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法治文艺 > 交流

秦韵高亢 传音千里——第十届秦腔艺术节回望

时间:2024-11-14 10:22:01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 李洁 张哲浩

  水袖曼舞,罗衣从风,秦声高亢,秦韵悠长……11月11日晚,随着三意社新编秦腔历史剧《无字碑》演出结束,由中国戏剧家协会、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西安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届秦腔艺术节圆满闭幕。

  闭幕式上,中国戏剧家协会为第十届秦腔艺术节的14部“特别推荐剧目”和20位“表演艺术传承新星”颁发证书,以表彰他们在秦腔传承发展和创新上作出的贡献。

  获得本届秦腔艺术节组委会“特别推荐剧目”的《五女拜寿》,以其精湛的表演和深刻的主题,赢得了专家和观众的广泛赞誉;新编历史剧《昭君行》《蔡文姬》等则以全新的视角和表现手法,展现了历史人物的风采和情怀;《生命的绿洲》《攒劲女人》等优秀现代戏通过生动的剧情,展现了秦腔艺术在时代变迁中的创新与发展。

  回顾11天的秦腔盛宴,“秦腔永流传”优秀剧目展演、秦腔戏迷乐、秦腔进校园、戏曲传帮带、秦腔新人秀、秦腔百花苑、梨园大讲堂等9大系列活动让古老的秦腔在西安这座现代化的都市中大放异彩。

  来自西北五省(区)的30家院团、20余位“梅花奖”名家、百余名秦腔新秀携17部本戏和120余出折子戏在西安及周边地区集中上演,近10万戏迷群众观看了演出。同时,本届秦腔艺术节还运用云剧场、慢直播等方式,同步进行了10余场线上展演,500余万人在线观看并互动,让无法去到现场的秦腔爱好者们过足了戏瘾。

  四海宾朋同赏韵,八方戏友共欢颜。秦腔艺术节期间,西安易俗社文化街区露天戏台举办的“秦腔戏迷乐”展演活动吸引了大量市民游客观看。在渭南大剧院特设的折子戏展演专场,连续9天展演了百余出经典秦腔剧目以及眉户、碗碗腔、汉调桄桄等地方剧种折子戏,获得了广大游客好评。

  在本届秦腔艺术节的舞台上,闪亮登场的不仅有名家,还有更多后起之秀。在“秦腔新人秀”舞台上,参演秦腔大戏《宝莲灯》的西演·青年团演员们平均年龄只有20岁,他们凭借精彩绝伦的武戏程式和技艺,诠释了何谓“传承有火种,赓续有活力”。

  新时代的秦腔当有新时代的观众。第十届秦腔艺术节不仅为秦腔表演者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学习平台,助力秦腔新秀加快成长,还通过各种形式传播秦腔文化,让更多年轻人爱上秦腔,爱上中国传统文化。

  在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艺术职业学院和西京学院,“梨园大讲堂”活动座无虚席,柳萍、李树建、李梅三位戏曲界名家以“讲堂+互动”“示范+视频”的形式,精彩呈现了豫剧、秦腔、眉户、碗碗腔等剧种的强大魅力。在西北工业大学,“秦腔进校园”活动还为上过秦腔选修课的学生代表提供了与专业秦腔演员同台献艺的机会,让秦腔文化在互动中交流传承。

  时光荏苒,艺术永恒,秦韵高亢,传音千里。从历史中走来的秦腔早已成为讲好中国故事、展现艺术之美、服务人民群众的独特语言。2000年以来,秦腔艺术节历经十届,走过了24年,成了弘扬发展秦腔艺术的重要载体和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盛会。

  《光明日报》(2024年11月14日 09版)

[ 责编:王蕾 ]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 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