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法治文艺 > 作家

107岁作家马识途又出新作:追忆那样的时代那样的人

时间:2021-12-06 09:59:12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作者: 陈谋
 

  马识途 那样的时代那样的人

  107岁的作家马识途又出新作了!

  去年,马识途曾表示从此不再书写新作,然而要想放下热爱的笔,何其艰难,马识途果然不负众望的“食言”了。他的忆人散文集《那样的时代,那样的人》由人民出版社推出,已开启线上预售。

  马识途的女儿马万梅透露:这本书的书稿基本上是马老自己在电脑上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因为每天对着电脑屏幕写作,原本就不好的眼睛出现问题,还专门到华西医院打针治疗眼疾,医生建议他尽量少用电脑,从那以后,马老才换上笔手写,又开始了一手握笔,一手拿放大镜的姿势。

  马识途是革命时代的见证者,为了写这本书,他再次打开脑海中尘封的记忆盒,重新拾起已故的文人、师友、亲人们在他脑海中刻下的印记。全书共分为五卷,在第一卷《文人》中,他回忆了鲁迅、郭沫若、周扬、巴金、冰心、阳翰笙、张光年、闻一多、吴宓、汪曾祺、夏衍、曹禺、刘绍棠、黄宗江、杨绛、周有光、李劼人、李亚群、何其芳、沙汀、艾芜、周克芹、车辐等二十五位已经逝去的文坛名家。

  鲁迅:

  我不管怎样,始终认为鲁迅是伟大的中国人,我虽然只看见过两次,却一直是在我的人生途程上立着的一块丰碑

  马识途笔力雄浑,用饱蘸感情、是非分明的文字,为生命中遇到的难忘的人,留下了一幅幅或浓或淡的精彩画像。读完不得不感叹,马识途观察力之敏锐,记忆力之超人,令人惊叹。他在与人交往时,很善于捕捉闪光点。这本书,大处着眼,细处着笔,写的虽多为小事,却并非闲书,而是史传,是老人一生经历的浓缩,充满了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和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

  我们可以读到,马识途回忆自己看到鲁迅的经历:

  “我的确看到过他,而且有两次,我终生难忘。”1932年,他在北平大学附高上学。一次,同学约他到了和平门外师范大学的大操场上参加一场秘密集会,主要是听鲁迅的讲演。“不多一会儿,看见一个个儿不高比较瘦的半大老头登上桌子,没有人介绍,也没有客套话,就开始讲起来。哦,这就是鲁迅!鲁迅讲了些什么,他那个腔调我听不清楚,我似乎也不想听清楚,能第一次看到鲁迅,而且在这种场合看到鲁迅,也就够了。不多一阵,鲁迅讲完,忽然就从桌上下去,消逝得没有踪影。”

  第二次看见鲁迅,那是在几年之后的1936年。那一年,他考进南京中央大学,并在那里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秘密学联。10月,上海传来了鲁迅逝世要出殡的消息。马识途向学校请假后从南京到上海参加鲁迅的葬礼。他到了上海,首先奔到上海万国殡仪馆去向鲁迅遗体告别。大门悬着“鲁迅精神不死,中华民族永生”的大挽对,他拍了一张照片。到礼堂远远看到鲁迅睡在那里,虽然不准靠近,他到底还是远远地向鲁迅鞠躬后退出,再拍一张鲁迅的相,这便是马识途第二次看见了鲁迅。后来参加了送葬的群众队伍,在路上还和国民党警察、特务发生冲撞,还是走到了沪西的万国公墓完成送葬,他才回到南京。

  马识途说,他始终认为鲁迅是伟大的中国人,虽然只看见过两次,却一直是他人生途程上立着的一块丰碑,无论说什么,他坚持一句话:“鲁迅是中国的脊梁骨,巴金是中国的良心。”后来马识途到上海出差,曾两次去鲁迅的墓地参拜。他在墓前参拜后,在一处石条上坐了好一阵,颇有些感慨。

  巴金:

  巴金一生别无所有,只有一颗善良的心和一支犀利的笔。他用这颗心和这支笔,曾经为中国人民的苦难而痛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而战斗,为中国人民的新生而欢呼

  在《巴金回家》这一章,马识途浓墨重彩地写下巴金对自己的影响以及巴金对家乡成都的浓厚情意。“巴老是成都人,对于家乡有特别深挚的感情,每次文代会上见到巴老,邀请他回家乡看看,他都热情地表示一定要回来。1987年秋,终于实现了这个愿望。他回到成都便说,他带回一颗心来了。”

  马识途回忆,巴金在很短的时间内,不顾身体的疲劳,参观访问,对故友新交,热情接待恳谈。特别使巴金高兴的是和他的老朋友张秀熟、沙汀、艾芜,多次相聚。他们五人曾到新都宝光寺、桂湖、草堂蜀风园、李劼人故居菱窠,相聚晤谈甚欢。马识途曾奉命题写“桂湖集序”,并赋诗以纪其事。他至今记得,一首诗里有“才如不羁马,心似后凋松”。还有一联“问天赤胆终无愧,掷地黄金自有声”,大家都以为写出了巴老的品格和气质。

  他们在访问巴金的老友李劼人的故居时,巴金在留言簿上写道:“一九八七年十月十三日巴金来看望人兄,我来迟了!”巴金对已故老友的感情,使他们在座的无不涕泪欲出。“巴老离开成都回上海时,特意带走了一包家乡的泥土,足见他对家乡的眷念之深。”

  巴金九十岁时,马识途专程到上海去为他祝寿,巴金更是亲热接待,并题赠他一部线装本的《随想录》,十分珍贵。

  使马识途更不能忘怀的是,多年前巴金侄儿李致告诉他,他到杭州去看望巴老时,巴老以几乎无法写字的右手,题赠一本新出的《再思录》给马识途。足见巴金对于马识途这个文学后辈的关怀。因此,马识途回赠了巴金一本自己的杂文集《盛世微言》,扉页上题了这样几句话:“巴老:这是一本学着您说真话的书。过去我说真话,有时也说假话,现在我在您的面前说,从今以后,我一定要努力说真话,不管为此我将付出什么代价。”这是马识途对巴老立下的誓言。

  巴老去世时,马识途因病无法赶到上海去送葬,特派他的女儿专程到上海在巴老的灵前读他的《告灵文》,在这篇《告灵文》中,马识途再度向他立誓:“而今而后,我仍然要努力说真话,不说假话,即使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陈谋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 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