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传统戏曲:唱新声获新生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中华文化的魂。保护、传承、弘扬,是传统文化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戏曲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一大类,亦是如此。山西是戏曲大省,将种类众多的传统戏曲保护好、传承好、发扬光大,这既是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要求,又是行业发展的责任和义务。
山西被称为“戏曲的海洋”。2016年全国戏曲普查数据显示,山西现存剧种38个,位居全国首位。但必须正视的是,全国范围内的传统戏曲都日渐势衰,曾经的辉煌已风光不再。山西同样面临窘境:大多数剧种发展遭遇瓶颈,有的小剧种甚至陷入危机,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濒临失传。
曾几何时,白纸为窗、借光亮影的皮腔戏丰盈着山西孝义百姓的生活。时光流转,古老的皮腔戏已失去往日的风采。近30年间,孝义皮腔戏的演出越来越少,有时只能在一场大戏里演出一个或几个片段。随着戏份减少,皮腔戏演出者也所剩无几。这并非个案。山西大同耍孩儿剧团的年轻人月收入仅几百元,难以解决生存问题,很多人因此离开剧团另谋生路。被誉为“吕梁山上一枝花”的临县道情,也有类似的困扰,年轻人不愿意学,老艺人逐渐离世,青黄不接的情况显著,整个剧种靠四十岁以上的艺人苦苦支撑。
一个戏曲剧种衰败没落,并非只有其独特的音乐旋律和唱腔唱法无人传承,而是与之相关的产业也会随之衰落。例如山西孝义皮腔戏,目前不仅演职人员流失严重,就连制作其主要伴奏乐器月琴的手艺人都很难寻觅;表演中使用的皮影,其制作技艺也出现断档。
没人演、没人传、没人看,缺精品、缺名角、缺市场,是山西大多数戏曲剧种的现状。这些曾经活跃在民间,滋养过一方土地和百姓的文化,正在逐渐被人遗忘。若还不加紧抢救,这一个个独具特征的地方文化,用不了多久就会远离现实生活,走出人们的视野,最终成为史料里的记载、博物馆里的标本、文人笔下的乡愁。
近些年,山西各界也在奔走疾呼,苦苦追寻山西戏曲的创新之路,对于如何挖掘其潜力,延续其艺术生命力,更好地适应现代的传播特点和受众需求,进行了一次次艰难探索和尝试。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些现代改编和新创作的剧目又重新走进了舞台中央,成为人民群众热议的话题。新编晋剧《傅山进京》自2007年首演以来,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精美的制作,取得一系列骄人成绩,观众好评如潮,至今热度不减,已经连续演出600余场。有的剧目演出时甚至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这种种变化,正是得益于山西戏曲与时俱进,走上了一条符合时代要求的正确道路。
山西戏剧这些年的探索与成功,笔者认为主要归功于坚持了以下三点:
第一是坚持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山西戏曲活跃在三晋广袤黄土高原上,底蕴深厚、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之所以能够一代代传承发展到今天,是因其所演出的剧目题材内容能够适应历史的发展,符合各阶层民众的审美理想和欣赏情趣,故而深得广大民众的喜爱。
常演不衰的蒲剧《窦娥冤》《赵氏孤儿》等代表性剧目,表现的是善良战胜邪恶的人间正道,颂扬的是舍己为国的忠良爱国之情;以慷慨激昂塞外风格著称的北路梆子,多演出表现忠奸斗争,歌颂忠臣义士为主题特征的传统剧目,其中著名的《金水桥》《血手印》等代表剧目,已成为有别于其他剧种、惟北路梆子所独有和擅长的演出剧目;上党梆子《三关排宴》《佘赛花》《雁门关》等杨家戏、岳家戏,展现了百姓对勇敢抵御外敌侵略、守护家园英雄气概的无限崇尚之情,体现出浓浓的家国情怀。
晋剧《打金枝》被誉为“晋剧皇冠上的明珠”,这部家喻户晓的经典作品之所以成为久演不衰的经典,并被全国很多地方剧种移植演出,就是因为它符合民众的质朴心理,反映出广大民众渴望人间平等、寻求家和万事兴的朴素心态。
新编廉政题材古装戏“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包公赔情》等剧目不仅历史故事讲得精彩,而且“心系百姓、清正廉洁”的主题也颇具现实意义。
第二是创作符合了时代要求。地方戏曲在本土创作、本土演出、保留唱腔特色和艺术特色的同时,如何引入时代话题,挖掘时代内涵,对保持剧种生命力至关重要。
在这方面,山西现代戏、新编历史剧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在反映时代生活、塑造先进人物形象和艺术探索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
新编红色晋剧《战地黄花》通过挖掘晋中地区红色文化资源,歌颂了战地记者在抗战时期为党、为国、为民勇于牺牲的精神,让现场观众感受到了在血与火的淬炼中,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意志和家国情怀,感受到了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铮铮铁骨和民族气节;左权花戏歌舞剧《太行奶娘》演绎了抗战时期不惜牺牲一切养育八路军后代的“太行奶娘”的感人形象,讴歌了抗战年代的军民鱼水深情,是一部弘扬太行精神、传播正能量的精品力作,更是一堂生动的党史教育课。
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题材的晋剧现代戏《全家福》,以晋中某村庄的疫情防控工作为缩影,表现了在抗击疫情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广大党员坚持党性原则、以身作则、冲锋在前、无私奉献、舍小家为大家的宝贵精神,展现出各级基层党组织所发挥的战斗力和先锋模范作用。
第三是创作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人民群众作为“剧中人”“剧作者”最能感受当下社会变化,剧目创作一定要、也必须要反映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
新编大型晋剧现代戏《暖冬》《圪梁梁上》等,聚焦时代主题,讲述脱贫故事。主创人员为了把剧目演真、演活,深入扶贫攻坚一线体验生活,在脱贫攻坚的火热生活中挖掘感人故事和典型人物,以真人真事为基础进行艺术创作,集中展现了扶贫干部带领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历程和经历,打造出了具有时代性和地域特色的优秀剧目。
从生活中汲取营养,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高立意,将宏大主题隐藏在拨人心弦的细节、感人至深的故事背后,在浅近质朴、娓娓道来中实现共鸣共情,这样的作品能够直抵人心,自然会赢得市场、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
对于山西戏曲来说,要在坚持地域特色和艺术特点的同时,通过改编传统戏、新编历史戏和创作现代戏,打造一批具有时代精神的精品力作、代表性剧目,同时培养一批创作、表演的领军人物,特别是要加大力度,利用各类新媒体平台,以进社区、进课堂等形式,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近戏曲、爱上戏曲,进而参与传统戏曲的传承发展。另外,山西拥有全国现存最早、数量最多的古戏台,要进一步推进文旅融合,以“镶嵌式”“活态式”展演,增加传统戏曲的体验性、互动性、娱乐性和观赏性。山西传统戏曲,以唱新声获新生,任重道远。
《光明日报》( 2022年09月18日 12版)
[ 责编:邱晓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