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世界文明视角里的中国叙事
中国历史的政治阶段划分
如果将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分阶段,可将春秋时期的分封制作为第一阶段,即所谓的封建制社会。事实上,封建社会在秦统一中国之后就开始消亡。春秋时代,贵族政治盛行,各个诸侯国的君主,基本符合英国《大宪章》里对国王的定义:君主是和贵族一样的人,只不过是贵族中的第一个。
接下来,秦朝建立了大一统的官僚帝制:“化家为国”。在此之前,各诸侯国是相对独立的君主国,“化家为国”之后,维护社会政治秩序成为整个大一统国家的目标之一,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变化。
汉唐是官僚帝制成型时期,汉代建立了官僚体系,唐代进一步完善。北宋和汉唐又不太一样,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君臣共治,士大夫的地位非常高,而且台谏之风盛行。台谏制即北宋时期设御史台和谏院,谏官和言官同时监督皇帝、宰相和几乎整个官场,行使着如今纪监委的权力。
南宋时期是中国政治、文化和社会走向封闭,并最终走向衰落的一个转折点。美籍华裔历史学家刘子健先生说,自宋朝开始,中国向内转。明清时期是我们国家政治的倒退时期。明代废相,开始抑制士大夫,搞专制;清朝和汉唐做法刚好相反,是“化国为家”,又全面倒退回了专制。
总的来看,从秦以来两千年的历史,北宋刚好在中间这个时间段。前面的一千年,整个中国处于上升期。北宋之后,中国开始走下坡路。
古代政治给我们的启示
古代政治对我们当代到底有什么启示?首先,中国古代政治没那么黑暗,从春秋到北宋,实际上是中华文明的上升期,也是政治文明的上升期。我们开创了现代国家的雏形,“化家为国”,以建立政治秩序作为国家治理的目标,还有权力的制衡,君权和相权分离并且相互制衡。宋代儒家政治更是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儒家政治是不是有个理想原型?是不是可以和民主政治的理想原型互补?民主政治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契约,还有法治、权力的制衡。儒家强调官员的德行、政治秩序,还有社会的融洽,这两者不是刚好互补吗?
以法治为例,我们需要加强法治,但法制永远不可能完备。2016年,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奥利弗?哈特(Oliver Hart)就是凭借不完全契约理论获得诺贝尔奖。既然法律是不可能完备的,这时候恐怕还得靠官员的德行,如果官员无德无行,有法律也没有用。
儒家的理想原型是从人性论出发,相信人性是多样的、流变的、可塑的。孔子就说,人生而不同,唯上智和下愚不移,但是中人可教,而且有教无类。孟子也说,人皆可为尧舜,但这是个潜能,要通过后天修炼才能成。荀子的学说在我看来属于环境说,“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天性也,积靡使然也”。
儒家主张统治者施仁政,仁者爱人,就是民本主义,此乃儒家的政治原则之首。百姓和秩序是统治的最终目标,但是儒家政治和民主政治不一样,儒家政治讲究层级,这是社会治理必要的,但谁能进入层级需要选贤任能的标准,贤能等级高就可以获得高层级的职位,儒家非常相信这一点,我们古代政治也是这么实施的。而且,儒家政治里每个层级都是开放的,但开放不是说随便谁都可以进,而是必须具备进入层级的资质,一级一级往上走。
如果说儒家有个理想结构,以现在的观念来看,可能有四个部分:首先是主权机构,它是一个民选机构,掌握国家主权;其次是中央机构,负责决策和选拔人才,向主权机构负责;再次是政府机构,管理国家日常行政,向主权机构负责;最后是谏言机构,监督上述三个机构。古代政治除了没有主权机构,其他三个其实都有。即使没有主权机构,台谏制度对中央机构和政府都有很大的约束力。
研究中国4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史,我认为中国或中国共产党成功的一个很重要方面就是回归中国。
超越中国,应该进一步思考和研究全球文明
最后,我们还应该超越中国,进一步应该思考和研究全球文明。尽管这个话题今天看起来还有点遥远。
回首人类的文明史,公元前600年到公元前200年是人类历史的一个轴心时代,那时候的人类文明群星灿烂。钱穆先生说,三大古文明中,印度文明产生了第一个宗教——佛教,试图回答“我是谁”的问题;希腊文明试图回答“如何征服自然”的问题,产生了科学;中华文明试图回答“如何活在当下”的问题,所以我们创造了官僚帝制。
可以想见,未来肯定会出现一个全球文明。全球文明不是说一个文明打败了另外一个文明,而是综合了所有文明的优势,统一回答由前述不同文明来回答的问题。因此,面向未来,我们应该好好总结中华文明五千年的灿烂历史,形成世界文明视角里的中国叙事,而且用充满人文关怀的、全世界都能听得懂的语言去讲述中国。这是我们的责任。(姚洋 作者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
阅读延伸
何谓“化家为国”
由封建转为郡县,古人称是“化家为国”,简单地说,郡县制从根本上消除了中央和地方的对立。郡县制下的郡守和县令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免,从而使君主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郡县制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打破了西周以来分封割据的状况,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分裂,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如辉 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