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当代文艺 > 交流

《汉字构形的理据》

发布时间:2021-12-01 11:03:28 来源: 法治文艺委 作者:江山宜人
      近百年来,经过中国人民对汉语言文字的系列性革新,终于形成了包括2237个简化汉字(含单体字480个)在内的当代通用楷体汉字体系。这一体系,避开了甲骨文结体松散而不成范型的原生缺陷; 又不似大小篆字那么细长圆折、间架复杂而搭配多变;也不似行草的狂放任性而识别度低; 尤为可贵的是: 它保持着甲骨文之民族特色:单体成文、以象形与会意字为主体、有表意兼表音之双重功能;它又融铸了篆字构形方正,隶体端庄遒劲的优势, 体现着楷书之运笔明快简洁、流畅娟美而个性多姿的艺术风韵;它还借鉴了印刷体之高度规范严谨,加上全套标点符号及左起横排的版式革新,达到了汉字有史以来的最佳境界,适于汉语文本之产业化/电子化/数据化的批量录入与复制。这一汉字序列的功能十分强大:它携带着当代中国社会的丰厚信息,承载着中国大众文化水平大幅提升的丰硕成果,适应了社会信息快速流通的时代需要; 特别有利于现代科技学术知识的社会普及, 且无碍于任何古老金石简帛文献的原样复制或翻译传承, 它映射着中国人民革新奋进的精神风貌, 体现出中国人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 故精熟使用当代通用汉字,已成为全社会的普遍风尚, 且泽及海外,成为联合国用语之-; 这是中国人光明正大、充满自豪感的盛事, 
   世纪之交,中国社会掀起了复兴中华文化的热潮,随即产生了阅读古文的社会需要,于是"用简识繁"的呼声便应运而起,。用简,是时代的普遍风尚,谁也遏阻不了:识繁,是新生的特定需要, 是合理要求, 但社会牵动面广, 必须透过考古/翻译/出版/教育等众多渠道来合力解决, 自然应引起重视。但它也唤醒了沉潜已久的繁简之争, 于是有人趁机提出了"重新审视汉字简化"的严肃问题。 
    据2009·3·3《中国新闻网》载,有人(全国政协委员潘庆林)公开建议:"全国用10年时间,分批废除简体汉字,恢复使用繁体字。原因有三: 1、上世纪50年代简化汉字时太粗糙,违背了汉字的艺术和科学性。比如爱字,繁体字里有个“心”,简化后,造成“无心之爱”;  2、以前说繁体字太繁琐,难学难写,不利于传播,但是现在很多人都是用计算机输入,再繁琐的字打起来也一样,所以这个问题已经渐渐不存在了;3、恢复使用繁体字有利于两岸统一。现在台湾依然用繁体字,并称其为“正体字”,深有意味,还要为“正体字”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给祖国大陆方面造成了压力"云云——这一套显然荒谬的"废简复繁"论,混淆了"用简"与"废简"的原则界别, 借"识繁"为"复繁"打掩护,冲击着健康用字的社会文化心态,生生制造了许多新冒出来的文化困惑, 应予澄清。
    第一、不容诋毁文字改革程及其显著成就
   (一)中国近现代文字改革,启动于新文化运动的大浪中,当时以制定"注音字母"和倡导白话文为重心,其初心就是为了服务于现代, 它是中华民族的一项百年文化建设工程,是几代先进知识分子的心血结晶。
   (二)共和国建国初,国家即推行以"注音字母"为武器的扫盲教学,下功夫普及白话文教育,迅速提升了社会文化水平。五十年代末,国家即以此先期成果为依托,一体公布推行《汉字简化方案(含拼音方案) 》, 从而进入了推广拼音、推广简化字、推广普通话的新阶段,并从规范字音、规范笔形、整合部首、整合字体、优化标点符号、优化汉字版式等方面综合发力,使文化生态耳目一新,无意间也为日后的汉字编码与计算机录入预制了规范性条件。这是世界公认的光荣成绩。现在却有人把汉字简化工程仅仅归结为“笔画繁简”的对立,不知用意何在?
   (三)同时,台湾方面仍然使用注音字母,致力于把国语——相当于普通话,即原来意义上的雅言、官话的语音体系推广到台湾全社会, 取得了出奇的成效,成为今天台湾人依然认同中华文化的精神要素,为“台独”分子所忌恨。其间,跑到台湾去的老一代知识精英胡适、王云五那批人,加上以陈立夫为代表的原大陆人士,起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所谓"正体",从来都是历代当政认可的"法定字体",是与时俱变的。至若台湾之所以"依然写正体", 不过是蒋氏在沿续清政府认定的旧有字体罢了, 那是对新文化运动的逆行、是用来装点其“正统”外衣的。君不见而今的台岛,已普遍接受“台湾”的新字形了;连“孙逸仙”的“仙”字都不再写成旧有的"迁"(改成立人旁)字了,也已开始接受新式标点符号、推行左起横排的革新版式了。那么,在汉字使用上,究竟该以谁"统一"谁,这还用问吗?在我们这片蓝天下生活的人居然感到了“不写正字的压力”,只能证明其本质上自外于两岸民情民心的走向而已。
    第二,澄清"简/"字的不同内涵认清简字的历史地
    在几千年汉字史上,同一个字,出现过几十上百种不同写法, 其笔划自然会有繁有简;可分别称之为“繁笔字”和“简笔字”; “简笔字”和“繁笔字”还有另一种区分方法:有以6画或8画为"繁简笔"划分标准者。据统计,《中华大字典》收入6画以下的简笔字1200个。《康熙字典》收有八画以下的"简笔字"2000个以上. 简笔字占6000个通用字的1/3。当代的第一批"简化字"才350个,第二批仅仅132个,外加14个偏旁简化字, 统共不到500个,都是从旧有的通俗体“简笔字”中收编而来,只有“东车专书飞头戋韦”等七、八个, 也是从古代早有的行草字中"楷化"而来; 其数不及通用汉字6000个的1/12;至于第三批简化的"偏旁类推字1753个, 只需"类推",不仅没有增加读写困难,倒是大大促进了文化普及。这就告诉我们:即使你真的"废"了这500个单体简化字,也无法改变上万汉字之总体阵容。
   可见,“繁体字”只是指相对应的那批旧体字形,不能把这种“繁体字”混淆为一般通用的“繁笔字”; 而有些"废简复繁"论者,搞混了两种繁简概念,见“简”就反、见“繁”就用, 从而制造了不少新的用字混乱。
    以简代繁, 便于书写和交流,是文字变迁的内在动力。
    据统计,秦始皇推行"书同文"之前,各地通行的异体字有50多种,仅秦人认可的就有大篆、小篆、缪书、募篆、刻符、殳书、署书等八类,适用于不同场合;而朝廷则力推"隶书"。隶书者,奴隶人(贱民) 通用之书体也.当年,它比"俗字"还"低贱";其优势是易书写/易识别/易流通, 适应了秦帝国大一统事业的需要。比起先秦贵族钟爱的"篆字"来,它是真正的“简体字”!秦皇便赋予它高度权威性,提升为“秦代正体字”。李斯所书之《秦刻石》,端庄美观,长宽比合乎"黄金分割"律,开辟出书法美的新天地,难怪能迅速在全国普及开来,各种反秦势力也无从抵制。
隋唐结束了六朝贵族对文坛的长期垄断,庶民文化兴起,纸抄本和楷书体成为时代宠儿。新的社会文化生态决定了国家文字政策,清理“经籍文本”成为时代任务。唐太宗贞观年间,便委任学者颜元孙(大书法家颜真卿的伯父)主持“刋正经籍”。他创“三体”之说,推出了《干禄字书》(进入官场应知应会的字体),将当时社会流行的汉字字体划分为“俗体、通体、正体”三类。他主张使用“正体”,认为学术经典、政府公文、应试考卷最好用“正体”,以维护权威,防止歧义;同时包容社会通用字,也不排斥民间俗字。可见其很通脱,这透现了大唐的包容气象。他在《干禄字书序》中说:自从秦汉隶变之后,字形失真(指不真的“象形”了),“若总据《说文》,便下笔多碍,当去泰去甚。”连《说文》他也认为不可死守。特殊的是,他还从“三体”中的提取出上百个"简笔字"来, 承认其合法流通的资格,无意间为后世的“文字简化”树立了可贵的标竿。
    第三,"废简复繁"论者究竟想"废"什么、能""什么 
     要知道:近500个单体简化字中,下述三类旧字形是绝对不容“复”的;而三类新字形更是绝对"废"不了的:
   (一)当年,凡明显侮辱妇女的旧字形大多被整理掉了:“偷、懒、惰、侮、淫”这些“不好的字眼儿”,原通行字中都有"女"字旁的造形, 是典型的旧字形,被明确报废了。新字形承载着新时代的信息, 你也反对?
   (二)当年,凡侮辱少数民族的旧字形也被整理掉了:徭僮佬这类族名,以前全都是用“反犬”旁的。只不知有“复繁”癖者准备用何等罪名,加之于这类简化新字才能把它“废了”? 你“复”了旧字形之后,还能通行于现代吗?
   (三)许多地名中的生冷僻字,都在简化过程中被明令停止使用了,陕西、江西、四川、新疆被停用的地名冷僻字最多;高喊“复繁”者,是否准备“抢救”它们?当地老百姓是否欢迎?全国老百姓能否答应?
   (四)本来历史上就有的楷书简笔字,如“个双从众来”,过去一直被官家称为"通字"“俗字”“别字”“市井字”,但在历代文士的社会交往中,在历代书法名家的碑帖上,在历代民间出版物中,比比皆是.虽说受歧视, 但从未被取缔过;简化过程中又已收编其加入“当代通用正体字”系列了。那些死守旧字形的君子们,不肯认可这类简字,发狠心在10年内"废了它"!只能证明他们自外于古今大众, 自别于历代书法名家而已;其一旦得势,其文化政策,将比历代独裁者还过分!
    (五) 原有不少简笔独体象形字,后来繁化成了合体形声字,如"云"之变成"有雨之云","个"字演化出竹固,又演变出了人固字,"(胡)须"繁化成“鬏头须”......;简化时,让它们一一“返祖”了. 这类字形你想“废”,废得了么?
    (六) 汉字至少有六千年文字史,历代异体字、古今字、行业特形用字、地方特形用字,讹变转正用字,五花八门, 不计其数; 而且,不同造字构形理念,不同历史文化生态,都会从不同字形上映象出来, 携带着不一样的历史文化信息。上古,“医”是从巫的,“瓶”是从缶的、"碗"是从木的,"杯"是从皿的;中古,"炮"是石包组合的,"矿"有金广组合,"帆"为马风组合,简化时,各色异体字都被整合规范了;这为当今的电子录入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只不知"复繁"论者到底要"复"哪个"繁"才会称心如意?社会上有些人囫囵地接受"废简复繁"论的鼓噪,认为"简"可废而"繁"能复,成了别人的应声虫,可叹。
    当然,简化字也不是僵死不变,不可触动的。上世纪,受"汉语拼音化"风潮影响,在"重音不重形、形变音不变"的前提下,违背"汉字要精准表义"的原则,出了一批"同音归并字",让"油头粉面"与"面粉"之"面"同一;让"山后(後)"与"皇后"之"后"同一,让"奸(三女重迭)淫"与"奸滑"之奸同一、且都归于"女"旁。如此之类,是应予微调的。
    第四,割断吗?割断最能暴露论者的无知
    简化字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根据和广泛的古今群众基础,含有丰厚的科技文化意蕴,只是某些字被认为缺乏先秦经典的版本依据罢了。
     (一) 秦代隶书是对先秦篆字的根本性简化。孔子家乡曲阜的那个“阜”字,意为“孔意为“土丘”。远古的“阜(土丘)”之所在,大都是炎黄子孙祖祖辈辈的家园,所以好多姓氏字都留有“阜”的标志,如阮、陈、陆等姓氏。这些字在大篆里,本来是应该写作阜元、阜东、阜坴”之组合字形的。还有三代的诸侯、卿大夫们,都拥有大大小小的采邑,那个“邑”可是“城”的前世与后身,对于家族是很重要的。上古“邑”的主人繁衍了大群大群的子孙,子孙们的姓氏字也就含了“邑”的构件,如邓、都、郑之类,金文都写成登邑、奠邑、者邑的组合字样了。这些字的历史文化含量都极其丰富,是万万淡忘不得的。用一个怪怪的“耳朵”符号代替“阜、邑”两个独立的汉字做部首,这个简化手法,在汉字变迁史上恐怕是很独特的了!但是,说来也怪,这些姓氏的子孙们,似乎没有一个提抗议的。难道他们都没文化吗?都不想保住传统吗?原字竟“繁”得连复繁派也不曾想见过的“繁”!” 
     (二)唐人简笔字与当今的简化字气脉相通。初唐的《干禄字书》列出了正、通、俗三体中笔划最简明的那一个。这里列出与今简化字完全相同的唐代简笔字:
    1,唐代“正体”中的简笔字,成了今简化字的典型。如:聪凶邦栖杯万才礼洒祢烟弦迹泛板秆灾欣瓮企凋妒夭妖袄宵肴牢昵坐瓦愧衿。
    2,唐代“通体”中的简笔字,构成了今简化字的骨干队伍:蒙筒兹丝猪殳啚(图)泥溪采埋崖灰回屯因猿原鼋怜休凌粗途堤携呵瓜挂、床羌笋准嫂吊丑赖頋勾句臼韭后苟扣兑卒継状壮虱属匹卒籴拔狭楫席袋竖溪断嘿侃乱卑蚩狸蕃看怜笋准散兆皂象寐器妒况恙臭岳朴席克劫帖狄。 
    3,唐代“俗体”中的简笔字,是今简化字的必备成员:虫种与断扛秘吊粜效蒜秤肃。
    唐代"三体"中另有大量简笔字,同样富有文史理据, 但今简化字却未收编它。比如:俻(备)、埸(场)、强(强)、荘(庄)、隠(隐)、覧(览),蝅(蚕),堇(槿),并(并) ;再如:辞用受辛组合, 局为尸句组合; "衙"用广牙组合,都更加符合形声字构形要求。貌用“皃”而弃貌,因为“豸”旁是用在豺豹身上的,人之“貌”怎能具“豸”?这一切,都证明唐人比今人还善于用"简"。
   (三)又有一本书叫《宋元以来俗字谱》,是简化字的大本营, 今之单体简化字,几乎全是直接从它“收编”而来,这里就不一一详列了。
    结论:我们至少可以这样说:秦人早就明确了汉字变简的基本方向和路径;唐宋人早已为当今的简化字准备了"库存",提供了智能启迪。今天的简化工程,绝对没有"割断历史"
    笫四、严斥简化字"违背了字的艺术和科的谬说,"无雨之云""无心之爱"只是秦人的假借字
    要想有效抵制这股“废简复繁”的歪风,还得让社会弄明白简化字的构形理据,这就须从普及文字训诂之学术知识入手,击破其“违背了汉字的艺术和科学性”的妖魔化丑诋,此论最具迷惑性——这里不妨先举两三个典型字例,亮一亮笔者的观点与思路:
    1."无"字:你说“无”是该“废”的简化字,而“無” 才是该恢复应用的"正体”字.《说文》告诉你:在“表有无义”时,先秦经典只有“无、亡、毋”的字形,根本没有“無”的写法!凡以“無”为构件的汉字(如芜、庑、舞),均有“繁芜”义,它们符合形声字“音近义通”的规律;却根本没有“有无”义。“無”的假借为有无之“无”,是秦人的错,后人只是将错就错而已。难怪唐人颜元孙说:“自改篆行隶,渐失本真。” 
    2.“云”字。在甲骨文中,这个“云”字,是个典型的象形字,象白云、祥云、彩云的云朵之形。此构形,不仅科学,而且美:观世音/孙悟空驾的云,天安门华表上的云,北京奥运会火炬上的云,皆由此造形而来。有人攻击它是“无雨之云”,非得要黑云压城才“科学”,这岂止是在反简化,实际是在骂祖宗!
    篆字时代,这个“云”字被孔老夫子挪着“子曰诗云”去了,故人们只能另造新字,于是孳生了繁化的形声字“雲”。历史上。凡这般从单体象形字演化而来的复合形声字,其“声”旁都兼有表“义”的功能,而且是表其原始本义。这是它们的优势。是故,现行简化字便让其“返祖”了。这可要让“复繁”派尴尬了:求了古就复不了繁,复了繁又不可能是真古,如何是好?
    3.“爱”字。有人说:“简化了的‘爱’字是无心之爱。”这一指责一时蒙住了好些人:“爱”怎么能无“心”呢?
   其实,此言在境外华人中(比如新加坡)早已经流行多年了,原只当茶余饭后过过嘴瘾而己,没人认真的。这次不同了,有代表拾人牙慧,在正经场合一本正经地播扬了一通。只不知此人到底还知不知道这繁体的“爱”字与简化的“爱”字区别究竟何在。
    繁体的“愛”字,按《说文》的说法,是“从受省,从心,从夊(音吹)”构成的。“受”在古文中兼具“受授”二义,是双向交流;"心"下紧缀着个“夊"字,《说文》说:" 夊,音吹,行也。处/夔/复/夏从之。" 看来,当双方“受授”时,要问此“心”如何,还得“走”着瞧呢 。这是真爱么? 
    简化的“爱”字,上部依然“从受省”,仍是双向交流;下面改为“友”字,古文中,“友”是两手相牵的象形字。双方受授而牵手,18岁的小哥哥与小妹儿,都懂得其中有丰富的爱意。孔子说过:“同门为朋,同志为友。” 作为同志的“友”,还非得外加一个想“走”的“心”,才算真诚吗?而今有人结婚之前,就先办了财产登记证,大概就是这种“有心之爱”吧? 
   从根子上说,先秦篆字表“恩爱”义时,原是写成“恩㤅(ai)”的。古书有“㤅恶(ai wu)相攻而吉凶生”之说,有“同道者相㤅,同艺者相嫉”之言。明人《字孪》解释说:“旡(ji)者既也,既者尽也;‘旡心’之爱,尽其心也。”可见,“㤅”才是正牌的古“爱”字!
    原来,先秦时,繁体“愛”原本不表“亲爱”义。《诗经》中有“(女)愛而不见,(男)搔首踟蹰”句,意为女子躲猫猫去了,男子见不着恋人,急得抓耳搔腮。繁体的“愛”,被秦始皇错误地借来表“亲爱”义,以致后人反而把“㤅”字忘了。
    再说,古人讲的“爱(㤅)”,多半是指“小心眼儿”。孔子批评他的学生想撤去祭礼中的羊时,生气地说“尔爱其羊,我重其礼!”齐宣王让人莫杀牛而去杀羊,孟子说老百姓都嘲笑他身为国王,竟吝惜一头牛价:“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这让宣王听了浑身不自在。试问:倘若怀里总揣个“小心眼儿”不放,你能“爱”得舒坦么?
    说到底,简体字的所有构件,全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全可以抖出一大堆老祖母的故事来,简化字也不是任意为之的。有人指控它“粗糙”“没文化”,结果只能丢了自家的脸。
    第六、 符号化问题:古人比今人做得更大胆。
    说简化字“不象话”的,还有一个“符号化”的问题。有人指责:一个符号化的“又”字,同时出现在“鸡、难、叹、汉、双、轰”之中,代替了原来许多完全不同的组字构件,是“不文化”的表现,字形都没法解释了。此论也应予以痛击。
    (一)文字构形的优化是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反映与内在要求。汉字形音义都在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一步步地优化着,从甲骨文到大篆经隶楷一直走到今天,总的倾向是趋于简明、趋于统一、趋于规范,这是合乎“工具优化”的一般进程的。文字本来就是符号!古人无论是造字时、还是用字时,符号意识都很强。中国人从《易经》起,就特别擅长于符象表达。不搞符号,“人”字怎么写?“国”字怎么写?一个字到底有无“文化信息含量”,不在笔划多寡,部件多少,与繁简没有必然联系;要说有些联系的话,那倒是:越简越抽象,含义越丰富。“一”字“人”字很简,而其意义之丰厚,却是可以说上三天三夜的。它的底线是服务于当代教育,有利就行,不必拘守过往的某种特定解说。
    繁字构件多,但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永远有用的。时代不同了,该丢掉的信息就得丢掉。繁体"糞"的田字构件被省略了,因为"粪"不是非得在"田"里才成为粪的;繁体"奮"中的大佳,是一种猛禽,猛禽在田,以示奋飞;今之"奋",如若理解为"田径场上奔跑之人"的会意字,又有何不可?《说文》不是把方的"日"字说成是圆的太阳之"象形"了么?我们也可以如法炮制呀!
"    (二)将汉字部件符号化历来不是个别现象。你瞧:古人把“手、草、走”这些“象形”字变形得一点没了“手、草、走”的模样儿。要不是有人专门提醒,你哪能知道“一点是注,两点是冰,三点是水、四点是火”?可同样的四点又未必是“火”:繁体的"寫、點、熊",与“火”有什么关系?把“燕、馬、魚”全放在“四点火”上烤,太残忍了吧?若是五十年代的简化专家们也弄这一套“符号法”,把“食、金、鸟”等偏旁都搞成撇捺勾形的符号,你答应么? 
    你说,一个“又”字,同时出现在“鸡、双、轰”之中,代替了原来许多完全不同的组字构件,就是“不文化”的表现。 不对!因为它们没有改变相应汉字的音/义,没有损害各字构形的区别度。是的,"又"代替了奚/灌(去水旁)等不同部首,但"鸡"改了,溪并没有改;"欢"改了,灌、鹳并没有改----这就预先防止了字形混乱;偏旁类推是有原则的,不允许任意简化。
    要说“字形都没法解释了”,这只能证明你墨守旧说、不知变通而己。当年的《说文》作者许慎,就是从现实的东汉文化生态出发,遵循他自己定的“六书”原则,引据两三千年前的甲骨/金文时,常用“返祖释读法”和“从某省”的公式,来解说天差地别的当代隶书(八分书)的字形。你却连与“繁体字”紧密对应的“简化字”都解释不了,怪谁?
    醒醒吧,“废简复繁”论者,你们手中并没有真正有价值的武器!忽悠人是不会长久的,何况连自身也忽悠呢!今天,为了弄明白文字构件的符号义,对简体字的字形做出合理的解释,以利初学,既需要字源学的理论修养,更需要用今天的语言、从今人的生活中取象,这样认读效果会更好。就怕你不知变通,株守一隅,反而去埋怨别人。
    第六,警惕废简复繁论者的桃代李僵,嫁祸于人
    上世纪,国家要求全社会健康使用汉语言文字,故精熟当代通用汉字,迅速成为全社会的普遍风尚. 而今,在丑诋简化字的风气下,有些既不真的“识繁”,又不肯老实“用简”的冒牌文人们,故意拿会写“繁笔字”和多用“文言字眼”来充雅,制造"不写繁笔字就没有文化素养"的消极心态,冲击着上世纪业已形成的健康用简的良好文风/学风,闹得错谬百出,遗患八方。
    典型如"北大百年校庆"时,特制了一百张限额专发的《百年书签》,印刷精美,成为海内外校友争购的“珍藏品”。谁知里面竟然错字连篇,如桃李芬芳错成"桃李纷芳";直挂云帆济沧海错成"济苍海";坐拥书城错成"座拥书城"。有些挂着专家/学者头衔的人见了,不去纠正其书写上的低级谬误,反把这说成是简化字的“罪过”, 抨击“汉字简化以后,中华文化被拦腰砍断了。”并由此下断语"中华文化后继无人也!"公然明目张胆地混淆是非,转嫁祸害!他们用自己的浅薄无良知,嘲弄我们的民族智慧,向民族心理投放了一种怀疑论的病毒,似乎咱们的从事简化工程的先人们,是一批不负责任的笨伯,搞的文化事业都“没文化”“不科学”“不美观”“截断了传统”。这种心态一旦形成,势必对民族文化建设事业构成无端的伤害
    "复繁"论是对当代通用汉字的现代精神的阉割,其所“复”必将脱离现代通用汉字轨道,其所“废”不足以动摇通用汉字地位,但其污名化手法毒害了社会文化心态;社会如果容忍这种“复繁”论继续滋蔓下去,不仅把百余年来几代人从事的整个文化工程给否了,也把简化汉字之构形的全部理论基础解构了,把几十年来国人辛苦构建的“现代通用汉字体系”冲散了架。它将毒害文风学风,危害无穷。现在,“废简复繁”论已经挑起争论十多年了,那就该让社会从争论中得益,不能再受损了——这便是我撰文的初心。
        *       *      *      *       *
    下面说说本书字形释读的要领:
    1. 宗旨:鉴于世纪初有人炮制出“废简复繁”论, 搅乱了人们对"汉字文化"的认知,破坏了当代汉字体系,也损伤了法定汉字的尊严; 有必要把简化汉字的构形理据讲清、讲透,宣讲好当代法定汉字的传承性、合理性、适用性,为振兴中华文化打好语言文字根基。
    2、原则:本书着力于简化字的形/音/义释读,故入选字头主要从国家公布的第一、二批简化字及简化偏旁500例中选取; 偏旁类推字则酌取其中有特殊表义功能者;原则上只释读简化构件之首出者, 相同的形、音构件不重释;  讲解其结体理据时,遵循现代解释学之思惟路径和表达式;兼运用《说文》之立足当代文化生态、追溯字源流变的“返祖释义法”和 “从某省”之构形公式。无前者即与现代思惟脱节,难以映射当代革新求进精神;无后者则无学术根基, 无法阐释字源、字形。
    3、方法:字头以部首笔划数为序号, 同一部首内的字头依起笔之横直点撇折勾为次第;字头下附拼音;加注甲骨文/金文的字形图标,以便溯源;加注《干禄字书》与《宋元俗字谱》的相关文例,以交待其构形来历;不同义项,均列出经典词例或现代语例。
    4. 鸣谢:本书内文主要借鉴了《新编说文解字大全集》(中国华侨出版社2011年版),并参用了《中华大字典》及近现代《说文》研究家的学术成果,专此致谢。      9296字

                   【2021.11.30.】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