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当代文艺 > 交流

曹文轩:阅读与成长

时间:2022-04-27 09:49:39 来源: 新华网 作者:曹文轩

  青少年的成长,是一个充满神秘感的过程。身体在不断变化,心理也在不断变化,到了某个时期,他们的情绪会显得混乱无序、喜怒无常,甚至会伴随着程度不同的抛弃感、恐怖感。

  成长是一个充满了痛苦的过程。本是一片没有太大动静的心田,忽然在一场春雨之后,变得生机盎然。它像一匹没有管束的野马,踏着脆嫩的心野,要走向开阔,走向阳光,走向诗意。有无数的阻隔与羁绊,它会在冲决中碰得头破血流。但,没有任何力量能够真正地阻止它的前行。多疑、自尊、嫉妒、孤独……他们的心理被各种情绪轮番袭击,人往往变得有点怪僻,让人不太容易琢磨,甚至让人无法靠近。这个时期,他们很容易将自己孤立起来,并在心中树立对立面。同伴、父母、老师,随时都可能成为他们戒备、愤怒甚至仇恨的对象。他们有一种弱势感,因此,一方面拼命保护自己,一方面做出有点夸张的反抗。

  这是人生中最热衷于憧憬的一个阶段。他们喜爱摆出一副远眺的姿态。他们有一个朦胧的前方,他们会有一种为之心动的豪迈感、悲壮感。他们将前方想象成各种各样的样子,并且都充满了诗情画意。肉体在成长,灵魂在成长。

  但烦恼也产生了。这些烦恼除了来自于成长个体的身体变化与心理变化外,显然还来自于此时世界向他们所展示的形象,无法与他们幼年时成年人向他们叙述和描写的世界形象吻合。暴力、阴谋、人性的种种丑恶、 曾经被刻意遮蔽的社会阴暗面,开始越来越多并越来越 尖锐地呈现在了他们的面前。各种关于世界、关于存在、关于人生、关于生活的观点也多了起来——越来越多, 像一团被突然吹开的鹅毛飘满在空中。他们有点眼花缭 乱了,而最令他们感到头痛的是,这些观点往往是互为 对立、互不相让的。从前,他们只接受了一些单纯的观点, 并且这些观点是一致的。选择的苦恼便产生了。

  对于处于这种境况的青少年来说,阅读可能是调整 他们的心理、帮助他们健康成长的最重要的途径,最重 要的功课。要将若干阅读的意义告知他们——

壮大经验。

天下事多得不计其数,人不可能件件躬身力行。然而书给我们呈现了不同时空里的不同经验。 你只需坐在家中,或案前,或榻上,或瓜棚豆架之下, 便可以走出你可怜的生活圈子,而走入一个无边的世界。 读书渐久,经验渐丰,你会一日一日地发现,读书使你 变得心灵充实。

创造经验。

这世界上的许多写书人,不仅仅是将自己所有的特别经验复述于人,还在于他们常仰望星空, 利用自己的幻造能力,在企图创造知识,以引发新的经 验。这些知识引导你进行新的实践。这些知识预设于脑, 使你在面对从前司空见惯的事情时忽然发现了新意。知 识使你的经验屡屡增加,并使你的经验获得了深度。

修身养性。

人之初,性本就浮躁。落草而生,渐入世俗,于滚滚不息、尘土飞扬的人流中,人几乎很难驻足稍作休息,更难脱洪流而出,静处一隅,凝思独想。时至今日, 商业浪潮漫无节制,网络信息铺天盖地,现代情绪漫延 滋长,人虽日益感到孤独,却又在众人吵嚷中心神不定, 陷入了更大的浮躁。正是阅读,可助你一臂之力,息心 养性,挽你出狂浪浊流。且不说书的内容会教我们如何 静心,就阅读这一形式本身,就能使我们在喧哗与骚动 之中步入静态。在这里,

熏陶气质。

读书人与不读书人就是不一样,这从气质上便可看出。这气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养成的。有些人,就造物主创造了他们这些毛坯而言,是毫无魅力的,甚至是丑的。然而,读书生涯居然使他们获得了新生。依然还是从前的身材与面孔,却有了一种 比身材、比面孔贵重得多的叫“气质”的东西。

  但是,我这里要强调的是:有了阅读,并非就有了 一切。从长知识、增智慧、养精神诸方面讲,不是单纯 的读书就能达到完满境界的。就读书本身而言,还要有所讲究。有这些讲究,才能有助于将书读好。

  如何将书读好,这是一个大的问题。在全球网络化 时代的今天,信息的获取变得如此地轻松便捷,但大量 的信息垃圾也早已是堆积如山。

选择,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当我们走进一座座现代化的图书馆,走进一座座迷宫般的书城,见到那满坑满谷的书籍时,既有对知识浩 瀚无涯的感叹,又有对知识重压身心的不安,甚至是恐惧。 但我们很少想到,这些书对于我们而言,是否都有价值?究竟值不值得我们花费时间与热情去青睐它们?

  英国作家毛姆有言道:坏书读得再少也不为少,好书读得再多也不为多。坏书——是愚钝智慧的道德上的毒药。哲学家叔本华有句话也很值得我们记住 :不读坏书,是读好书的一个条件。

  但作为一般的读书者,我们并不具备这种判断良莠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以为,唯一聪明的办法就 是读名篇。

  一篇作品被我们称之为名篇,前提是它已经受住了漫长时间的考验。它已在时间的风雨中被反复剥蚀过而 最终未能泯灭它的亮光。它不光是被几个智者说好,而且是被一个庞大的群体所认同。年复一年地阅读,年复 一年地挑剔,又年复一年地吮吸,不管怎么样,它没有因时过境迁而衰化、而改变颜色。它一如从前那样饱满, 那样富有人情,那样闪烁光泽。时间的流逝,甚至使它 比从前更显博大精深。它在不停地增值。

  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读者而言,此时的阅读应是更 为讲究的。如果没有选择,随意地滥读或是因受宣传的蛊惑而进行媚俗性阅读,将会养成一种低下的阅读趣味和阅读习惯。一旦定型,日后纠正都难纠正过来了。更 糟糕的是,日后即使再面对名篇时,已变得俗气的目光,也会将名篇看俗了。

  “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不免为下。” 只有读名篇,读上乘之作,我们才有可能接触到最高的精神境界,也才有可能抵达最佳的审美境界。(作者:曹文轩 摘自《阅读与成才》杂志2022年第1期)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 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