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法治文艺 > 资讯

舞台剧《两京十五日》2022版在大湾区演绎新派国风

时间:2023-07-31 10:05:22 来源: 新华网 作者:唐巍

  7月25日晚,舞台剧《两京十五日》2022版在深圳市光明文化艺术中心精彩上演。至此,该剧已在3个多月的时间里,在广州、深圳、澳门、珠海、佛山5座城市上演8场,为粤港澳大湾区的近万名观众奉上中华古风文化大餐。

       舞台剧《两京十五日》2022版是现代舞台艺术的成功创新

  该剧改编自知名作家马伯庸同名小说,讲述明代洪熙元年,仁宗皇帝朱高炽病危,太子朱瞻基在南京视察地震灾情却遭遇篡权阴谋。马伯庸利用有限的历史记载,结合明代历史考据,合理推演了一段朱瞻基在15天内从南京回到北京的惊险故事。

  舞台剧版本的《两京十五日》将原著近70万字的体量凝结为3个多小时的演出,设置了226个舞台角色,剧情跌宕起伏,情节紧张刺激,富于“电影质感”,被誉为“明朝版的速度与激情”。自2022年开启全国巡演以来,在北京、杭州、武汉等地广受好评,微博话题总阅读量超过4800余万次。

  该剧在大湾区同样大量收获观众好感。微博网友“不要西瓜吃夏天”评价道:“舞美设计一绝,音乐超赞,头一次看三个小时全程高能的舞台剧真的酣畅淋漓。”澳门观众李女士表示,此次特地带着上高中的儿子来观看《两京十五日》,想让他更加了解中国历史文化艺术,加深对内地文化的理解。观众黄先生则认为,《两京十五日》将鲜为人知的历史用生动的戏剧手法表现出来,“感到非常惊喜”。

大湾区巡演是多元文化的成功交流

  粤港澳大湾区自古文化繁盛,岭南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华侨文化、西方舶来文化等多元文化长期交融共存。舞台剧《两京十五日》2022版在大湾区巡演,是当地多元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次成功会面。该剧在现代舞台中融合大量戏曲元素和皮影、评弹等十余种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形式,是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现和传承载体。

  《两京十五日》设定的历史背景“洪熙元年”是公元1425年,彼时的大湾区,整体与两广一同处于征蛮将军治下,广州城早已是拥有1600多年历史的岭南重镇,现今城市格局已现雏形;在澳门,葡萄牙商人登陆营商、传教已逾70年。

  在同一时间线上,以皇太子朱瞻基的视角来看,这一年的四月初七,他刚刚从父皇那里得到了“人主中正”的四字戒谕。之后不久,就发生了史书所载“五月庚辰,仁宗不豫,玺书召还。六月辛丑,还至良乡,受遗诏,入宫发丧”的事情。

  《两京十五日》讲述的便是这段经过艺术演绎的历史,虽是推演但合乎逻辑,虽有架空但并不奇幻,让大湾区观众从这场沿大运河北上的“亡命之旅”领略宏大的历史政治叙事。

经典IP助力大湾区文化繁荣发展

  马伯庸曾说:“历史上的每一件事都有一个内幕。”舞台剧《两京十五日》2022版沿袭了小说原著的精神内涵,历史的尘埃落到个人身上可能就是一座大山,但大家一起努力,才能拯救自己,改变世界。每个人都在扮演自己,而自己又是命运这部剧的主角。

  剧中体现的不向命运屈服、关心底层个体的精神,恰好是大湾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剧中的1425年至今,在近600年的时间里,大湾区走过了鸦片战争、抗日战争、改革开放、港澳回归等重大历史节点,不屈与奋斗精神一直贯穿始终,大湾区人民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历史奇迹,也创造出独具特色的鲜活文化。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共建人文湾区”,强调坚定文化自信,共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加强大湾区艺术院团、演艺学校及文博机构交流,支持博物馆合作策展,便利艺术院团在大湾区内跨境演出。

  由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总出品、中演演出院线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出品、中央戏剧学院联合出品、北京四海一家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制作的舞台剧《两京十五日》2022版,正是承载着这样“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使命,实施“新精典IP工程”,向大湾区观众展示内地舞台剧发展成果,展现中华传统美学的独特魅力,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繁荣发展。

 

【责任编辑:唐巍】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 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