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法治文艺 > 原创

深耕文学翻译,增进文化交流

时间:2021-04-13 10:53:12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许 钧

  作者:许 钧

  核心阅读

  文学经典的翻译往往不是一“本”定音,而要经过不同译本的持续推进,以不同的侧重来丰富和完善对原作的转化

  文学翻译应尽可能地呼应读者接受的精神诉求与审美期待,既融入易于沟通中西文化、拉近审美距离的时代元素,也不能忽视文化底蕴和美学精神的转化表达

  对“翻译”这两个字要有更深入的理解,把握翻译在文化、思想、社会和创造意义上的多元价值,让文字、文化与思想形成合力

  图为《红楼梦》英译本。

  图为《三体》英译本。

  图为《傅雷译巴尔扎克作品集》。

  近些年来,形态丰富、特质鲜明的中国文学及作家作品陆续走出国门。“经典中国”“丝路书香”等国际出版工程稳步推进,对外翻译推广力度不断加大,传统文学经典接连推出完整新译本,参与国际文学交流的中国作家身影日渐增多,科幻小说、网络文学等“出海”成果显著。总结梳理文学翻译与海外传播的经验启示,对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学走出去、推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深远意义。

  翻译往往不是一“本”定音,好的意译与直译各擅胜场

  传统文学经典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创造的结晶,也是文学译介倍受瞩目的内容之一。由于文学经典的文化内涵深厚,对翻译要求极高,同时,读者对译本的接受也有一个动态过程,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接受需求,凸显不同时代的精神诉求与审美期待。因此,文学经典的翻译往往不是一“本”定音,而要经过不同译本的持续推进,以不同的侧重来丰富和完善对原作的转化。

  以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为例,目前最著名的是杨宪益、戴乃迭的译本和英国人大卫·霍克斯的译本。如果根据印刷数目、再版数目、被引用率这些指标来看,霍克斯译本在英语世界的接受和影响要远胜于前者。究其原因,霍译本立足英语读者的认知与审美观念,考量英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在翻译中挪用了英语文学文化中丰厚的典故、风俗与语言特征去替代汉语原文中特有的修辞、文化与审美意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萍踪浪迹”,在霍译本中成了“滚石无苔”,“凤翥龙翔”的中华传统意象也被译成更具西方文化特色的“神鸟在天”。某种程度上说,霍克斯通过向目的语靠拢的归化式的翻译方法重构了《红楼梦》。

  相比之下,杨戴译本则以原著为中心,立足于原著的汉语文化传统、审美习惯和修辞特色,试图让西方读者尽量靠近原著所呈现的文化世界。因此不难预料,外国读者会在杨戴译本阅读过程中遇到理解困难,接受效果自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然而,从动态的历史文化观来看,这两部译著并无优与劣的差别,而是互为补充。霍译充分考虑到跨文化接受的问题,在翻译过程中有意识地减少阅读障碍,增强作品可读性,起到吸引受众、打开市场的作用;而随着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世界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日渐浓厚、了解日渐深入,海外读者对杨戴译本的接受程度也随之提升。如今,杨戴译本的优势日渐凸显出来:它从内容到文体风格更为忠实完整地呈现原著,较好地保留并传递出汉语文化独有的文学魅力、审美理念和艺术价值,展示文学和文化的本真面貌和深刻意义。

  《红楼梦》两个译本的翻译、传播与接受经历,让我们领会到文学对外翻译与传播的多重意义。在主题、故事的再现之外,译本还要传递思想与文化内涵,传达文学和美学上的特质。文学译介往往会经历一个迂回曲折的历程,要放在不断发展的文化交流史视域中进行整体性考量。文学翻译应尽可能地呼应读者接受的精神诉求与审美期待,既融入易于沟通中西文化、拉近审美距离的时代元素,也不能忽视文化底蕴和美学精神的转化表达,从而促进中国文学作品在新的历史与文化空间中焕发新的光彩。

  翻译始于语言,成于思想,目的是沟通心灵,引发共鸣

  傅雷的翻译是中国翻译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他翻译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影响了几代人。其翻译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就在于找到了《约翰·克利斯朵夫》中的英雄主义主题与当时中国社会的精神契合点。傅译《约翰·克利斯朵夫》以“江声浩荡”四个字开头,震撼人心。译作与原作不只是词句的转换,更是精神的契合。傅雷选择翻译罗曼·罗兰的《巨人三传》《约翰·克利斯朵夫》等,出于他对民族命运的关切,出于他希望将激情和光明带给读者的拳拳爱国之心。他的翻译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具有深厚文化思想价值。

  傅雷的翻译启示我们,对“翻译”这两个字要有更深入的理解,把握翻译在文化、思想、社会和创造意义上的多元价值,让文字、文化与思想形成合力。事实上,文学翻译一直和文化走出去紧密相连。一个民族的思想和文化走出去了,有国际影响力了,它的文学才会更为国际读者所关注。同样,真正走出去且能走进去的文学作品,一定也能给人以思想启迪和精神感染。我们在文学译介的作品选择上也要注重这种思想性。无论译介思想典籍还是文学作品,根本目的是要沟通人类心灵,引发精神共鸣,互学互鉴,相互丰富。

  中华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观与智慧越来越受到世界关注与接受。以《老子》为例,据统计,目前《老子》已被译成94种语言文字,共1927种译本,英文本近600部(篇),其中,新世纪以来问世的英文本就有373部(篇),除纸质本外,还有网络本、漫画图文等多种形式。越来越多的外国读者关注《老子》,结合各自的社会历史境遇赋予道家思想以世界性意义。

  看看金庸作品《射雕英雄传》的英译传播。翻译生动再现武林世界的刀光剑影、快意恩仇,对海外读者来说很有吸引力,这正是《射雕英雄传》被称作“中国的《指环王》”“中国的《哈利·波特》”而深受海外读者期待的地方。除此之外,我们判断其翻译的成功与否,还要看它是否传递出侠肝义胆的武侠文化和“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武侠精神,看这种武侠文化和武侠精神能否引起海外读者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进一步兴趣。只有文字、文化与思想形成合力,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翻译的价值作用。

  多元参与,让文化交流更具生机与活力

  近些年来,通过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工程、中国当代作品翻译工程、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等,我国主动译出的作品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国外译者和出版方对中国作品的按需选译也日渐突出。主动译出与按需选译互为补充,带来更具生机与活力的文学交流生态。

  其中,科幻小说《三体》走红海外最为引人注目。目前,《三体》三部曲在全球范围内已有20余种语言的译介,全球销量突破2100万册,成为中国当代科幻的代名词,是中国文学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广泛赞誉的代表作之一。

  分析其成功原因,首先是科幻文学作为一种成熟的类型模式,深受海外读者了解和喜爱,作品接受的渠道畅通;其次,《三体》继承中国传统文学基因,又颠覆海外读者对中国传统“纯文学”的刻板印象,“有趣”“独特”“奇妙”“超乎想象”“发人深思”等成为海外读者评价的高频词;再次,小说故事背景在中国,但关注全球人类共同境遇,获得广泛共情。当然,更少不了“中国元素”,中国人如何想象未来、如何看待科技与人类的关系,等等,这些都给海外读者带来新鲜感。除此之外,《三体》海外传播的成功更得益于一系列自觉开展的海内外交流合作,得益于日渐完善的对外翻译、推广、营销方式。译者的翻译水准、版权经纪人的眼光、出版方的市场推广能力起到重要作用。

  《三体》让我们看到文学对外译介的更多可能性。一本书到另一本书的翻译过程中,除了译者之外,还隐藏着作者、读者、出版者、研究者、评论者等多重力量。只有将这些因素和力量综合联系起来,形成互动,译介的世界才能真正打开。为一部文学作品找到它的目标受众,译介可为的空间还很大,需要联合各方力量,在翻译主体、合作模式、翻译策略、传播渠道、推介方式等多方面加以探索。新媒体时代,更是增加了推广与抵达的途径选择,更多“《三体》”走出去值得期待。

  中国文学译介正有源有流有活力地蓬勃展开,为国外读者走近中国文学与文化架设了桥梁,推动文化交流互鉴更加频繁、深入。

  (作者为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 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