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当代文艺 > 交流

非遗传承只有“活”起来,才能“火”起来

时间:2020-10-19 11:11:31 来源: 甬派 作者:王宏泽

  (市民观看非遗展演。被访者提供)

  这几天,反映宁波丰富多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阿拉非遗汇”正在天一广场举行。虽然国庆长假刚过,这个作为“全国非遗曲艺周”线下主打活动,仍受到了广大市民的青睐。

  据主办方介绍,10月9日,因为“阿拉非遗汇”暨海曙区“美好生活节”的举行,创下了天一广场的人流量纪录。当日,天一广场人流量为17.5万人次,远远高于长假期间日平均10万人次的水平。

  (小朋友参与制作木构模型。被访者提供)

  当然,这种火爆的场面这有当天举办的大型开幕式和摇滚演唱会的因素,但同样在这里举行的“四海风物”非遗展演、常设的“汲古纳新”非遗市集和“医者仁心”非遗名家汇,还是吸引了相当多的市民互动参与。

  美食与健康,是广大市民最为关心的。这次“阿拉非遗汇”就牢牢抓住了这两大需求,从而让非遗与市民当下的生活有了完美的“相遇”。

  (宁波饭店大厨制作“十碗十点”。汤丹文 摄)

  在宁波饭店的海曙“十碗十点”非遗项目摊位前,市民不仅可以品尝美食,观看非遗传承人现场的操作,还可以用手机扫二维码,了解 “冰糖甲鱼”“咸菜黄鱼”“宁式鳝丝”等宁波“老味道”的具体做法。而现场的美食也让市民胃口大开。从10月9日傍晚6点到晚上9点,仅3小时,这一个小小的摊位,就卖了1万多元的宁波小吃美食。

  (“寿全斋”师傅展示中药材制作。汤丹文 摄)

  在“寿全斋“展位前,非遗传人不但展示以传统的切、碾、捣等手艺制作中药材,他们切下的黄芪等药材也因为质量好、价格公道而让市民争相购买。而中医非遗传人的坐堂义诊也让市民既感知了宁波中医文化的深厚底蕴,也顺便与名医实现了“面对面”。

  (风筝制作展示。汤丹文 摄)

  从以上这些例子上我们不难看出,这次非遗活动大受市民追捧的原因,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很好的活态传承展示。

  这种活态传承是可感,可知,更是可用的——广大市民既了解了宁波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体会了解了它们在当下特别是在生活中与我们的关联;而非遗也通过这一平台,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对接了市场需求,也与市民实现了交流互动。只有如此,非遗才会成为源头活水,生生不息,受到更多人们的喜爱。

  所以说,非遗传承只有“活”起来,特别是生活化起来,才能够进一步“火”起来。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 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