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法治文艺 > 原创

书写忠诚与担当的“雪域卫士”

时间:2020-09-15 11:14:18 来源: 法治文化委 作者:李佳芳

  石渠县被世人称之为“生命禁区”,平均海拔4526米,空气含氧量不及成都平原一半,雪域卫士敦清以一名平安和谐工作建设者和为民事业践行者的身份,秉承“为民执法、守护平安”的理念,爱岗敬业、扎根生命禁区,勇当为民服务的“排头兵”。入警入党29年来,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先后在稻城县、四川石渠县公安局工作,始终以最坚定的态度前行在打击犯罪、服务群众的工作一线,把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深深镌刻在了这片“冻土”之上,先后荣获“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8次,全州十佳民警,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以德为先,立公心写忠诚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敦清始终做到以德为先,以德修身,以德服人,始终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在大是大非面前做到旗帜鲜明讲政治,听党话、跟党走,时刻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坚持以辖区群众为中心,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苦群众之所苦。为人民群众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实干苦干,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工作落实。在8小时以外的业余生活,敦清喜欢“手捧一卷、清茶一杯”的阅读生活,多年来,坚持学习,用理论武装头脑,补足思想之钙。

  敦清同志心中有爱,有老百姓,他的爱心故事在扎溪卡草原上流传。在石渠工作4年来,他通过自己和外地的朋友累计帮助贫困学生达100余人。尼呷镇土登翁召的父亲因病去世,家里只有他和母亲相依为命,生活条件艰苦,正值入学年龄的土登翁召只能待在家里。在一次下乡走访中,敦清知道后和朋友凑齐了相关费用,并找到有关部门解决了土登翁召的入学问题。转眼两年时间过去,在尼呷镇菊母村小学,已上三年级的土登翁召每天都能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看着受资助的孩子们一天天茁壮成长,敦清打心眼里高兴。他说,他还要一直把土登翁召供到大学,用知识改变他们一家的命运。

  对待身边困难的战友,他就像是大哥哥一样的存在。扎多派出所辅警土登益西于2011年被诊断出包虫病,到2017年前后花费医药费达20多万元。土登益西一家四口生活拮据,他的工资是全家唯一的经济来源。作为全局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头雁”,敦清同志感同身受,立即安排政工部门开展募捐工作。在他的积极倡导下,在“轻松筹”平台为土登益西筹集善款12000余元。2018年11月至今年3月,土登益西又花费医药费7万余元。敦清同志再次通过县红十字会申请、微信转发、现场捐助、轻松筹等方式为土登益西筹得善款79000余元。如今,土登益西的病情逐渐好转,这是敦清最为深感欣慰的事。


  立足主业,爱一行专一行

  敦清自幼喜欢警察这个职业,从小立志做一名刑警,通过努力他最终如愿以偿。刚从事刑警工作的敦清如饥似渴,每天加班到很晚,不是在一线走访摸排、调查取证,就是在办公室制作法律文书、编写简报;不是在审讯嫌疑人,就是在学习法律书籍,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书籍已经被他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在大量的学习和实践中,敦清很快便成为了单位侦查办案的一把好手。

  他总是喜欢挑最难、最急的案子办,啃硬骨头是他的一贯作风。2008年8月8日,正值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召开当日,稻城县桑堆乡发生一起灭门惨案,降某因感情纠纷将老婆、女儿、岳母残忍杀害后潜逃,犯罪嫌疑人作案手法残忍,现场未留下任何有价值线索,现场周边也没有监控探头,案侦难度非常大。敦清主动请缨,在他的带领下,专案组抽丝剥茧、顺藤摸瓜、寻根溯源,经过近一月的连续奋战,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确定了犯罪嫌疑人。敦清带队辗转邻近县市及西藏、青海等地开展追逃工作,就在工作陷入僵局时,敦清得到消息,嫌疑人在云南出现,于是他和战友马不停蹄赶往云南,在实施抓捕工作时,敦清驾驶的警车刹车突然失灵撞向山崖,侥幸从鬼门关上捡回了一条命,但他的头上至今都还有车祸所留下的一道长长的疤。这道伤疤直到现在依然清晰可见,可他却开玩笑地说:“这是他一生中获得的最有份量的奖章,将终身佩戴”。

  相比起自己受伤,他却更在意凶手逃往何处,不破此案誓不罢休。在锲而不舍地辗转多地千里追凶后,于2011年6月3日,敦清同志带队最终在西藏林芝市工布江达县将降某抓获归案,用实际行动告慰了被害者一家三口的在天之灵。


  勤勉履职,打基础提能力

  石渠地处偏远,辖区面积大,群众居住分散,公安基础数据相对薄弱,敦清发现短板后,迅速发动派出所开始攻坚基层基础数据,期间他带领机关业务牵头部门,深入23个乡镇场、166个行政村驻点开展基础数据采集业务指导工作,节假日和周末也从来没有断过,在他的带领下,采集维护全县50余座宗教场所20余万条信息;维护“一标三实”数据30余万条,清理户籍和实有人口信息8000余条;建立刑嫌人员档案500余份,重点场所刑侦阵地档案1000余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将执法规范化建设提到了新高度。敦清深刻领会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上台阶”的工作目标,建设智慧审讯系统,杜绝刑讯逼供、粗暴执法,要求一线办案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严格佩戴单警装备和执法记录仪,牢固树立证据意识。同时,建设案管中心、涉案财物管理中心,规范案件办理程序。探索检察院、法院重大、疑难、敏感案件会商和提前介入制度。在敦清的努力下,近年来石渠公安执法群众满意度从过去的不到80%,提高到95%以上,一线办案人员执法办案水平不断攀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进一步加强。

  实绩突出,执利剑重打击

  栉风沐雨自担当。2016年末从南路稻城县到北路石渠县赴任政委后,组织上让敦清同志分管刑侦工作。面对这个在全国公安机关中都很是少见的分工安排,他却欣然接受,在另一个刑侦战场继续用忠诚担当书写传奇。期间,成功侦破了省督长须干玛牲畜被盗案、长沙贡玛抢劫案、“2019.4.8”杀人抛尸、“2019.6.27”特大入室抢劫、“2019.10.10”抢劫银行、“2020.2.18”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等一批现行案件,同时还破获了“2009.7.29”、“2010.2.21”、“2011.12.23”积压多年的命案积案,带队成功击毙“2009.8.20”故意杀人案主犯,连续三年巩固实现“命案全破”目标,带领石渠刑侦队伍创造了与海拔同高的新业绩。

  在侦办全州影响最大的“4.12”涉黑专案中,他以法为剑,把最强信念转化为扫黑除恶的实际行动。4月12日深夜率队到达长须干玛乡,带领突击队身先士卒冲进首要分子住所实施抓捕行动,确保了抓捕行动的万无一失。嫌疑人归案后,敦清带头制定审讯提纲,带头开展审讯工作,通过内审外调、证据印证,后续审讯取得重大突破。2020年8月28日,18名犯罪嫌疑人分别被判处1年至14年不等有期徒刑,犯罪嫌疑人被绳之以法,彰显了扫黑斗士敦清一往无前、坚定执着的优秀品质,更释放出了藏区扫黑除恶斗争无禁区的最强信号。

  2020年7月,公安部在全国公安机关部署“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教育整顿,要求在公安内部来一场“刀刃向内、刮骨疗毒”的自我革命,作为主管队伍的领导,敦清提出“以党建为引领,学深一层、查透一点、改实一步、建好一些”的工作方法,纵深推进教育整顿。通过整顿达到石渠公安队伍忠诚警魂进一步筑牢,党的领导进一步强化,政治生态进一步优化,纪律作风进一步严明。敦清说,此次教育整顿是一次清除害群之马、治疗顽章痼疾的彻底整顿,我要抓紧抓实、一抓到底。正是因为他的这种干劲和韧劲,石渠公安发展才会“芝麻开花节节高”。

  廉洁奉公,做示范强引领

  从刑警大队长到副局长、常务副局长再到政委,敦清一路走来初心不变、使命在肩,两袖清风、干干净净,自觉遵守党纪法规,正确处理好手中的权力,不拿原则做交易,不用政策还人情,不谋私利、不徇私情,做正事、树正气。在担任政委期间,选人用人时坚决做到“能者上、庸者下,让想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奖台”,不搞团团伙伙、不搞人身依附。在生活中,敦清始终坚持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不搞铺张浪费,坚持勤俭节约,他是这样要求自己的,也是这样要求战友的,在县局食堂推行“光盘行动”,在他的倡导下,食堂浪费现象得到根本扭转,大家逐渐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他的样子,就是党员干部应该有的样子”,这是同事们发自肺腑的评价。4年来,敦清同志把石渠公安当成自己的家,自学当地藏语,坚持党建引领锻造“四有”公安铁军。在经常缺氧夜不能寐的情况下,依然忘我投入到繁重而艰巨的公安工作中,带领石渠警队稳步走在全州公安机关前列,近年来,石渠公安荣获了“全省优秀基层政法单位”“全省优秀公安局”“省厅集体二等功”等荣誉称号。那黝黑的皮肤,发紫的嘴唇,沧桑的面容,就是他无言的述说。尽管很苦,但乐观豪迈主义情怀无处不在,跑跑步,看看书,打打篮球,就是他最美的闲暇时光。

  如今,敢于较真碰硬的他,以从严治警为抓手,喊响党员民警“向我看齐”的口号,喊出了石渠公安一片新气象,推进“灯塔行动”,追寻“心中的光”,组织新建机关党建办公室、党员民警活动中心、石渠警史馆,强力开展以“支部班子优、党员队伍优、工作机制优、工作业绩优、群众反映优”为重点的“最强党支部”创建工作,在纯净的天空下,培养出了“山一样的汉子”全省优秀刑警洛绒次称大队长、真情使者“十大雪域卫士”扎西达吉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心怀最强信念的忠诚卫士。

  “忠诚如山 血性如鹰 担当如铁 情怀如歌”。眼下,如敦清同志一样的全体石渠公安人,在这伸手就可以触摸蓝天的地方,继续选择带着阳光出发、带着微笑前行,继续在漫天风雪中为民而战、为甘孜公安而歌,让初心之光照亮前行的路,在苦乐相伴的雪域高原上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本网讯(李佳芳 通讯员 方宗明)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 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