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法治文艺 > 原创

2021年新书选题走势分析报告

时间:2021-02-03 09:57:57 来源: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作者:郑杨

  由于疫情原因,原定1月于北京召开的2021北京图书订货会不能如期举行,但是各家出版机构推出新书好书的脚步并没有停滞,与往年一样,大家都为这一年一度的业界盛会做足了准备,众多亮眼的佳作在新年伊始给读者提供了丰富的阅读选择。《中国出版传媒商报》与北京图书订货会组委会继2017、2018、2019、2020年连续4年发布《新书选题走势分析报告》后,再度梳理出版机构2021年度选题计划、线上线下新年新书推展活动,以及主流电商平台2021年1月新书畅销排行榜,梳理主题出版、文学、艺术、人文社科、科技、经济管理、教育、少儿、生活九大类出版选题的新趋向,旨在为各出版机构未来挖掘市场热点、拓展选题思路提供参照,为“十四五”开局出版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趋势1

  主题出版类:记录时代脉搏弘扬主旋律

  2021年是“十四五”和第2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开局之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有许多重大事件和时间节点值得记录与书写,包括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5周年、北京申奥成功2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公布实施、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等。因此,各出版机构都积极布局,提前策划,推出很多记录时代脉搏、弘扬主旋律的好书。2021年的主题出版选题,将呈现更为宏阔立体、丰富多彩的态势。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新年推出《一百个上海红色故事——献给党的百年诞辰》《红色档案》《红色之路》《老渔阳里2号的客厅》《星火沪西》《火红地标》等众多佳作。其中李文庆所著的《红星是怎样照耀中国的——中国共产党百年速写》是一本简明普及读物,回望了我们党百年来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辉煌历程,记录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人民谋福祉的光荣使命,是集权威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体的中共党史“微型百科全书式普及读本”。朱鸿召撰写的《问道延安黄土地》选择日常生活的视角,以开放的眼光、纪实的手法,在翔实丰富的历史资料基础上,用生动细腻的笔触,全方位展示延安精神魅力、文化活力和社会影响力。张晓栋所著的《红色弄堂》以中共建党初期至1933年中共中央撤离上海期间中国共产党在沪的35处秘密机关地址所在的建筑为研究对象,展开红色文化历史与海派建筑历史的双重讲述,是一部将红色文化与海派文化交融的图文通俗读物。

  其他值得关注的还有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的《党史年志:中国共产党365个红色记忆》、《百年党史瞬间:百年领导力:1921~1949中国共产党领导力实践》,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的何建明所著《革命者》,学林出版社的《文献中的百年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的《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新蕾出版社“浴火童心系列”等献礼建党百年的优秀读物。

  当下,我国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东方出版社推出的《“十四五”大战略与2035远景》提出要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把握发展规律,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科学合理地确定2025年发展目标。

  “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刘世锦主编的《读懂“十四五”:新发展格局下的改革议程》,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专业精神,从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和新发展理念三个维度,深入分析“十四五”规划和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的背景、挑战、机遇与改革再突围的重点领域,全面阐述这一时期的发展理念、指导方针、主要目标、战略布局,描绘未来5年乃至15年中国发展蓝图,帮助读者把握宏观大势,科学制定决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推出了的刘云生著《民法典文化解读》,该书借助生动案例将法律、文化与现实需求紧密结合,把严肃的法条通过富有趣味且通俗易懂的形式展示出来,将民法典的价值诉求、制度功能、时代特色进行有温度、有高度、有力度的立体再现。通过这种文化角度的解读,读者可充分了解到中华法系的历史沿革,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在上下5000年的文化探索中日臻完善的,全面依法治国是在历史实践中铿锵前行的。

  人民出版社推出的《应知应会的100个民法典知识》帮助各级领导干部做学习、遵守、维护民法典的表率,提高运用民法典维护人民权益、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和水平。该书突破目前关于民法典解读书籍只针对普通群众或者法律专业人士的局限,针对党员干部工作生活中经常接触的民商事活动,化繁为简、以案释法,聚焦100个重大法律制度和360多个具体问题,便于党员干部快速学习、及时掌握,得心应手。

  北京大学出版社在新年伊始推出一系列与《民法典》有关的好书:《新中国民法典草案总览》完整收录第五次民法典编纂过程中的各官方草案及草案修改汇报等相关文件,全面呈现了这一“经国大典”的锻造历程,为中国及世界民法典编纂史留存完整的记录。《民法典》实施后,司法解释的颁行将进入高频期,《民法小全书》方便读者随查随用。重庆出版社《民法典与百姓生活100问》一书结合有关司法案例遴选了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100个问题,采用“示例+法条+解读”一问一答的“龙门阵”方式,帮助读者认识掌握法律规定。

  趋势2

  文学类:审视生命自我感受社会变迁

  一部好的文学作品能够直击人们的心灵,这种情感上的震撼,不止是一瞬间,更是永恒。文学阅读,帮助读者审视生命的自我,探索复杂的社会生活图景。新年伊始,文学类图书选题从对人类生存哲学的严肃思考到对时代变迁中社会问题的回应与反思,新作、佳作扑面而来,让读者欣喜不已。

  1月13日,人民文学出版社举办了“新年新书大放送”直播活动,精彩连连。著名作家梁晓声推出了新书《我和我的命》,作家以他擅长的现实主义笔法,通过两个青年的奋斗故事,讲述人与命的深度纠葛,呈现不幸和幸福的多维辩证,思考人何以为家,何以为人。普通人的命运轨迹折射着大时代的变迁,记录着乡土中国的现代化转型,也预示着我们能拥有的未来。王安忆最新长篇小说《一把刀,千个字》,讲述淮扬菜厨师陈诚的一生。该书不是一部书写“技艺”“工匠”的作品,主要是讲述一个“知味的人”消失的故事,体味“人性”“人心”的变迁。葛亮的《瓦猫》是一本有关手艺人的书,经手而成的物件,是曾在这世界过往的最好宣示。周大新《洛城花落》用“拟纪实”的手法,用四次庭审的忠实记录,讲述一段婚姻可能面对的大大小小的问题,告诉读者“生活很累,婚姻很贵,我们却不能不相爱”。《诗来见我》是鲁迅文学奖得主李修文的最新散文集,作家以自己的风格与角度解读中国古诗词,试图透过这些古诗,透视古往今来的人生苍茫,探索文章千古事的真髓本意。

  其他值得关注的文学类好书还有村上春树2021新作《弃猫》(花城出版社2021年1月版),作家冷静书写父亲的整个人生,将自己与父亲漫长的隔阂、决裂与和解转换为看得见的文字,毫不避讳地向读者展示,父亲人生中经历过的动摇与恐惧,如今成为了村上对世界的迷茫与不安。自我存在意义的认同、与世界的隔阂、承接家族历史的艰难,这些村上文学的根源问题都在书中得到展现和解答,这是村上用大半生时间酝酿终于写下的人生之书。

  《糜骨之壤》(浙江文艺出版社2021年1月版)是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卡尔丘克最新被译为中文的长篇小说,从波兰语直接翻译,同名电影《糜骨之壤》曾获2017年柏林国际电影节亚佛雷德鲍尔奖(银熊奖)。小说贯穿着令人毛骨悚然的幽默感,以及关于人、自然、动物的尖锐思考。

  上海译文出版社2021年将推出的《克拉拉与太阳》是石黑一雄201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的第一部新作品,而且也是一部科幻题材的小说,该书讲述一个机器人等待主人的故事,探寻了“何谓人性,何谓人”这个永恒的议题。

  《曾有少年时:大唐才子风华录》(浙江教育出版社2021年1月版)是一本青春版的大唐才子风华录,更是用十个天才诗人串联起的三百年大唐史。这些发生在一千年前的故事比明星八卦还好看。陈子昂、罗隐、韦应物、李贺,他们不是“一线”唐代诗人天团,但也都是唐代“北漂”,在冷酷的现实中不断争取想要的生活。他们的诗文与抱负穿越千年来到了我们的面前。他们用诗歌讲述人生的喜怒哀乐,也讲述大唐的光辉与晦暗。

  趋势3

  人文社科类:经典佳作专业与厚重并存

  人文社科类图书选题因为专业与厚重,常常能涌现出很多经典隽永的好书,2021年刚开年,一些既受读者好评也能够持续畅销的新作给我们带来惊喜。

  商务印书馆新年集中推出了一系列好书。徐永清著的《长城简史》从人文历史角度系统地梳理了长城的古往今来,围绕长城主体,依托长城地带延展出来的广袤的地理空间、人文空间和历史空间,以纪实的方式,通过梳理真实有据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追寻长城起源兴衰的历史风貌,是一部历史脉络清晰、兼具可读性和科学性的长城传记。著名学者楼宇烈的《中华文化的感悟》一书中所展现的中华文化和哲学中独具特色的天人合一思想,以群体而非以个体为主、以责任义务而非以权利为主的价值观,以及强调整体动态看问题的方法论,作为当前建立文化自信的根基,都会给我们今天解决人类面临的难题带来有益启发。

  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拓荒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乐黛云先生的回忆散文集《九十年沧桑:我的文学之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21年1月版)特别值得关注。该书是她的唯一自传和心灵独白。乐黛云先生将自己一生的真实经历、真情实感、真切体察用隽永的文字娓娓道来,不禁令人掩卷深思。

  《新冠时代的我们》(上海译文出版社2021年1月版)是一部意大利作家写的“新冠日记”。该书记录了普通民众在面对病毒时的忐忑,对封城的质疑,对回归正常生活的向往。乔尔达诺作为粒子物理学博士,以物理学、数学、文学、社会学等角度,用一个个关键词引发读者对疫情作出独特的思考。

  美国市场曾经是全世界学习的榜样,随着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美国经济现在已经逐渐缺乏竞争性。2021年,关于解读美国政治、经济与社会的著作依然受到读者的重视。在格致出版社即将推出的《大逆转——美国如何放弃了自由市场》一书中,新生代杰出经济学家菲利蓬指出,美国经济的许多问题,并非是资本主义或者全球化的内在缺陷造成的,而是应该归咎于企业权力的集中。通过政治游说压制竞争,最大的那些企业获取了惊人利润,同时压低了工资,限制了投资、创新和增长的机会,加剧了贫富分化。

  《美国不平等的起源》(湖南文艺出版社2021年2月版)的作者伊莎贝尔·威尔克森是普利策奖得主、波士顿大学教授、美国国家人文奖章获得者,TED视频播放量超100万。该书已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被《纽约时报》《时代》《华盛顿邮报》《出版人周刊》《柯克斯书评》《财富》等权威媒体选为年度好书。在书中,威尔克森将印度、纳粹德国的种姓制度与美国联系起来,总结了“支撑”美国种姓制度的八大支柱,包括神圣化、承袭性等。她结合翔实的案例讲述了种姓制度对美国社会的深刻影响;并用马丁·路德·金、棒球运动员萨奇·佩吉、威尔克森本人以及其他许多人的故事,展现日常生活中种姓的暗流。

  其他值得关注的好书还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国远见》,该书汇集了金灿荣教授有关国际形势、中国外交思想、大国关系等问题的核心观点与最新思考。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破题之词,着力阐释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的战略眼光、时局把握和外交方略,向世人展现“大国远见”之“远”。

  趋势4

  科技类:关注技术革新带来的颠覆性变化

  2020年,全球抗疫促使AI与5G、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相互融合。我国相继出台《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关于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旨在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布局,提高技术研发水平,增强技术应用转化能力。在2021年,AI将更加深入大众生活,远程办公、在线教育、在线问诊等模式将会延续,成为未来的新常态。正因如此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图书会继续占领读者的阅读视野。

  电子工业出版社《数字时代:构建安全共赢新生态》一书从数字新基建对数字经济的推动作用入手,介绍5G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芯片、卫星互联网、车联网、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物联网、区块链等核心技术的发展现状,并从产业安全方面展开讨论,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和鲜活生动的案例,为读者展现出新基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力,展现了数字技术在未来工作和生活中的应用前景。

  贵州人民出版社《算法统治世界》是一本通俗易懂、有趣有料的科普读物。该书访谈算法的创造者和演算结果的接受者,收录大量故事和现实案例研究,从零售、司法、医疗、智能驾驶、艺术创作等方面,深入浅出地揭示了算法运行的原理,展示了它们的力量和优缺点,以及如何神奇地影响人类社会。

  每一次飞跃性的技术革新都带来了整个社会层面的颠覆性变化,人工智能的诞生和进化,更可谓人类前所未有的重大发明。对此巨变,人文社会学界却少有足成体系的解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人工智能:驯服赛维坦》一书从产业格局、社会公正和人文伦理的层面,讨论了人工智能的未来与我们每一个人,及与社会之间喜忧参半的关系,并由之提出“趣缘合作”“数据生命体”“算法独裁”“透明人”等一系列科技与人文碰撞而生的概念。

  2021年,中国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将登陆火星。中国在航天事业上的成功,将会带来相关图书的出版与阅读。清华大学出版社《宇宙奥德赛:漫步太阳系》是一部由40篇文章组成,并以“纪传体”的方式呈现的太阳系简史,一场始于地球、将环游整个宇宙的神奇旅程,而该书是这场宇宙奥德赛之旅的开篇之作。电子工业出版社推出的“中国航天科普启蒙翻翻书”图文并茂,将卫星、飞船、探测器、空间站方面专业的航天知识转化为简单的语言、精美的手绘图和巧妙设计的翻翻页,让孩子了解航天,激发孩子探索科学的兴趣。

  2020年,华坪女高的宣誓词喊出了新时代女性的心声。展望2021,女性该如何定义成功,实现自我依旧是一个热门话题。重庆大学出版社推出的《逊色:科学对女性做错了什么》一书旨在通过还原生命科学领域性别研究的基本路径,揭示出人们应改变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在人类历史上,人们普遍认为,女性体格虚弱、思想软弱,她们只是男性的附属品。在科学研究领域,科学家们(主要是男性)不断发现所谓新的证据来支持这种既有主张。从智力到情感,从认知到行为,科学在不断地告诉我们,男人和女人是根本不同的。该书指出,一波巨大的研究浪潮如今正在刷新人们的固有偏见,两性之间的差异正在被重新定义。该书作者结合生物学、心理学、神经科学和人类学中的性别研究,探索了更加深层的个人和社会意义。

  趋势5

  艺术类:复兴中国审美传承传统文化

  如果说科学改变了世界,那么艺术则美化了世界,艺术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有趣味,因此艺术图书阅读与出版就显得非常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传承和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图书选题特别丰富。2021年的艺术图书选题,应该还是以复兴中国审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关键词。

  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极简中国古代艺术史》(5册)为读者开启了快速了解中国古代艺术史的便捷门径,零距离接触千年中华艺术精髓,感受书法、绘画、工艺、建筑、雕塑的艺术魅力,观看艺术的衍生与流变,探寻华夏文明之光。

  陆建德、余中先、戴从容等著的《12堂小说大师课》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2位享誉世界的现代主义小说家在反叛中重建人类心智的全新形式,12位国内一流的译介者、研究者在细读中带我们重返文学的黄金时代。现代主义塑造了“现代人”感受世界的心理和方式,强调反叛性、先锋性、实验性的现代主义小说,既在自我意识、人物性格、人与社会的复杂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同时也挑战小说的创作手法、读者的审美习惯与人们的道德伦理。这些经典的现代小说,带我们去往无数具有挑战性的心灵视域。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从废园到燕园》用一手史料,百余幅图片,重构了北京大学校园设计和建造的故事。未名湖畔的诗意景观险些被从校园规划的蓝图上永远抹去,博雅塔“中国式外壳”的建造本是一场耗资不菲的实验。“中国建筑复兴”的号召下,对于“什么是真正的中国样式”,燕园的缔造者们争论不休,规划者和实施者的分歧贯穿始终。书中再现在东西文化碰撞的时代狂澜中,燕园一步一步拥有如今湖光塔影的有趣历程。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十二时辰》以十二时辰为主线,用精致且温暖的镜头画面加以文字注释,诠释中国人文地理的博大与美妙,在自然风物的时空转换中品读传统文化所包含的智慧和深情。该书集摄影作品、文化随笔于一体,摄影作品兼具诗情画意与人文关怀,文化随笔清新隽永,婉转缱绻,是一部值得珍藏的作品。

  《神兽引领的使命》(湖南文艺出版社2021年1月版)讲述了享誉国际、风靡网络的“地球籍艺术家”小松美羽的神兽世界,作者通过其独特的成长历程,向读者分享深刻的心灵启迪。由一个跟世界格格不入的“怪女孩”,一步步成长为在国际上享誉盛名、受各界瞩目的艺术家,她毫不讳言地分享曾经的困境及每一次成长转折,不仅对于艺术家如何经营自身、进军国际市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更给普通大众深刻而重要的人生启示:如果你觉得自己太过平凡,如果你身处今日却悔不当初,这本书能让你明白,此刻站在这里的自己是多么与众不同。

  其他值得关注的艺术类好书有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巫鸿所著的《第一堂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艺术史》、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世界设计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观念的演进:中国现代设计史》、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图画史》、四川美术出版社的《艺术三万年》等。

  趋势6

  经管类:关注数字经济解读产业转型

  2020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了2021年要抓好八项重点任务:一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二是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三是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四是全面推进改革开放;五是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六是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七是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八是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这些国家重大战略政策的公布无疑为2021年经管类图书选题指明了方向。

  数字经济时代下,企业面临数字化转型,产业互联网正在全面重构产业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产业互联网:全产业链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一书指出,产业互联网是包含众多支撑技术及应用场景的综合体,其在实际应用中极具复杂性,因此,真正理解产业互联网并能将其用于工作中,需要掌握更多知识技能。该书系统地阐述了产业互联网的发展背景、理论认知、顶层规划、转型实施,为产业互联网构建了完备的理论体系和实施的方法论。

  据联合国预测,2050年全球将达到100亿人口。人民大学出版社推出的《重构地球》一书认为,地球养活100亿人口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人类将面临“FEW”困境。“FEW”是食物(Food)、能源(Energy)、水(Water)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缩写,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性资源。然而,随着地球上人口的增长,食物安全、淡水资源短缺、化石能源枯竭等全球性问题日益成为制约现代社会发展的“短板”,严重威胁到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甚至是人类生存。该书提出,面对困境人们必须行动起来,用人工智能(AI)技术为地球“重新编程”,重构地球。

  进入21世纪以来的这20年,金融全球化不断深入,每一个国家都是身处其中的参与者。东方出版社推出的《全球化与国家竞争:新兴七国比较研究》一书,经过对具有代表性的发展中国家(即新兴七国)进行了长期而深入的调查研究之后,将这些国家在发展中的经验与教训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七个国家七个故事,虽然他们的发展路径、发展模式以及当前的处境各不相同,但将他们放在一起观察,却还原了世界格局的本来面目,对于理解一般发展中国家的历史命运,以及如何走出发展困境,都具有深刻的参考意义。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城市的飞跃式发展对人民生活改善与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积极贡献。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城市的兴衰:基于经济、社会、制度的逻辑》一书围绕中国城市的兴衰展开,从城市化的人本主义觉醒、城市改造的价值融合与重构、城市化发展对耕地的影响等方面,分析了城市发展对人民生活产生的影响,也客观指出了由于过快推进城镇化导致城市治理中所产生的问题。该书对巩固过去城市化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建立一套城市治理的机制,有效地纠正和弥补城市化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城市病”以及城市蔓延带来的农业危机有重要意义。

  趋势7

  少儿类:提升孩子文学科学素养

  近年来,由于国家大力推广全民阅读,提倡普及科学知识,坚定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弘扬传统文化,少儿图书选题在科普读物和传统文化普及方面品类特别丰富,2021年这两方面的少儿图书选题依旧十分抢眼。

  近日,接力出版社在线上举行了新春答谢会,推介该社2021年最值得读者期待的重点产品。2021年接力出版社在国内首次完整引进美国儿童文学作家苏斯博士著作40余种,精心打造“苏斯博士经典双语分级读系列”。接力出版社儿童文学板块,有动物小说女王、纽伯瑞大奖得主凯瑟琳·拉斯基的“猫头鹰王国”系列,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金奖作品“手斧男孩”系列,航天科普小说“少年航天局”系列。在少儿传统文化板块,2021年,接力出版社将推出“少儿说文解字”系列(共12种)。“少儿说文解字”系列是继《说文解字》之后,对常用汉字逐一从源头和发展演变进行讲解的汉字学习和传统文化读物。

  2021年,接力出版社还将推出针对不同年龄段的科普百科产品群。“少年学院”系列是由尤斯伯恩精英创作团队打造,编辑团队来自牛津、剑桥等著名高校,经济学思维、科学视野、编程创造力,为少年成长蓄势赋能。“万物简史”系列,畅销15年,发行量超过140万册,是“简史系列”的开山之作,更成为大众科普的扛鼎之作。《万物简史(手绘版)》,用精美的画面和由浅入深的内容,让更多低龄段读者感受世界经典科普作品的魅力。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新年推出的是儿童文学作家、诗人徐鲁的《四季的歌雪花落呀落》。该书用诗般的语言对四季变迭进行描写,不仅滋养儿童的文学素养,更能让他们对祖国四季的美有具象的认识,再辅以画家描绘出的细腻、精美的画面,更是让小读者们身临其境,犹如置身在祖国优美的山川之中。

  其他值得关注的还有天天出版社出版的格日勒其木格·黑鹤的《风山的狼》。小说以一狼一犬由相识、相爱到相伴,最终又回归自己应有的生活对于小读者来说,这样的作品充满斑斓的异质色彩,新鲜而有趣。2021年天天出版社重点打造的作品还有金波先生的《迷路的小孩》,这是一个具有哲思妙想的绘本故事。该书由英籍华人郁蓉女士绘图。她用超现实的表现手法,采用母子书的方式,用精美的图对文本作了全新的诠释。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中华原创绘本大系”也推出了新作《月亮坐在屋檐上》,该书由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黄蓓佳创作,优美的文字充满童心童趣。

  趋势8

  教育类:“粉丝经济”满足读者用户化需求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颠覆了教育类图书的出版趋势,相关选题策划呈现许多新特点。由于读者需求用户化和多元化,教育类图书更加具有产品属性,读者购买了图书,还享受很多后续的服务,拥有更加实用的全方位消费体验。“粉丝经济”时代,消费者更加追捧偶像的个人品牌,很多教育“大咖”的作品受到持续热捧。

  《中国妈妈育儿图鉴》是由公号“三个妈妈六个娃”创始人之一吉米妈写给妈妈们的暖心育儿图书,该书由海豚传媒策划、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书中分别从妈妈自身、孩子、二胎、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老公等话题揭开了中国妈妈养育孩子的真实状态。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都是有笑有泪,有苦有乐的。吉米妈用轻松、风趣的话语直面生活中的鸡毛蒜皮,毫不逃避育儿过程中的辛苦,同时也还原了父母与孩子间浓厚的情感,进而疗愈了妈妈们的酸楚,抚平父母的焦虑。文中不仅有生活场景再现,也有总结与思考,针对各种养育难题,给出了积极乐观的解决方式。用温暖的话语诉说真实的事件,让妈妈们在阅读中轻松收获育儿知识,树立育儿信心。

  接力出版社2021年将推出“刘墉8~28岁陪伴成长”书系,为成长中每个年龄段的读者解决“心理的烦恼”。这是刘墉成长励志图书的全新集结,其中包括针对8~14岁少年儿童的“刘墉给孩子的成长书”、针对10~18岁青少年的“刘墉给青春期的通关秘籍”、针对初入社会生活新人的“刘墉给年轻人的社会生存手册”、针对年轻父母的《天赋教养:刘墉谈亲子教育的40堂课》。40年来,刘墉的处世散文和温馨励志散文书是华人世界畅销的品牌书之一,他也被称为“沟通青少年心灵的专业作家”。

  在“专注力”问题面前,孩子是真正面临困境的那个人,他们需要父母的爱、陪伴以及有效帮助。生活书店有限公司推出了《培养孩子专注力的60种方法》一书,该书作者迪迪埃·普勒长年致力于青少年成长问题研究,他认为“专注力的问题”根本不是学习能力的问题,而是教育片面的表现。改善孩子专注力的秘密就隐藏在教育和生活的细节中。作者在书中给出的具体建议能激发孩子重新找到学习的欲望,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使他们更好地成长,更有能力面对未来的人生。

  其他值得关注的还有中信出版集团的《上岸:一个海淀妈妈的重点学校闯关记》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唤醒孩子的内驱力》等。

  趋势9

  生活类:快节奏时代从容面对压力与挑战

  在急速变化的时代,生活类好书帮助我们在这个快节奏的环境中调整自己、稳住心神,更加从容面对挑战。2020年,因为新冠疫情的爆发,我们对健康有了全新的认识,面对病毒,免疫力是唯一有效的药物;无数事实告诉我们,免疫力是第一生命力。因此,在2021年,随着疫情的延续,生活类图书中关注免疫力、关注健康的图书会依旧畅销。例如,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近期推出的《免疫力是第一生命力》将专业的免疫力知识用通俗易懂、轻松幽默的方式呈现给读者,尤其针对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防御系统的作战法则、免疫系统的阴阳平衡、如何增强免疫力、生病后如何进行免疫调节等进行了详尽的阐释。最后,针对大家对免疫力的众多疑惑,书中以“十万个为什么”的方式进行了详细的解答,让大家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也出版了《免疫革命:如何从根本上抵御并逆转自身免疫性疾病》一书,告诉读者该怎样用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全面修复受损的免疫系统。上海教育出版社最新出版的《疫路心防》一书认为,在疫情肆虐的情形下,人们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从心理学角度解读人们在疫情中的典型反应,可以为抗疫提供心理学的援助与支持。

  2020年因为疫情,人们宅在家里的时间多了起来,众多吃货自学变厨神,“回家做饭”成为大众生活新趋势,因此美食类图书2021年将继续受到读者追捧。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星级料理轻松做》是一本简单易学的五星级料理书。该书为读者量身打造55道在家就可轻松做出的中、日、意、法星级料理。无论煎、煮、烫、炒、烤、炖还是到凉拌,都能省时、轻松地端出好吃、变化多、制作方便又赏心悦目的餐厅级丰盛料理,让读者在家就能随时轻松享受烹饪的乐趣。

  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爱吃的人总会相遇》一书,作者小宽是从业近20年美食记者,作为近20年中国美食发展脉络和潮流变换的记录者与见证人,作者在这本书里写出了中国美食的庙堂之高和江湖之远。当你不知道吃什么的时候,就翻翻这本书,可以获得不少启发。

  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故宫宴》一书从故宫旧档案里整理出清代各个皇帝的日常饮食,详尽记录了清代宫廷饮食的变迁。

  其他值得关注的还有中信出版集团推出的《食物简史》,该书精选100种深入人类历史且遍布日常生活的食物,通过对每种食物历史、起源发展、名人轶事等细致梳理,辅以特色食谱、丰富的图片资料,展示出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风貌,以日常食物为线索串联起一部恢弘的人类发展简史。(记者 郑杨)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 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