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教育工作者大有可为
作者:朱传欣
近日,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文联、中国作协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新时代文艺评论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对规范和促进我国当前的文艺评论工作提供了原则遵循、指明了发展方向、作出了整体部署。《意见》出台后,得到了文艺业界、学界的积极响应,也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欢迎。
《意见》指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总体原则之一,就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新创造,是发展文艺评论工作的第一动力,而人才是创新创造的第一资源。文艺评论工作始终离不开一支规模壮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加强美育教育和文艺评论人才梯队建设,重视网络文艺评论队伍建设,培养新时代文艺评论新力量,应当被视为确保文艺评论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根本保障。从这一点上讲,艺术教育、审美教育作为文艺评论工作的重要一环,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做好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教育系统应当主动作为,且大有可为。
教育的首要问题,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做好美育教育,培养文艺评论人才,首先应当坚持正确的方向导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运用党的创新理论贯穿引领文艺理论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方面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评论人才培养模式,为新时代的文艺评论力量打下科学思想基础。
高等院校,特别是高校的文学、艺术学学科门类,是培养青年文艺评论人才的重要园地。在文艺类学科的教学环节中,教育工作者同样应当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大力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深挖各门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丰富育人资源。文艺类专业的课堂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讲授知识、传授技法层面,而应当充分提炼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和文化内涵,借助那些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文艺作品,以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帮助受教者明白为学、为艺、为人的道理,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实现“五育并举”的有机结合。
在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中,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中国化是文艺类学科的科研工作者需要把握的一条主线。《意见》中提到,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评论建设,继承创新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优秀遗产,批判借鉴现代西方文艺理论,加强文艺领域基础性、前沿性、倾向性问题研究,鼓励通过学术争鸣推动形成创作共识、评价共识、审美共识,同时要改进学术评价导向,推动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重要文艺评论成果纳入相关科研评价体系和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制度。这一系列举措,实际上都围绕着构建本土化、原创性的文艺理论、美学思想和话语体系,打造能够反映中国特色、突出时代特征、回应现实问题的文艺理论和文艺评论。
除教学、科研以外,社会服务也是高等院校的基本职能。对于高校的文艺类学科而言,组织专家学者进行专业权威的文艺评论,也是高校履行社会服务职能、承担文化引领责任的应有之义。专业的文艺评论者是连接创作者和欣赏者之间的桥梁纽带,权威的文艺评论在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的文艺评论工作者应当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站在人民立场、透过大众视角去鉴赏评判,坚持把评论对象的社会效益和社会价值放在首位,严肃客观评价作品,提高文艺评论的专业性和说服力,而不能唯流量、唯收益、唯奖项是从,也不能搞“圈子评论”“人情评论”“红包评论”。此外,还应当充分发挥高校贴近青年、思想活跃的优势,尊重青年学生的首创精神,创新文艺评论的方式方法和载体渠道,及时关注时下最新的亮点文艺作品、热点文艺现象,为文艺评论工作不断注入活力。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文艺评论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推动社会主义文艺健康繁荣发展,需要依靠的是文艺评论专业人才队伍和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在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过程中,教育系统和教育工作者应当发挥出更加积极、更为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校团委书记兼戏剧影视学院党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