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当代文艺 > 讲座

用思想引领创作 用评论观照思想

时间:2024-07-12 09:37:09 来源: 解放日报 作者:沈嘉熠

 

  毋庸置疑,文化思想是成体系的、需要传承的,而文艺评论是对思想现场的关照,是对文艺作品的深度阐释和提炼,是当下的、生动的、形式多样的,是具有广泛影响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思想的珍珠蕴藏在广袤的、生机勃勃的文艺丛林中,需要评论者及时地捕捉、提炼与总结,这是文化思想传承的重要一环,也为未来形成理论体系和思想体系奠定基础。

  好的文艺评论如同一座桥梁

  近年来,评论者们纷纷关注到戏剧舞台、影视艺术市场涌现出一批凸显当代文化特性的优秀作品,它们融入了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的新形势、新趋向,形成跨界融合的新质生产力。比如《千里江山图》,它既是小说,也是评弹,又将是电影和剧集,当下的艺术作品不再是单一向度的,而是一个丰盈的整体。再比如戏曲电影《敦煌女儿》《捉放曹》,以及刚刚热映的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锁麟囊》等,都在艺术性表达上取得成功,通过生动的故事、鲜明的角色、独特风格的视听语言,体现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这些作品将舞台艺术融合创新为影像艺术,彰显了文艺创作的创新性特征。其中《敦煌女儿》《捉放曹》通过对经典戏曲的改编与突破,化程式为影像,为戏曲电影赋予了新的艺术生命。70多年前,费穆导演为梅兰芳大师拍摄了第一部国产彩色电影《生死恨》,两位艺术家对于戏曲搬上银幕如何既能保留传统程式又符合电影审美,有过探讨与磨合,最后形成“布景为实,表演为虚”的融合,这是早期程式与影像融合的作品。而在影像与科技高度融合的今天,舞台艺术转化为影像则是虚实并举,将程式、影像与数字科技进行有机结合,运用电影语言彰显舞台艺术的审美优势。

  特别是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更是将舞台艺术的创新发展推向了新高度。从1958年由孙道临主演的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到2018年上海歌舞团创排的同名舞剧,再到此次的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电波”的故事从电影到舞台、又回归电影,红色血脉,代代传承,接续书写充满活力的艺术创作。《永不消逝的电波》作为一部舞剧电影,在七重维度的影像空间自由转换,与观众进行深层次对话,表现了红色文化的艺术性和可观赏性。导演打破传统舞台艺术“第四堵墙”的视角,运用很多舞台后台的影像元素、大跳轴的拍摄手法,以及反打舞台下的观众席等创作手法,创建一种“间离审美”的影像美学。不仅如此,导演更是大胆运用文献纪录片中的真实影像,特别是纪录片中英雄们牺牲的场面配上全景声处理的震耳音效,猛烈地撞击着观众,将英雄们不畏牺牲的精神和守护家国的情怀,深深印刻在观众的心里。在那一刻,今天的观众与70多年前的英雄人物产生了情感链接,实现了红色故事的现代表达,凝结为上海独有的红色记忆,这是传统艺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有力实践。

  文艺评论作为文艺工作的重要基础,不仅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更是文化思想的镜像呈现。好的文艺评论如同一座桥梁,一头连接着作品与思想,另一头连接着创作者与观众。评论者通过对这些作品创作元素多层面、多维度的分析,让观众不仅能够感受到艺术作品的美,也能够从中汲取精神力量。

  更好地把握时代脉搏

  近年来,优秀的影视作品不断出现,如《人世间》《漫长的季节》《繁花》等都引发了诸多关注与讨论,其剧本故事、制作水准等都超越许多作品,演员们所塑造的人物,哪怕只有一两场戏的小角色都鲜活生动,也让人过目不忘。

  值得一提的是,演员的角色塑造,对文艺作品精神思想的传达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部戏,所有角色的表演是一个整体,其中有动机复杂的主线角色,也有动作单一的小角色。例如,在《繁花》中观众看到且认可的,不仅是主线角色,还有很多小角色。那些角色仿佛长在演员身上,与夹杂各路口音的上海话一起呈现出来,就像真的是从那个年代走出来的一样:比如发根和发根嫂、胖阿姨和邮票李、杨浦小六子和范师傅,他们一开口就把自己从哪来、到哪去都告诉了观众。在《漫长的季节》中,角色的塑造与表演同样出彩,这离不开演员内心的修养、动作的律动、台词的斟酌,以及导演对人物把握和呈现的功力。对于这些优秀的演艺作品,不仅需要评论者及时地进行评论和分析,更需要评论者加以提炼、总结和升华,形成当代艺术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础,更好地把握时代脉搏。

  全球化背景下展示中华文化魅力

  当前的文艺发展越来越离不开技术的加持。技术是科学的,会生产新的思想甚至形成体系,新的技术与新的思想内涵是同构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其指导意义不仅作用于新时代传统文艺批评,更将对因技术革新而引发的未来艺术产生引领作用。今天,文艺评论要站在基于传统、启迪未来的高度,打捞和揭示文艺创作中的新技术运用及其所到达的新的审美层次。

  一百多年前,电影诞生之时,蒙太奇是新的技术、新的语言,蕴含着当时的思想力量,同样,今天的新技术也蕴含着新的语言,生产新的思想力量。

  近年来,有许多评论关注到虚拟世界,特别是包含虚拟角色的创作。当数字技术融入影像艺术之后,虚拟角色甚至全息数字人的表演,从微表情、动作等动捕技术与人肢体的融合,一直到身体的在场/缺席、有机/无机的融合等,都昭示了一个道理——文艺只有拥抱技术的迭代,才能进入新的美学境界。

  已故著名导演万玛才旦的遗作《雪豹》,在塑造影片重要的角色雪豹时,运用了新技术工具——将CG技术生成的雪豹和真实拍摄的雪豹相结合,非常精彩地表现了人与雪豹之间的冲突与和解。这在万玛导演以往的作品中并不常见。同时,万玛导演又很内敛地把所有技巧都隐匿在平静的叙事节奏里。观众看不到技术,只能看到故事,一个人性、灵性与佛性三位一体的当代故事,其中蕴含着强烈的情感张力和天人合一的悲悯与大爱,所有的技巧都被吸纳进作品在更高处、更深层的叙事里。

  当然,包容并不意味着照单全收,特别是不能为了运用新技术而展现所谓“新艺术”,而是要把新技术有机地融合在文艺创作中。再以曾受到广泛关注、深受年轻人喜爱的《中国奇谭》为例,该作品以动画的形式讲述了八个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立故事,以数字技术创造传统志怪叙事的虚拟世界,既完成了对过去世界的复刻,又传达了对当下社会的反思,是兼顾传统和未来的优秀作品。其中《小妖怪的夏天》这个故事中的主角小猪妖就是当代年轻“打工人”的缩影,创作者利用数字技术将虚拟角色和当下社会现实有效地包容在一起,通过还原现实体验的情境,调动观众的经验和集体记忆,使观众代入虚拟角色进而产生共情。这就是既根植于现实又融合新技术、并在其中纳入新的审美想象的创作,从传统艺术到当下现实体验等多维度完成有关中国文化精神的表达,同时也拓展了传统文化在数字影像中的表现空间。

  用思想引领创作,用评论观照思想。当下艺术家们创作,自觉或不自觉地体现了艺术有意味的新形式,值得评论者及时进行提炼和总结。这是繁荣当下文艺思想体系的重要工作,是文艺工作实现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途径,在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和价值观的同时,也能够在全球化背景下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责编:刘冰雅 ]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 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