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法治文艺 > 评论

戏曲艺术当坚持守正创新

时间:2021-12-31 10:09:35 来源: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作者:傅谨

 

戏曲艺术当坚持守正创新  

  编者按:12月14日,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给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5点希望,在文艺界引发热烈反响。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中不断开拓中国文艺新境界,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推出“展文艺新气象 铸文化新辉煌”专栏,展示文艺工作者的学习感悟和体会。

  作者: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曲学院教授 傅谨

  在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我和很多代表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触,那就是总书记的讲话娓娓道来,就像和文艺工作者面对面谈心,与我们一起共商文艺繁荣发展大计。讲话中也特别说道,“党和人民需要你们、信赖你们、感谢你们!”这样一种亲切的风格,带给我们温暖、平实的感动。

  在这次讲话中,让我尤为印象深刻的是,“要把握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文艺要创新,但决不能搞光怪陆离、荒腔走板的东西。”这是总书记第一次用这样的表述阐述继承和创新之间的关系,也让文艺工作者更清楚地认识到,创新不是胡闹、乱来,只有符合艺术发展规律,以及不同艺术门类传统的基础上的发展,才是有价值的创新。

  多年来,我一直把继承和创新的关系作为自己理论研究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创新之所以是推动艺术发展的巨大动力,就源于它是在基于文脉上的探索和创新,并不是和原先不一样就是有价值的。总书记在讲话中说“破法不悖法”,“破”的前提是不背离文艺创作最基本的美学规律和美学原则,而这一原则对于戏曲艺术的创作显得更加重要,因为离开了戏曲本体的创新就是荒腔走板、光怪陆离。

  总书记给文艺工作者提出了五点希望,其中,“创作要靠心血,表演要靠实力”,我认为很有指导意义。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搞创作一定要耐得住寂寞,让自己真正沉潜于艺术的海洋,不能浮躁更不能焦躁。作为代表中华民族最高水平的表演艺术形式,戏曲创作更应如此。艺术家的个人成就和艺术的不断演进是建立在坚实的基本功和强大的实力基础上的,否则就不可能有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因此,总书记激励我们重视基本功训练,提升表演艺术实力,这样才能创作出更多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傅谨)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 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