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法治文艺 > 作家

文艺创作要传递人民声音 访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北京作协主席刘恒

发布时间:2022-03-09 10:24:26 来源: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作者:张驰

 

  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艺创作得到长足发展。作为亲历者,您有什么感受?

  刘恒: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时代的号角,文艺发展与国家整体发展的步调是一致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文艺工作者与党和人民同向同行,倾听时代发展,讴歌改革创新,呈现出百花齐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我对此感受最深刻的,是前往脱贫地区采风时,发现村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通了柏油马路,有了互联网,文化下乡活动也让他们拥有了更加丰富的精神生活,他们的生活变迁是时代进步最生动的体现。

  记者:文艺创作者应如何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断推出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文艺精品?

  刘恒: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多与人民交流,传递人民的声音,传达真、善、美。我最近有部电影作品《你是我的一束光》,是脱贫攻坚题材。创作期间,我和团队前往云南大理、丽江、迪庆等地的乡镇和村庄,听到了很多扶贫故事。在了解一位牺牲的扶贫干部时,他的妻子给我们翻出他生前留下的语音和视频,有一个视频记录了他因为连续走山路而红肿的腿脚。还有一位在当地从事旅游业的村民,每天工作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脱贫攻坚一线干部们的无私奉献,村民们参与到乡村振兴的热情,都深深地感染和打动了我。人民群众鲜活、真实、真诚的生活给予了我非常丰富的创作灵感。长期脱离人民群众、脱离现实生活,必然会导致创作枯竭,文艺工作者应当尽可能地深入百姓中,沉到基层去,只有基层才能提供最生动的创作源泉。

  记者:怎样才能造就一批思想水平、业务水平、道德水平高的各领域文艺领军人物?

  刘恒:文艺承担着成风化人的职责。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道德修养、社会形象与作品的社会效果统一起来,坚守艺术理想,追求德艺双馨,努力以高尚的操守和文质兼美的作品起到社会带头作用。最重要的是善字当头,清白做事,明白做人,不可为了追求名利而抛弃做人的基本原则,需时常以“德艺双馨”的标准来鞭策自己,克服自己的短处。

  记者:对更好推动中国文艺作品走出去,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您有什么建议?

  刘恒:文艺作品走出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国广大文艺工作者应当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努力展示一个生动立体的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谱写新篇章。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闭幕式用丰富的视觉、听觉效果,向世界展示了简约大气的现代中式美学,让世界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文化的传播,不仅需要我们不断创作出优质的作品,也需要优质的翻译者、传播渠道和平台。我会继续坚定自己对生活、对文艺的理解,持续创作,让国外读者看到现代中国的多样魅力。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