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之花在时代沃土中绚烂绽放
不同时代的文艺既有过往文脉的相续,又有全新叙事的彰显。身处新时代新征程中的中国文艺,自然具有这个时代的鲜明印记、独特内涵和表达方式。那么,新时代新征程中的中国文艺新在哪里?
第一,从使命任务看,新在聚焦民族复兴时代主题。两千多年来,中国的文艺作品始终“合为时而著”,生动反映时代变迁的脉动,记录民族前进的足迹。当国家踏上新时代新征程,一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图徐徐展开,中国的文艺家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聚焦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火热实践,把文艺创造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用优秀作品为民族复兴凝聚磅礴的精神力量。比如,电视剧《江山如此多娇》《山海情》像是土里长出来一样,散发着浓浓的泥土味,用艺术的形式记录下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电影《北京好人》书写城乡社会医疗保障一体化战略,《天上掉下个UFO》讲述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这些影片将国家战略跟人民福祉直接相连,生动诠释中国梦的内涵。此外,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记录下奋进中国的鲜活脉动:神舟飞船直叩苍穹,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大更远;“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主通道已建成约80%,“流动中国”四通八达;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走过十年,丝路光华重耀世界……相关作品通过文字和光影,从不同视角描绘出时代变迁的万千气象。
资料图片
第二,从创作宗旨看,新在人民性原则更加突出。在封建社会,文艺主要为士大夫等统治阶级服务。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艺事业开始走上与人民大众相结合的道路。从此,人民性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文艺的重要特征。新时代的中国文艺,人民性原则更加突出。相关文艺作品不仅主动为人民鼓与呼,还观察思考新时代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特别是他们的新生活方式、新审美方式、新审美需求。比如,胡学文的《有生》、彭东明的《坪上村传》、老藤的《铜行里》、李铁的《锦绣》等小说,生动记录了人民创造历史的感人历程;阿莹的军工题材长篇小说《长安》摆脱了过去同类题材的宏大叙事模式,从微观视角表现共和国军工人无私奉献的形象;罗伟章的小说《隐秘史》《寂静史》《声音史》《谁在敲门》聚焦新时代乡村振兴,演奏出一曲曲讲述老百姓故事的交响乐;电影《我和我的家乡》记录下各行各业的普通人与各自故乡发生的故事。上述文艺作品中的“普通人”是广大中国人民的象征和代表,他们成为文艺作品的主角,生动诠释了新时代文艺的人民性原则,彰显着“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这一新时代文艺的根本宗旨。
资料图片
第三,从创作观念看,新在形成了系统融合思维。不同时代的文艺家创作思维不同。进入新时代,中国文艺家在创作思维上的一大特点是突出系统融合,既强调文艺生产内部各要素之间的互渗融合,又注重文艺与经济社会的联系,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在系统思维空间里贯注雄丽壮美的艺术想象力、作品表现力、边界整合力,以融合创新、互渗创新、交叉创新推进新时代文艺创作。比如,2021年6月首演的舞蹈作品《融》在多种艺术门类跨界融合的基础上,将绘画、摄影、视频、舞蹈、装置等多种艺术形式熔为一炉,突破传统的观演关系,为观众带来全新的沉浸式体验;当代杂技剧《化·蝶》,以杂技、舞蹈、戏剧等多元艺术语言讲述中国故事,用现代手法重塑经典;大型原创杂技剧《桥·家》通过“技”“剧”“舞”的跨界融合,回溯了南京长江大桥建造者的精神与生活片段,精彩演绎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在新时代,艺术思维方式的创新,让那些原本风马牛不相及的元素“相及”,在貌似“四不像”中吸收新的元素,形成新的创造。
资料图片
第四,从表达方式看,新在作品向人性深处掘进。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关系发生了深刻变革。身处其中的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相应发生着微妙变化。这就为文艺描写生活之变、人性之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丰富题材和难得机遇。进入新时代,广大中国文艺工作者,用心刻画鲜明、立体、饱满的人物形象,用情摹写可触摸有张力的艺术细节,留下了大量具有审美和文献双重价值的文艺作品。比如,阿来的《云中记》用文学的方式回望汶川大地震,表达了人类看待灾难的生命方式和美学态度,把灾难书写推向灵魂寄托和生命哲学的境界;电影《革命者》《悬崖之上》等除了表现革命者的大无畏精神,还改变了传统革命英模人物形象的呈现方式,通过叙事手法的创新,让革命者的形象更加贴近人性,更具亲和力;石钟山的长篇小说《问苍茫大地》虽然具有谍战小说的特点,但将重心放在人物命运的书写上,呈现了人性与信仰之间的复杂关系。
资料图片
第五,从创作手段看,新在科技对文艺创作的介入越来越深。如同一枚硬币两面的科技与艺术,今天已携手走进我们的生活,同时它们也在相互渗透、彼此影响。吸吮科技营养而形成的新文艺形式已破茧而出,以新奇、绝妙的表达方式催生出新的审美样态。以互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科技,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既为文艺描写现实生活提供了新素材,也催生出新的文学艺术创作群体——“文艺两新”异军突起。比如,人工智能已经介入艺术创作。2023年8月,国内首部人工智能题材舞剧《深AI你》亮相国家大剧院,该剧游走于科幻与真实、冰冷和温暖之间,用艺术的方式搭建“人与AI”共生空间。此外,人工智能编曲配曲、人工智能演奏音乐、人工智能绘画等也都在如火如荼地发展着。未来,人工智能剧本生成、人工智能戏剧导演、人工智能视频生成,都将从“神话”变成现实。面对人工智能,有的文艺家排斥,有的文艺家恐惧,有的文艺家沮丧。在笔者看来,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家,我们对人工智能介入文艺创作应持拥抱而非回避、包容而非抵制、利用而非拒绝的态度,并且坚信人类的复杂情感和无穷想象力是人工智能不能完全取代的。
资料图片
第六,从审美视角看,新在不断发现现代文明之美。进入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以越来越成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开启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新征程。作为现代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新时代中国文艺,它的审美触须和如椽巨笔不断深入现代文明的内在结构和肌理之中,不断发现现代文明之美,以形象之词、诗意之韵、艺术之思探索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伟大变革,推出了与之相匹配的一系列优秀作品,从而形成文艺神思、结构、节奏、表达、意蕴独具新时代特质的现代文明美学观。比如,新时代的中国文艺家们对现代文明所引发的生活变化特别是国人生态文明意识的觉醒予以热情关注,不仅反映“两山”理论带来的生态文明建设之巨变,而且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等的关系中去发掘和表现现代化进程中的深层次问题。刘醒龙的长篇散文《上上长江》、张中海的报告文学《黄河传》和任林举的报告文学《躬身》等将生态变迁与国计民生结合,从历史上的生态破坏写到现实中的绿水青山;何建明的《那山,那水》、古岳的《源启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诞生记》深入生活现场,对生态文明建设重大工程、重大事件作“时代报告”;迟子建的《候鸟的勇敢》以小说的方式凝练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思考;邹瑾的长篇小说《地坤》将社会生态、自然生态与人的心态平衡等结合起来展开,提出每个人都应找到各自的“生态位”,彰显了国人对生态环境的敬畏之心。
资料图片
第七,从文艺与经济社会的关系看,新在文艺成为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生力量。“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从战略上阐明文化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建设的关联性,确立了文化作为民族之魂的独特地位。这既为新时代文艺的发展打开新的空间,也让文艺成为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生力量。具体言之,文学、美术、书法、戏剧、曲艺、杂技、音乐、舞蹈、影视、民间文艺等已融入文化创意产业、工业设计、现代服务业、体育赛事、观光农业、新型城镇化、城市公共艺术等方方面面,生活美学化、美学生活化广泛而深刻地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比如,随着文旅融合的推进,全国各地涌现出大量实景演出等文旅演艺类作品,不仅丰富了演艺类艺术的品类和形式,也增加了就业,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此外,近些年全国各地还涌现出大量非遗小镇,通过展示非遗美术、非遗舞蹈、非遗传统工艺、非遗时装秀等,为文旅新经济发展注入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的文化内涵,有力助推了乡村振兴和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第八,从文化交流角度看,新在文艺成为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的有力塑造者。随着我国成功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国际社会迫切希望解码中国的发展道路和成功秘诀,也渴望了解中国人民的生活变迁和心灵世界。文艺作品是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的有效载体。新时代的中国文艺因“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而展现出新的时代特征——艺术思维的空间更加广阔、话语体系的表达更加丰繁、审美价值的选择更加多元,成为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的有力塑造者,在中外人民之间架起一座民心相通的桥梁。比如,电影《流浪地球》系列传递了中国人对人性和生命的理解,用中国式科幻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电视剧《三体》《和平之舟》等以新的类型叙事传递中国式情感、智慧和方案,彰显人本思想、和平理念和民族信仰;《长津湖》《红海行动》《湄公河行动》等影片在彰显民族自信与国际视野的同时,也在对人类和平与英雄精神的守望中释放信仰的力量;《共同命运》《长安·长安》《大漠驼铃》《功夫瑜伽》《熊猫和小鼹鼠》《音乐家》等作品,呈现了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成果,让人看到不同文明完全可以和平相处,也在潜移默化中向世界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从左到右依次是罗伟章的小说《谁在敲门》、阿来的小说《云中记》、阿莹的小说《长安》、迟子建的小说《候鸟的勇敢》。资料图片
第九,从文艺评论角度看,新在良好的文艺评论格局正在形成。创作和评论一直被喻为“鸟之双翼、车之两轮”,没有评论的文艺世界缺乏理性之光照耀。新时代,我们不断加强和改进文艺评论工作,文艺评论有了更多朝气、锐气、灵气。具体而言,自2021年8月中央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以来,我国的文艺评论事业蓬勃发展,各级文联、作协和高校、媒体以及文艺评论“两新”等主动进入新时代文艺现场,积极发挥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作用。各级文艺评论家协会的人才培训及相关专项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培养了一大批文艺评论人才,推出了一大批文艺评论精品,良好的文艺评论生态和文艺评论格局正在形成。
《光明日报》(2024年04月30日 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