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记忆与传神书写
作者:杜广学
“京华忆,最忆是师恩。”这种热切的情感在美籍华人俞宁先生的心中涌动着、激荡着,最终书写出一篇篇情深意挚、隽永温润的散文佳作,结集为《吾爱吾师》。
《吾爱吾师》俞宁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吾爱吾师》是一部忆人散文集。所忆人物,多是德高望重的学者,如陆志韦、俞敏、启功、柴德赓、包桂濬、周珏良等;即使像曹师傅、董师傅这样的瓦匠,也是级别最高的“五级瓦匠”。在时代风潮的推动下,处于求学时期的作者幸运地与这些名师相逢,师长们精心的栽培、无私的关爱,使作者这株无缘正规学校教育的小树,依然茁壮成长,枝繁叶茂。
司马相如《难蜀父老》有言:“盖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作者笔下的师长们可以说都是“非常之人”,他们也演绎了一幕幕“非常之事”,彰显出一种难以企及的智慧与气象。如包桂濬先生在寒风凛冽的夜晚,突遭抢劫,毫不惊慌,有条不紊地处理这件飞来祸事。在日记中,他平静地叙述了这件事,然后又写道:“晚饭后,看《参考消息》,约近十一时就寝。今晨室内气温17.1度。今晚月光皎洁,万里无云。”真是“险夷原不滞胸中”,这种视险若夷、泰然自若的精神气度,流露出的是一种不滞于外物、从容自得的人生境界。
如果说包先生的气度与境界令人叹为观止,那么作者父亲俞敏先生在逆境中的自勉自励更让人感佩动容。饱受时代风浪的拍打,即使身心俱疲,俞先生也不曾自怨自艾。书中写到这样一个细节,他曾受命打扫厕所,虽然斯文扫地,但他仍把便池上的瓷砖擦得锃明发亮,把水磨石地板擦得一尘不染。有次他还很骄傲地对作者说:“横三竖四。这是我的擦地秘诀。”“嘿,就是扫厕所,咱也得扫出最干净的来。”这就是俞敏先生无论干什么都不气馁和敷衍的精神。1971年前后,俞先生参加了后勤基建科的劳动,砌院墙、盖房子,由于“劳动认真,肯钻研、肯吃苦”,很快就从“力巴儿小工”升级到“腕儿大工”,不久又被授予“四级瓦工”的光荣称号。作者后来入了瓦工行,以专业的眼光打量,也不禁赞叹道:“父亲的活儿干得真地道!横平竖直不说,选砖对角十分细致,外加‘游丁走缝’绝没有超过一公分的。根本看不出是非专业工匠干的活计。”俞先生的这种“生命不息,劳动不止”,正是对他“干哪行就成为哪行师傅”的人生信念的真诚践履。
在书中,作者记述了很多这样精彩的故事,有的让人感到特别温暖,有的则令人肃然起敬。如时为燕京大学校长的陆志韦先生为给作者母亲打开胃口,偕妻子亲自登门送上三斤白梨;周振甫先生乘坐公车出去开会,自认级别不够而一定要缴纳汽油费;唐长孺先生看望启功先生,故意坐在危墙之下,以表达与朋友共患难的意愿;曹师傅为劝解两口子打架,采取了颇具智慧与仁心的方式……这些长辈的精神气韵、人格风范,给作者以很深的滋养与启发,想必也会令读者有所收获。
在众多师长中,对作者影响最大的是启功先生。作者深情地说道:“一直有意呵护我,而且时间最长、最细致入微的,就是启功先生。”故而,全书直接涉及启功先生的文字竟有六篇之多。因长期亲承音旨,所以作者笔下的启功先生格外鲜活,对其说“不”的艺术,对其性情、风度等都有细致入微的体察。如写启功先生对自己的点拨:“你写字手挺笨的,可这耳朵辨认语音真灵!看来不能浪费你爸的遗传,你还是好好学习语言吧。”这句话对作者而言恰似岑寂中的一声钟响,促使其重新学习英语,终以美国文学和西方文论研究为志业。此外,作者在书法、古典文学等方面的爱好也深受启功先生的濡染与教导。
往事如风,魂牵梦萦。三十余年来,作者沐浴欧风美雨,但是在灵魂深处却不断地咀嚼着这些发生在文化古都的动人往事,回望、审视、深思,终于发现“无论我走到哪里,总觉得自己是北京人”,从而有了更柔软、更厚实、更温暖的“老北京感”。这种文化认同感的最终确立,使作者的心灵有了归属,精神有了家园,生命有了底色。此心安处是吾乡。作者把他的心安顿在外表质朴、内心高雅的老北京及诸多学识精深、品德高尚的师长身上。
在《鸣谢》中,作者诚恳地说,希望广大读者“多考虑这些恩师的风趣人格,不要考虑我那不能把恩师之德才表达于万一的文笔”,此实为自谦之语,细读全书,作者文笔出众,尤其擅长对细节的凝眸与刻画。著名学者李长之早就对俞敏先生说:“你家的三儿有天分,会说故事,抓得住关键细节。”如书中描写曹师傅抹棚顶的“表演”:“曹师傅掂一掂行话称为‘翻天印’的托灰板,抹子一挑,右臂一展,手腕一抖,白灰顺溜地抹到棚上。怹又是一掂、一挑、一展、一抖,一抹,犹如舞蹈一般,煞是好看。”用笔极简,并且这极简的笔墨全用在几个动作的勾勒上,生动地传达出曹师傅出神入化的技艺。那一刻“翩翩起舞”的曹师傅,恰似庄子笔下解牛的庖丁。
作者自觉语言保守陈旧,所谓“不文不白、不中不西、不高不低,当然还有点儿不稂不莠”。实际上这些文字闪耀着独特的光泽。文中的老北京方言,如“怹”“挤兑”等;还有对师长避免直呼其名的礼仪,如元白先生(讳启功)、包天池先生(讳桂濬)、柴青峰先生(讳德赓)等,共同营造出浓郁亲切的“京味儿”,彰显出那特定时空交汇处的“古礼遗痕”与“正宗的中国儒风”,令读者神游故地,感同身受。(杜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