办看片会。影片通过展现这支文艺团体的故事,全视角、多方位的呈现乌兰牧骑为草原牧民服务,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品质。
献礼周恩来给乌兰牧骑回信60周年,
兼具纪念意义与文化价值
献礼,是对时代、对国家、对人民的致敬,是引领国人回顾过去辉煌历程,立足当下幸福生活,展望美好未来的现实感知。在当下特殊历史节点之际,这些讴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的“献礼”作品同时也将起到凝聚人心、引导正向价值观传递的积极作用。
由孙海波编剧、执导,彭丽雅作为总制片人、监制,王晓明作为艺术监制的《周恩来与乌兰牧骑》以第一支乌兰牧骑队伍为原型,以周恩来总理关心支持“红色轻骑兵”队伍建设为背景,讲述了乌兰牧骑队员在内蒙古大草原上挥洒汗水、奉献青春的故事,再现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关心支持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生活的动人故事。
此前,在2017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也有回信,信中这样写道:
“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队员们,我很高兴地看到了乌兰牧骑的成长与进步,感受到了你们对事业的那份热爱,对党和人民的那份深情。乌兰牧骑是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第一支乌兰牧骑就诞生在你们的家乡。
60年来,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迎风雪、冒寒暑,长期在戈壁、草原上辗转跋涉,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为广大农牧民送去了欢乐和文明,传递了党的声音和关怀。乌兰牧骑的长盛不衰表明,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在新时代,希望你们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的优良传统,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推动文艺创新,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更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在2018年——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开始拍摄,2019年——周恩来给乌兰牧骑回信的60周年纪念时展映,影片的纪念意义与文化价值不言而喻。
拒绝脸谱化、不做领袖状,
按照历史脚步重走那段红色艰难之路
献礼剧在纪念重要历史节点或国家大事的同时,更要突出在主旋律调性的背后,思考该带给观众什么、留给社会什么。其实不论是“主旋律”还是其他类型,在市场的统一标准下,要想突围,关键还是在于讲好故事,虽是老生常谈,但仍是本质问题。
为了将这段艰难的“红色历程”进行圆满呈现,总制片人、监制彭丽雅告诉《电视指南》:“从前期筹备到拍摄完成花费了三年多的时间,其中剧本打磨的时间最为长久。本片真实再现了那段难忘的历史故事,希望观众在乌兰牧骑的精神体验中,升华了情操,并真实的感受到了乌兰牧骑的情怀。”
“乌兰牧骑”蒙语原意为“红色的嫩芽”,意为红色文化宣传队,影片展现了其较长发展的时间跨度,1957年,全国第一支乌兰牧骑在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成立。作为一支具有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文艺工作队伍,乌兰牧骑从诞生之日起就扎根群众,以文艺服务于人民,被誉为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为了准确演绎那段红色岁月、那些可爱的人,演员等众主创按照乌兰牧骑的历史脚步重走了一遍文化宣传路线。为了最大程度焕发个性风采和伟人情怀,孙维民等主演从大处着眼、细处入手、举重若轻,摆脱了脸谱化与领袖状,从多个细节展现人物性格和人物命运发展走向,充分注重表演节奏的把握和心理状态的外化。
最终,生动展现了成立六十年的乌兰牧骑承载的文化精神,不仅为草原人民带来了欢乐,还促进了当地文化事业的繁荣。不仅如此,影片还着重刻画了在乌兰牧骑的发展历程中,周恩来总理的重视和关怀更为重要,他十四次接见乌兰牧骑队员,对大家谆谆教导,给予厚望。
编剧、导演孙海波总结道:“我们将艺术的再现乌兰牧骑队员和周总理等老一辈领导人立下的丰功伟绩,为乌兰牧骑精神谱写赞歌是我们的宗旨。”
兼具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
在领略“美”的同时点亮那盏“明灯”
献礼剧不仅仅要发出主流声音,更要用影视艺术重现时代精神,担当起传承与弘扬正向价值观的责任,对当下观众以及社会整体的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重要作用。那么,如何吸引当下受众群体,成为此类作品的共同命题。《周恩来与乌兰牧骑》在美学风格、拍摄手法、服装造型、音乐配置等方面进行了长时间的打磨。
具体来说,在美学品格上,影片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为创作原则,以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为精神导向,不管是草原等自然景观的呈现还是人物的造型设计,在极大的美学挖掘空间下,体现出较高的艺术性、真实性。主创团队在拍摄过程中创造性地利用地域性、民族性的特点,编剧、导演孙海波称之为“高尚的美学追求和人生哲理探究的音乐史诗性作品”。
在镜头和光影的把握上,为了既体现凝重的时代感,又有浪漫抒情的色彩基调,孙海波表示:“用光要讲究而不露痕迹,影像要有流动感,由于题材的关系要注意天体气候和地貌的利用,使人物的心理变化和光影结合起来,特定场次要有雕塑感。在写实的基础上,合理的使用运动镜头和长镜头,突出诗化的意境。”
在造型服饰上,影片在历史人物造型形似的基础上强调不同时期的细微变化,女性化妆则要去脂粉少雕琢,服装要年代感和民族性相统一,但可在演出服装上增加舞台效果,从而在整体造型上让观众理解“美”的含义。
在音乐配置上,荡气回肠且具备草原蒙古民族经典的曲调贯穿整部影片,不仅富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温暖朝气的向上旋律,还能让人产生“出窍”的优美和“圣洁灿烂”的梦幻感,注重民族性和时代性。
总的来说,乌兰牧骑不为名、不为利,靠着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贡献的初心与精神走遍蒙古草原,走遍大江南北,走向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面对风霜雨雪、天寒酷暑、人生抉择和各种自然灾害,他们的人生信念坚如磐石,六十年如一地为农牧民服务。而主创团队也承袭了他们的坚如磐石人生信念,面对艰苦的拍摄环境也毫不动摇讲述好故事、传递正能量的决心。这在时代快速更迭的当下,投入了一颗“搅动心弦的红色石头”,一定程度上成为当下青少年以及社会的指路灯塔。
编辑:刘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