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当代文艺 > 交流

一部《长生殿》,千古长恨歌

时间:2024-07-22 10:34:09 来源: 海南日报 作者:吴 辰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的一首《长恨歌》千古传诵,一段开元天宝遗事,其大旨虽不乏讽喻之意,读来却是缠绵悱恻,这正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之后,历朝历代多有人以唐皇贵妃之事入诗、入文、入戏,远有白居易同代人陈鸿的《长恨传》、近则有元代著名剧作家白朴的《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及至清代康熙年间,又有《天宝曲史》名世,钟情于这段旧事的作家可谓众矣。

一部《长生殿》,千古长恨歌

  《长生殿》剧照。

一部《长生殿》,千古长恨歌

  《长生殿》书影。

一部《长生殿》,千古长恨歌

  《绘像全图长生殿》。

一部《长生殿》,千古长恨歌

洪昇

  因此,如果有作家再想去书写这一题材,首先便需要极大的勇气,一则“老故事”怎样才能翻出新意来,这对剧作家的才情和笔力都是一种考验。而清代剧作家洪昇却从容不迫,同是一段旧情,洪昇却扬自家之所长,避前人之所短,以白居易的一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铺衍出了一部传奇《长生殿》,不仅轰动一时,至今依旧方兴未艾。今年7月2日,是洪昇去世320周年纪念日,人们用他的作品《长生殿》来纪念他,继续着他们的传奇。

  A

  以情为主的传奇

  用“心高气傲”来形容洪昇在写作《长生殿》时的状态一点都不夸张,在《长生殿》的自序中,洪昇一一历数古来有关这段故事的文学作品,并加以批点:“余览白乐天《长恨歌》及元人《秋雨梧桐》剧,辄作数日恶。南曲《惊鸿》一记,未免涉秽。从来传奇家非言情之文,不能擅场;而近乃子虚乌有,动写情词赠答,数见不鲜,兼乖典则。”其他数家也便罢了,敢对白氏诗作不屑一顾的,洪昇也真称得上是“千古一人”了。

  但是,洪昇有这个实力,在他的《长生殿》中,“史家秽语,概削不书”,仅专写一段“至情”,见者落泪,闻者沾巾。在《长生殿》中,洪昇对那些市井中的流言蜚语只字不谈,却称“天宝明皇,玉环妃子,宿缘正当”,在人间之外也另开出月宫广寒,差鸿都客引会,使织女星盟证,在虚虚实实、人间天上的场景切换中将一段“霓裳遗事,流播词场”。

  洪昇写《长生殿》重在写“情”,情能“感金石,回天地,昭白日,垂青史”,其主旨便是“借太真外传谱新词,情而已”。洪昇重情,这才将那些“涉秽”之事删削干净;洪昇重情,这才将白居易诗中简单的一句钗合情缘展开成一部长剧;洪昇重情,这才使《长生殿》劈头一句便是“今古情场,问谁个真心到底?但果有精诚不散,终成连理”。而世人亦重情,《长生殿》一出,“一时朱门绮席,酒社歌楼,非此曲不奏”,甚至百年之后,仍是“歌场舞榭,流播如新”。

  当然,《长生殿》中也并不是一味地写爱情,国计民生,其实洪昇从来不曾忽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洪昇也将《过华清宫》中的这句诗加以发挥,在剧中安插了“进果”的故事,写使臣的谄媚、写驿子的无奈、写被踏死的算命先生,一句“一骑红尘妃子笑”被演绎出大段故事,可见洪昇之情,不仅仅是寄于宫闱,也寄予天下苍生。

  B

  一世人一出剧

  《长生殿》一经问世便轰动一时,可是洪昇却因此剧的上演葬送了政治前途,不仅如此,还连累了听戏的一众人,时人因此叹曰:“可怜一夜《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

  洪昇写《长生殿》可谓是呕心沥血,仅就一个题目,便更改了三次,先是《沉香亭》,再是《舞霓裳》,最后才落在《长生殿》上。写成之后,洪昇自是引以为傲,不仅坊间梨园子弟争相上演,洪昇本人也会请伶人至家中上演此剧。康熙二十八年八月,洪昇请京中名士于府内共赏《长生殿》,却不料时逢宫内佟皇后病逝,适此国丧,按照当时的规矩是不能进行娱乐活动的,有人便参奏洪昇,称其“大不敬”。这之后,凡当天在洪昇处欣赏《长生殿》的名流文士们皆遭贬黜,作为始作俑者,洪昇本人也一度被捕入狱,后来更是被革去了国学生的身份,布衣终老。

  以一出戏剧影响了一生,洪昇所付出的代价不可谓不大。洪昇虽是一生疏狂,然而这样的打击对他来说也的确太过沉重且莫名其妙。遭受打击之后,洪昇四处浪游,放浪形骸,每至一处,引来文人名士筹资排演《长生殿》,并邀请洪昇前往观看。若说排场最大的一次,莫过于在江宁织造府上的一场了。所谓江宁织造,便是大名鼎鼎的曹寅。曹寅为洪昇安排了三天的大戏,将五十出戏码足足地演完,洪昇也看得酣畅淋漓,仿佛平生不得已之事皆可悉数忘尽。

  在欣赏完这场大戏之后,洪昇心满意足,乘船返回家乡钱塘,途中失足落水,不幸离世。洪昇的一生与《长生殿》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成名于《长生殿》,失意于《长生殿》,最后就连死也与《长生殿》紧密相连,他的一生本就是一部传奇。

  C

  传世不衰的戏曲经典

  《长生殿》历久不衰,自洪昇去世后,历经三百年,数不清多少剧班优伶演出过这出剧目,一路流传至今。也许是《长生殿》的五十出戏实在是太长,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全本《长生殿》一度销声匿迹,其中故事也多是以折子戏的形式呈现。直到2007年,上海昆剧团重新整理编排《长生殿》,才让这一经典名剧重现于世。在这个节奏越来越快的世界里,长达十数个小时的长剧既是对人们耐心的一个考验,也是对人们精神的一次洗礼,在亦真亦幻的《长生殿》里,人们需要慢下来、静下来欣赏,让这段故事与自己的生命产生共鸣,在七月七日的朗朗明月中感悟人生、感悟真情和真爱。

  洪昇平日多以柳永自居,清代有人凭吊洪昇时写道“江南儿女应传语,分取钗钿吊七郎”,其中以柳永比洪昇,又暗含《长生殿》中钗钿情缘的故事。今天,不仅是在江南,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长生殿》的影响力都在不断扩大。如果洪昇能够穿越到当下,想必也将会愉快且欣慰吧。

[ 责编:崔益明 ]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 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