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法治文艺 > 视点

高等音乐教学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机遇与挑战

时间:2022-09-30 09:54:30 来源: 《中国艺术报》 作者:农星光

 

  随着科学的进步及社会的发展,在多元文化之间的深入交流融合的大环境下,民族音乐文化始终在各类艺术形态互相融合及影响中持续发展。民族音乐文化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是民族情感、精神、性格灵魂的体现。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文化与艺术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层面,民族音乐文化也向体系化、专业化、多样化进一步发展,逐步适应了不同群体的审美要求。学校教育是传承与发扬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途径,高等音乐教学区别于其他音乐教学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更是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播与继承的重要桥梁,高等院校具有更加雄厚的师资力量、多样而丰富的教学方式和更加专业性和持续性的培养课程以及系统化的教育内容,高等音乐教学在传承民族音乐文化中更容易提高学生对于本民族音乐文化的认知与了解,培养专业的民族音乐人才,对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来说是一大机遇。但是高等音乐教学也面临内容创新速度慢、过度崇尚西方音乐、对传统民族音乐关注不足以及与实践脱节等诸多挑战。综上,在高等音乐教学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机遇与挑战并存。

  高等音乐教学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机遇

  首先,雄厚的师资力量有利于传统民族音乐在高等音乐教学中得到快速的发展。

  高等院校在传统民族音乐教学方面有着雄厚的师资力量。高等音乐教育是将学术教学、学术研究融为一体的综合体系,与其他教育方式相比,高等音乐教学的师资投资大,教学设备比较完善,教师队伍的音乐素质较高,教师岗位结构更有活力,教师队伍职能结构更加均衡,更有利于传统民族音乐在高等音乐教学中得到快速的发展。

  其次,多元而丰富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民族音乐文化素养。

  高等院校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水平相对较高,应用于传统民族音乐的教学之中,采用启发式、情景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去介绍民族音乐,应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模拟化教学,把实习场搬到教室,搬上计算机屏幕,通过多媒体技术增强课堂的表现力,学生不用走出教室,就能体验到不同民族乐器带来的乐趣。从视觉、听觉甚至触觉等多方面真切地将传统民族音乐展示到学生面前,让学习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利用快捷的网络技术开展音乐教学和远程的模拟训练,让学生不只从教案中感悟民族音乐,更能从课外学习中丰富传统民族音乐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突破课堂训练的束缚,在更贴近于实际生活的学习环境中逐渐减轻教学活动的影响,强化在练习的过程中,逐步改变旧的行为方式,以实现知能转换,提升学生民族音乐文化素养。

  此外,专业性、持续性的培养课程能够促进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持续性发展。

  相对于其他教育方式,高等音乐教学在课程设置方面具有更大的开放性与可变性,在民族音乐的教学方面已经逐渐形成了包括专业的核心课程、专业的基础课程、专业选修的课程在内,立体化多层次的专业民族音乐教学课程体系,根据生源的具体条件和社会的特定需求,倡导的培养模式为一专多能、专通并举,改变旧有的课程模式,在优秀传统民族音乐课程理念的基础上,实现理论方面与实践方面的紧密结合。对于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定位,高等音乐教学依据社会和人才市场,制定了既符合社会特定需求,又符合学生实际发展需要的培养目标,高等音乐教学与外部环境的联系更为密切,往往能形成自身的特色或品牌音乐课程,对于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传承具有重要的作用。

  高等音乐教学传承民族音乐文化面临的挑战

  首先,我国高等音乐教育内容创新速度较缓慢。

  国内教育发展和民族发展规律联合发挥作用,形成民族教育结果。在民族音乐文化视角下,高校音乐课程教育对教育内容进行变革创新,则需要融入民族特色,以此对高校教育与民族发展进行全面反映。但是当前国内高校音乐课程教育内容缺乏民族性特征,未能将民族文化和音乐文化相关内容融入其中,无法充分满足大学音乐课程教育结合民族教育展开变革创新的需求。从特定角度而言,高校音乐教育内容一般均是按照教材展开讲解,在教材内容和教师掌握民族音乐文化较少等条件的约束下,高校音乐课程教育内容变革无法和民族音乐文化进行深度融合。注重向学生讲解理论知识,却较少在教育内容中做到创新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族音乐传统文化在高校学生之间的传播与推广。由此可见,当前高校音乐课程教育变革在其教育内容上,没有充分呈现民族音乐文化教学特点,无法全面发挥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特有的传承作用,从而影响大学音乐课程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视角下革新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其次,过度崇尚西方音乐,对传统民族音乐关注不足。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人们开始受到更加深刻的西方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多新颖的西方音乐不断流入,大量的西方文化以及各种乐理知识被人们认识,这使得我国的音乐教育本身就带有一定的西方化偏向,反而对我国传统音乐的关注度却一直比较低。从客观的层面来说,一对一的师徒传承是传统音乐教育特殊的传承方式,有着固定规范的传承礼仪和程序,这显然是现代教育中所缺乏的,在客观上也妨碍着传统音乐的顺利传承。针对这个问题,高等音乐教学在传统民族音乐传承方面可以从以下几点去做:首先,我国传统音乐类别繁杂,而且各自特色不一,每个地方的院校要在认识本地文化特色的基础上,选择本土传统音乐展开针对性教学,让学生学习传统音乐的基础性知识。同时要设立专业的传统音乐鉴赏课和理论学习课,让传统音乐知识走进在课堂教学,逐步增加传统音乐课程的排课量,将乐理知识讲解与传统乐器相结合。最后,教师要不断摸索创新教学形式,用新的教学方法来完成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此外,学习、传承传统民族音乐知识与实践脱节较为严重。

  很多高校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关注理论知识的学习,很多教学只是单纯围绕课本内容展开,以学生的纸面成绩作为衡量标准,学生对于传统音乐理论知识方面的学习是形而上的,忽视了与实践相结合,使得教学成为空中楼阁。针对这个问题,在高等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课堂与实践活动的结合,积极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意识到传统音乐不仅仅包含了音乐理论方面的知识,更是大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对传统民族音乐的传承也不仅仅局限于技术性的加强,更需要更新我们陈旧的观念,这不仅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内在音乐素养,更能在未来的音乐实践活动中给予学生启发,最终提升学生自身的音乐文化素养。例如通过开展“传统音乐展示周”的活动,举办学校戏剧社活动,邀请社会层面专业的艺术工作者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教导,还可以与校外剧团进行合作,邀请传统音乐剧团在学校演出。综上而言,通过让学生参与到传统音乐的活动中,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更有利于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民族音乐文化是我国重要的文化宝藏之一,是当下我们年轻一代必须去传承发扬的,在这个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利用横向和纵向的对比,感受民族音乐文化带来的乐趣,更能让民族音乐文化开创璀璨的音乐文化格局。当前的外部大环境对于高等音乐教学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高等院校应面对现实挑战,明确发展方向,克服自身问题,促进传统民族音乐和高等音乐教学的深度结合,为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延续和传承奠定坚实的教育基础。

  (作者系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副教授,本文系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地方民族音乐文化纳入高师音乐学教学体系研究——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编号:2013JGB264研究成果。)

(编辑:赵超)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 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