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法治文艺 > 交流

文艺评论更要突出以人民为中心

发布时间:2023-09-20 10:36:14 来源: 山西日报 作者:薛晋文

       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明确提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如何深入理解“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做好新时代的文艺评论工作?如何建构中国式文艺评论的话语体系?如何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思考题和必答题。为此,只有直面和正视当下文艺评论创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敢于自我解剖和自我革命,我们的文艺评论事业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部分文艺评论存在文风不正和动机不纯的问题

  当前,一些批评家喜欢直接搬用“理论语言”“文件语言”和“政策语言”,没有进行艺术化、学术化和通俗化的创造转化和创新表达,尚未将评论家的感情和人民群众的感情打成一片,缺乏理论功底的普通群众看了就会摇头转身离去,他们不仅不愿意看这样的“八股文”,而且即便看了也看不懂,老百姓对于自己听不懂和看不懂的车轱辘话,对于空话连篇的矫情文章,天然具有讨厌、逆反和排斥心理,觉得这些评论文章简直不食人间烟火,故意绕弯子不让他们看明白,人民群众对晦涩难懂的文章只能“敬而远之”,这样的评论文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众对文艺的美好感情,对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趣味有害而无益,文艺评论的公信力和权威性自然会受到质疑,无法真正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和文化职责。事实上,空话和套话太多的“八股文”很容易滑向无聊的“八卦文”,这些评论通常注水比较明显,俏皮性的废话比较多,崇尚娱乐至上不辨雅俗,有多元而没有中心,有意思而没有意义,有市场而没有立场,故意躲避崇高和逃避生活,刻意虚无历史和嘲讽现实,有意造新词、拽洋词和炫网词,普通老百姓看了不知所云,这样的“嬉皮士”或“游戏”文风不宜提倡,对于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有害而无益,拯救文风迫在眉睫。这类评论不仅文风不正,而且动机不纯,善于贩卖一些网络梗文化,故意制造粗俗的泡沫笑料,在争议话题中挑起骂战以吸睛赚流量,为了资本最大化罔顾文化使命和社会担当,有的不屑于传播知识、传播思想和传播真理,有的打擦边球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底线和红线,这些不良倾向事关文化安全的国之大者,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和担当文化使命有害而无益。审视这些亚健康文风盛行的成因,从根本上讲主要是缺乏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特别是从“第二个结合”的意义和价值看去,文艺评论今天反复强调守正创新和固本培元,坚持的是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思想和方法,坚守的是传统文艺评论的健康文风和雅正思想,坚定的是文艺批评服务人民和时代的初心和使命,从而最终在创造转化和创新发展中为时代发展全力分忧解难!

  部分文艺评论存在思想内容空洞和穿透力不强的问题

  有的评论家阅读作品和文本的态度不够端正,时间和精力投入不够,喜欢以蜻蜓点水和小猫钓鱼的方式进行浅阅读和泛欣赏,然后就开始动笔进行印象式或敷衍性的批评写作,完全将言之有物、言之有据和言之成理的文艺批评基本要求抛在了脑后。一些人喜欢对创作现象进行直觉点评和简单吹捧,表扬有余而批评不足,和稀泥骑墙有余而叫板与较真碰硬不足,斗争精神和斗争意识不强,缺乏对文本进行认真细致的审美鉴赏,文章的实践性、指向性和引领性都不强,得出的结论多从经验主义或主观主义的惯性中而来,而不是从具体的文本语境、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中进行个性化的升华和提炼,难以形成经得住历史检验的审美判断和理性结论,很难看到评论家有胆、有识、有才的真知灼见,更遑论令人豁然开朗和拍案叫绝的思想光芒与真理发现。自然,这些成果难以引发人民群众的共鸣和共情效应,对于提升大众的审美水准、道德情操和国民素养作用有限,对于筑牢人民的信仰根基、文化定力和精神家园的影响乏力。究其原因,缘于一些评论家缺乏解剖麻雀的耐心、定力和情怀,只对麻雀的共性特征进行大而不当的空泛评论,看上去似乎说了很多,仔细一看其实什么也没说,久而久之就会掩盖创作中的新现象、新突破和新规律,难以做到入乎其内去洞悉作品中的真理和智慧,对于作品和创作者而言都是极不负责任的态度和做法。这样的文艺评论无论在现实穿透力方面,还是在影响力和感召力方面都上不去,对于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艺评论造成不利影响。不仅如此,有的评论家很少做社会调查研究和深度思考,钻进文本中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追求“躲进小楼成一统”的清净感,崇尚“为艺术而艺术的”蜂窝煤式评论,只对文本进行条分缕析的深入细致研究,追求近乎挑剔的过度阐释,无法跳出文本放眼看时代和看世界,对于作品的时代性、人民性和全球性缺乏全局性的评论,看不到代表作背后蕴藏的时代心理、社会需要和发展趋势,对于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方向难以及时给出黄钟大吕般的预言和判断,难以出乎其外去审视作品的大气象、大情怀和大境界,自然作品的当代性、社会性和历史性就会视而不见,这样的文艺评论很难引领群众走在历史和时代的前列,对于塑造时代新人和时代英雄,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提升人民的道德觉悟,激发人民追梦圆梦的奋斗激情收效甚微。

  部分文艺评论存在没有站稳人民立场的问题

  党的立场和人民立场应当是中国式文艺评论的本质特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批评创作是社会主义文艺评论的内在要求。然而,当下一些文艺批评并非从人民立场出发,而是从人民币的立场出发,有的批评家在资本逻辑的驱使下精心设计自己的“文艺范儿”或“公知人设”,先通过圈粉或吸粉进行跑马圈地,在拉大旗挂虎皮和造声势中为资本增值营造氛围。他们在精心炮制的各种软文中,几乎没有真正的问题意识、时代担当和人民情怀,将主要精力用在如何刺激粉丝的消费趣味方面,故意抓住某些对立交锋话题进行拱火和炒作,从而在一地鸡毛的骂战中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有的批评家将批评作为通往致富道路的快速通道,为某些利益集团进行代言和站台,只要专家费给的足够多,什么言过其实的赞歌都敢唱,什么弹冠相庆的文章都敢写,什么昧良心的活都敢接,为了碎银几两和孔方兄几枚,曲笔构陷和恶意诋毁的言论也时常有之,完全丧失了基本的人民立场和文艺良知,在脱离生活现场和社会现场中虚张声势,成为制造不良文艺生态,生产文艺垃圾的推手,这样的批评家自然就沦为了社会风气下行的推墙派,在一路滑坡中沦为了市场的奴隶,这样的评论成果最终无法给人民群众带来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有的批评家对外来的文化侵蚀和文化渗透内容有意姑息纵容,鼓吹无立场和无原则的“自由批评”和“批评自由”,不轻易表态和亮剑,非常爱惜自己的羽毛和形象,生怕引火烧身,一味强调我们的批评要和国际接轨,心中只想着接轨、迁就和纵容,却没有把文化主体性放在首位,没有将人民需要装在心里,忘掉了中国式文艺评论应有的主体地位和人民立场,忘掉了文艺评论“为了谁、我是谁和依靠谁”的根本问题,显而易见,这样的立场和站位对国家文化安全构成了一种潜在的威胁。

  部分文艺评论还存在着深入生活和扎根人民不够的问题

  此外,当下文艺评论还存在着深入生活和扎根人民不够的问题,一些文艺评论工作者固执地认为,只要看了作品可以在书房里面一挥而就,长时间缺乏对乡村、企业和社区的深入调研和思考,致使“书斋评论”有余,而“大地评论”太少,自然,评论的显示度和穿透力就上不去,能够胸怀天下并忧国忧民的评论更是寥若晨星;当下一些文艺评论工作者还存在着为写评论而写评论的问题,评论工作的对象问题和矛盾问题不是很清晰,写给工人、农民和商人等普通人看得懂、听得懂和用得上评论比较少,作为人口大多数的工农商群众,存在着没有通俗易懂文艺评论可看的困境,文艺评论的团结作用、教育作用、鼓舞作用发挥不够。当然,一些评论家也存在着学习、开拓和提升不够的问题,多数评论家只会评论别人的作品和创作,很难自己转换角色躬身搞一次创作和实践,存在站着说话腰不疼或自说自话两张皮的问题,致使我们的评论有时候隔靴搔痒说不到点子上,有时候在乱弹琴中不是雪中送炭,而是在认真地添乱,有时候沉迷于一个人坐而论道的孤芳自赏,对于起而行道工作口惠而实不至。综上所述,唯有敢于直面和纠正当下文艺评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才能真正构建中国特色的文艺评论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从而真正坚定文化自信,用中国道路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

[ 责编:崔益明 ]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