掂量掂量文字的分量
著名文艺评论家、作家赵鹤翔先生最近做客山东女散文家沙龙。他说,搞文学,要时常掂量掂量文字的分量,不能太随意。一个作家对文字要讲究,不能将就。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没有魅力,再好的故事,也仅仅是个故事而已,谈不上文学。
传说仓颉造字时,“天雨粟、鬼夜哭”。从古到今,对这六个字有多种解读,东汉人高诱的注解比较有代表性:“仓颉始视鸟迹之文造书契,则诈伪萌生,诈伪萌生则去本趋末、弃耕作之业而务锥刀之利。天知其将饿,故为雨粟。”不管古人今人怎么说,文字的出现,客观上促进了人类的巨大进步,加快了人类走向文明的步伐。我们有“敬惜字纸”的传统,敬畏文字,我认为,赵先生观点的根在这儿。
赵鹤翔先生说的要掂量掂量文字的分量,我理解其中一个意思是要“炼”,炼字、炼词、炼句、炼意。有些句子,一入眼帘,就把你击中,让你刻骨铭心。作者一定是下了番“掂量”功夫。著名作家废名在一篇文章中说:“读庾信文章,觉得中国文字真可以写好些美丽的东西,‘草无忘忧之意,花无长乐之心’‘霜随柳白,月逐坟圆’,都令我喜悦。‘月逐坟圆’这一句,我直觉地感到中国难得有第二人这么写。杜甫咏明妃诗对得一句‘独留青冢向黄昏’,大约是从庾信学来的,却没有庾信写得自然了。中国诗人善写景物,关于‘坟’没有什么好的诗句,求之六朝岂易得,去矣千秋不足论也。”
我知道诗人庾信,也是从杜甫的诗《戏为六绝句》中得到的。杜甫说:“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别的不说,就废名极力推崇的“霜随柳白,月逐坟圆”,就觉得庾信了不起。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苍穹下,一个月夜,一座孤坟,一丛衰柳。无声无息的白露,如毛茸茸的雨,随着月影飘然而下,凝结而成白霜,让绿柳染成白色,彻骨的寒冷,八个字营造出一个冰冷的世界。而朦胧月光,追逐着孤坟,像推磨一般,一圈一圈,那孤坟逐渐就圆了,月有了圆坟的能量。月移坟动,一个“逐”字,一个“圆”字,让死寂的月夜,有了飞动之感,死地有了活的信息。杜甫说的“庾信文章老更成”之“老更成”,大概就是这种境界吧。这八个字,是庾信给人写的墓志铭中的话。如今,墓主早已不为人知,而此八字却依然突兀闪耀。墓志铭多是应酬之作,而庾信在应酬中,书写出了智慧。好的作家,不轻易花销文字,一笔一画重千钧。他们深知,浪费文字也是犯罪。而好的句子,如锋锐的钉子,一锤而入木三分。
语言的魅力在于差异,在于陌生化,在于新奇,在于独特,在于韵味儿。孔孚先生有首诗《古德林漫步》。古德林,位于峨眉万年寺至清音阁之间,为明僧洪济住持种植的楠树林子,据说洪济每种植一棵,便诵《法华经》一字,按字计株。孔孚诗曰:“六万九千七百零七字/都长成参天香楠//一部《法华经》在这里活了/诵莲花的和尚是风//字间杂有鸟语。”在祖国宝岛台湾《创世纪》杂志出版时,最后一句竟被改成“字间染有鸟语”。孔孚先生看了,不禁连连叫绝:“改得好!改得好!胜我多多矣,一个‘染’字既可听鸟语,也染得绿色满纸。”结果呢,台湾诗人洛夫来信说,是排错了,“杂”繁体字“雜”,与“染”近,特向孔孚道歉。孔孚大笑,说:“天下奇事,错字竟然错得比我原来的用字高明。”这是诗人孔孚“掂量”文字的一段佳话。
爱文学必爱文字。爱到什么程度呢?就像好木匠之于木头,好石匠之于石头,好泥瓦匠之于砖头,搞文学,更得有工匠精神。语言文字躺在字典、词典、辞海里是冷冰冰的,可是你把它拎出来,它就活了,就有了生命,就灵动、自然、流畅。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词的本义、引申义等等。在下笔时一一比较,反复掂量,换个说法,换个角度,就写出境界来了。
掂量掂量文字的分量,则少一些遗憾,多一分美好。我相信赵鹤翔先生的忠告,因为功不唐捐。(逄春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