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法治文艺 > 活动

始终关注百姓冷暖 努力建设气象强国

时间:2019-12-11 11:16:53 来源: 新华网 作者:高敬

  “大雾天气,能见度差,注意交通安全”“寒潮降温,请添衣保暖”……如今,人们拿起手机就能查阅天气预报。这些方便、贴心的服务背后,是我国气象事业始终关注百姓冷暖、服务国计民生的努力。

  新中国气象事业70周年座谈会9日召开,回顾了70年来我国气象事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蓬勃历程,我国正在努力建设气象强国。

  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最全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

  80多岁的陈金水,说自己是一名气象“老兵”。1965年10月,他和同事们在海拔4802米的地方建起“天下第一气象站”——西藏安多气象站。

  这是个什么地方?风吹石头跑,四季穿棉袄,氧气吃不饱。“零下27摄氏度的夜里,背上刺疼,翻身一看,被褥和床板已冻在一起。”陈金水回忆说。他和同事们一镐一镐在水泥地一样硬的冻土上,平整出标准气象观测场。这里成为全世界海拔最高的有人值守气象站,填补了世界气象史上的空白。

  气温、气压、风速、风向……一个个琐碎细致的气象数据,关系着你我的冷暖,关系着田里的收成。

  曾经,全国气象台站只有101个,难以满足生产生活需要;气象仪器设备简陋,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气象专业技术人才短缺,全国仅600多人……

  经过70年的努力,我国气象观测系统从以地面人工观测为主发展到“天—地—空”一体化综合气象观测网。目前,我国拥有地面气象观测站7万多个,全国乡镇覆盖率达到99.6%;216部雷达组成了新一代天气雷达网,组成严密的气象灾害监测网;成功发射了17颗风云系列气象卫星,7颗在轨运行,为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2500多个用户提供服务,风云二号H星成为服务“一带一路”的主力卫星。

  中国气象局局长刘雅鸣说,我国已经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最全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和先进的气象信息系统。

  气象预报能力大幅提升,让“天有可测风云”

  晚上7点31分,准时响起的《渔舟唱晚》,可能是中国人对《天气预报》节目的共同记忆。

  “天气预报直接关乎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中央气象台台长王建捷说,“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既是党和国家的要求、人民的期待,也是一代代气象工作者的不懈追求。

  辽阔南海拥有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线,但变幻莫测的天气给往来船只带来严重威胁。

  “随着三沙气象海洋广播电台的开通,途经南海的船只都能收到我们的天气预报和预警。”来自海南省三沙市气象局的孙立说。今年7月11日,通过精准预报,一艘载有32人的南海遇险渔船实现了零伤亡脱险。

  人们常说,天有不测风云。70年气象事业的发展,正逐步使变幻的风云可预测可预报。

  从手工绘制天气图发展到自主创新数值天气预报,从站点预报发展到精细化智能网格预报,从传统单一天气预报发展到面向多领域的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气象预报预测的准确性、提前量、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

  目前,全国暴雨预警准确率达到88%,强对流预警时间提前至38分钟,可提前3至4天对台风路径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气象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今年入秋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持续干旱。就在前几天,江西、安徽等省抓住有利天气条件,组织实施飞机人工增雨联合作业,淅淅沥沥的雨水给当地“解渴”。

  1958年,干旱在吉林大地蔓延,一架飞机冲入云霄,我国首次开展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几十年过去,我国已建立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现代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体系,人工增雨(雪)覆盖500万平方公里,防雹保护达50多万平方公里。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公众对气象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气象服务领域也不断拓宽。

  刘雅鸣说,气象部门努力做到重大灾害性天气不漏报,为防灾减灾避灾赢得先机。为把灾害预警信息及时传递给群众,我国建成多部门共享共用的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预警信息可在10分钟内覆盖86%的公众,有效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问题,发挥了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

  气象部门着力建设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为农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在河南荥阳,气象局利用预警大喇叭、电子显示屏、手机短信等渠道及时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发布预报预警信息和灾害防御提示,助力当地支柱产业河阴石榴提品质、增产量。在宁夏固原,当地气象部门制定马铃薯气象服务方案,及时向马铃薯生产基地等发布预报预警信息。

  此外,气象部门还积极参与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气候可行性论证、大气污染防治保障等,开展三江源、祁连山等重点生态功能区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监测评估,完成了国家和区域气候变化评估,组织了四次全国风能资源普查等,成为美丽中国的参与者、守护者、贡献者。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 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