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法治文艺 > 作家

生动演绎人民作家的心路历程

时间:2021-05-26 10:53:56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张阿利

 

  作者:张阿利

  柳青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他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影响和鼓舞了无数作家艺术家,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树立光辉的典范。

  电影《柳青》以柳青的生平为线索,生动演绎了柳青写作《创业史》的心路历程。编导田波、制片人王苗霞等青年主创者以精益求精的匠心,将柳青的故事和形象呈现在大银幕之上,以贴近生活的叙事策略,带给观众心灵震撼与情感共鸣,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与时代启迪价值。

图为电影《柳青》剧照。

  电影《柳青》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尊重历史与艺术创作规律的基础上,生动鲜活地刻画了人民作家柳青的艺术形象。导演以光影作笔,再现了柳青扎根基层、深入人民、潜心创作的全过程,着重呈现了柳青执着事业、不慕名利、无私奉献、平易近人的品质。作为作家,他秉承“精品意识”,从丰富的时代生活和卓越的人民创造中为文学汲取营养。作为党员,他关心农民生活的疾苦,积极参与劳动生产,捐出巨额稿费支持农村建设,为陕北农业发展深谋远虑。在他身上,具有悲天悯人的道德情怀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

  为贴近当下观众的审美,影片在将叙事转向生活的同时,展现了柳青丰富的内心世界。在得知妻子马葳死亡的消息时,柳青没有控诉,一个人撑起全身力气走出房间。拄着拐杖的他,走在大雨中,雨夜的孤寂将他吞没。这一场景展现了人物悲痛欲绝的心理,将男人柔情的一面展现在观众面前。观看这部影片,观众看到的柳青不再是封存在文学史上的一个符号,柳青内心的辛酸苦辣与痛苦折磨,使得一个鲜活、立体的人物展现在观众面前,更加丰富了观众对柳青的认知。

  电影《柳青》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还原历史原貌,从场景设计、演员表演等多方面真实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陕西关中农村的地域风貌,具有强烈的真实性与感染力。方言的加入更容易让观众接受,故事背景更加清晰,成就了影片的“乡土味”,带给观众最为亲近的观影体验。电影空间的生活化表达也特色鲜明。立在田地的石人石马、皇甫村村口的大槐树、稻田里的黄牛、村民议事的戏台、柳青居住的中宫寺等诸多场景,极具乡土味与历史感,为人物的生存与成长提供了大舞台。柳青第一次到皇甫村,画面中皇甫村广袤的土地,极富陕西地域文化特质的石人石马竖立在田地周围,远处的秦岭山脉依稀可见,驾驭牛车的老农的吆喝声传遍皇甫村,年长的妇女在织布。一组镜头,将皇甫村淳朴、和谐的面貌展现在观众面前,构成一幅美丽灵动的田园风光画卷,也为柳青对这片土地的热爱营造心理氛围。

  电影中多处出现柳青的独白。如“新的人物总是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成长起来,当他们做出惊人业绩时,人们才看见他们”等语句,展现了柳青深远的历史眼光。电影还以画外音的形式,将柳青的想法向观众袒露出来,进一步拉近了观众与柳青之间的距离,在情感层面增加了电影的真实感,对塑造人物形象、提高作品价值发挥作用。电影中的主观镜头如同人物的眼睛,引领观众深入剧作内部,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作者为陕西省电影家协会主席)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 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