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非遗团队走进台湾展现草原文化之美
新华社高雄10月12日电(记者许雪毅、赵博)古老的长调民歌、神奇的呼麦艺术、奔放的马头琴演奏……12日,“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专场演出在台湾高雄佛光山举行,拉开了“守望精神家园——第六届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暨“美丽中华行”大型公益交流活动的序幕。
此次交流活动由中华文化联谊会、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台湾中华翰维文化推广协会联合主办。活动以草原文化为主题,精选了工艺、歌舞等非遗项目来台展演。这也是内蒙古草原文化首度以大规模、立体化样态展现在台湾民众面前。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专场演出中的内蒙古特色表演。新华社记者陈斌摄
在“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专场演出中,长调民歌《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呼麦《马头琴颂》、民族舞蹈《安代舞》以及博克(蒙古族摔跤)等10多个节目精彩亮相,演绎出浓郁的草原风情。其中,长调民歌和呼麦获选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令很多台湾观众称赞不已。
“《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由祖籍内蒙古的台湾女诗人席慕蓉作词、大陆蒙古族歌唱家德德玛原唱,讲述了一个关于草原的故事……”主持人的介绍把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和美丽的宝岛台湾连在一起,经由三位表演者浑厚深沉的演唱,引起现场长久而热烈的掌声。
“真的非常感动!”高雄本地导游李志隆说,自己经常带台湾客人到大陆游览,有机会要去内蒙古体验草原文化。“90后”台湾女孩黄钰珊会演奏小提琴;在欣赏了马头琴齐奏《万马奔腾》后,她连声赞叹演奏家的精湛技艺,“从音乐里就可以感受到草原文化的美”。
台湾民众在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展现场参观。新华社记者陈斌摄
当天下午,“草原记忆——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展”在佛光山佛陀纪念馆同期举办,蒙古包、蒙古族服饰与头饰、金银器、刺绣、剪纸、蒙古文书法等精美展品吸引了众多台湾民众欣赏、品评。特展将持续至11月3日。
据介绍,此次交流活动还安排了“草原文化走亲”环节。内蒙古展演团队将深入高雄、台东、花莲等地,与台湾少数民族同胞互动联谊。
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法师在活动开幕前与内蒙古展演团队会面。他表示,自己来自江苏扬州,常常怀念家乡。此次迎接来自内蒙古的朋友,感到很亲切,自己到过内蒙古、住过蒙古包,“你们就像我的家人一样”。
大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田青在开幕式上表示,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大陆和台湾一直在互相学习。10多年来,大陆建立了完整的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但也面临如何吸引年轻人、如何更好传承等问题。“两岸应该一起努力,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代代传下去。”
文化台湾基金会荣誉董事长洪孟启致辞说,中华文化很伟大,包容性强,我们后世子孙应该好好珍惜这份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