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深厚情感捕获乡村的诗意
2020年1月2日,作家郑彦英在兰考采访补齐短板奔小康情况。这是在考城镇李三阳村贫困户李铁柱家(左一为郑彦英,右二为兰考县委书记蔡松涛)
作家郑彦英曾说:“完整地记录、表现生命感觉的原生态,会让我在写作中激动并快乐着。这种激情和快乐,滋润着文字,也滋润着我的生命,并期待着去滋润读者的眼睛和心灵。”
2019年10月,他接到一个艰巨的任务——写河南兰考的脱贫攻坚战。为此,他多次赴兰考深入采访,走访了每一个乡镇,与百余位老百姓交谈,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思考展开创作,推出了30万字的作品,拟于今年8月出版。
兰考大文章,从宏阔的历史开始
2019年9月,中国作协围绕脱贫攻坚这一主题,邀请来自全国的25位作家撰写报告文学作品。其中一个考察地点定在了河南兰考,由郑彦英担当这一写作任务。
接到任务后,郑彦英马上和河南省扶贫办联系,带着摄像师,先去兰考踏踏实实待了一个月。他说:“从兰考的历史到现在,我要想办法摸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站在兰考的东坝头,郑彦英十分感慨。在这里,九曲黄河完成了最后一弯直奔大海。东坝头这段黄河,自古以来就以“善淤、善决、善徙”闻名于世。2500多年间,其下游决口多达1590多次,大堤内形成了多处沙丘沙岗、滩涂湿地。
站在此地,郑彦英明白了兰考为啥会有那么多沙地、盐碱地和大风口,“黄河河道滚来滚去,到了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兰考决口,死了几十万百姓。十几年后,黄河河道在这儿拐了个急弯朝北入渤海,水边形成大片盐碱地。急弯处没有任何遮拦,赶上刮风下雨天,小麦都能刮上天,完全不适合人类居住。”
站在东坝头,郑彦英想起1952年毛主席到东坝头视察黄河,发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他还想起了2014年3月17日下午5时许,习近平总书记到东坝头视察。总书记伫立岸边眺望,询问黄河防汛情况,了解黄河滩区群众生产生活情况。
郑彦英决定,他的报告文学第一章将走进兰考历史深处,从黄河东坝头开始。这部作品将在历史的丰赡与宏阔的背景下展开,挖掘黄河对兰考的塑造和深沉的历史含义。挖开淤泥后的历史打捞,清理遮蔽后的文学思考,令他的作品充满厚重的质感。
把路线和日程安排得满满的
张命月一直记得和郑彦英的第一次见面:“2019年9月,我第一次见到郑老师,人特别和蔼可亲,没一点架子。我和郑老师有说不完的话。”
张命月是兰考县扶贫办原副主任,说话做事干练爽快。从2019年9月直到年底,郑彦英数次赴兰考采访,都是她陪同。张命月说:“郑老师重视和各职能部门的面对面访谈,往往是上午谈三个人、下午谈三个人、晚上谈两个人,一天要见8个人,晚上谈到10点多才休息。有些部门的访谈不止一次。比如围绕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郑老师和兰考县农业农村局、卫健委、环保局的相关领导都进行了两次访谈。”
通过面对面深入的访谈,郑彦英了解了各职能部门的顶层设计和具体举措,从制度层面上对兰考最终打赢脱贫攻坚战有了全面把握。
郑彦英重视下乡采访,要求张命月把“路线、日程安排得满满的”。
郑彦英来到兰考东坝头镇张庄村。当年焦裕禄书记下乡调研,就是从张庄村村民魏铎彬那里学会了翻淤压沙。当年魏铎彬的母亲过世,第一天下葬,第二天棺木就露出来了,因为这个村位于大风口。魏铎彬将下面的淤沙翻上来盖住坟头,坟就不动了。焦书记学到翻淤压沙的经验,在全县推广。在张庄村,郑彦英走访了当年焦书记下乡调研的见证人、90多岁的雷中江老人,听他讲述了这段动人的历史过往。
离开张庄村,郑彦英又来到焦裕禄精神体验基地,拿起铁锨亲自动手翻淤压沙。兰考的地质结构,往地下挖三尺就是淤泥,翻淤压沙后种上小麦,麦子再长起来,流动的沙丘就会被固定住。郑彦英还在东坝头镇采访了一位孤寡老人,老人生活贫困,还有重疾。政府帮他治好了病,并帮他开办了民宿。郑彦英深深地为老人高兴。
在堌阳镇徐场村采访时,郑彦英发现这是个民族乐器村,村民用当年焦书记带大家种的泡桐制作古琴、古筝等乐器,全村脱贫致富集体奔了小康。
郑彦英采访了徐场村民代胜民。代胜民的父亲名叫代士永,是徐场村第一个做乐器的人。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代士永给上海民族乐器厂供泡桐木,一方木材挣几百元钱。而他发现,厂里用一片泡桐木做音板,做出的古琴卖3000多元。他动了脑筋,想请上海师傅来兰考教做古琴。乐器师傅说,到了兰考就会失去上海的工作。代士永随即拿了2万元钱给他。师傅被感动了,来到兰考。代士永叫了两个儿子和村里的几个小伙子一起学,两年后,大家都掌握了制作古琴的技术。
经过多年发展,徐场村现在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村民争相比着,你做乐器我就做包装,你做皮墩我就刻字雕花。邻村村民也有不少人被吸引来打工。村里一个大爷告诉郑彦英,今年给儿子在郑州买了一套房,还提了一辆车,手里还有十几万。
郑彦英还了解到,大路两边的泡桐不能做乐器。泡桐林深处的泡桐,安静生长10年以上,伐了才可以做成美妙的乐器。兰考沙地长出的泡桐,做出的音板有极强的共鸣。中国音板市场的98%都是兰考供应的。
郑彦英出生于陕西礼泉县农村,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情感,曾被称为“乡村诗意的捕获者”。在兰考农村的深入采访,令他每一天都沉浸在兴奋激动中。他说:“看到孤寡老人晚年幸福,看到过去的懒汉能致富,看到一个村、一个乡、一个县的农民真正脱贫致富,真是发自内心的高兴啊。”
和村支书交朋友
郑彦英曾言:“我是在黄土高原长大的,我从小喝的水里有黄泥的味道,我从小呼吸的空气里有浩荡的西北风刮来的粉尘。”数赴兰考,他将对家乡的情感“移情”于兰考。不拘小节、个性豁达的他,和兰考的多位村支书成了朋友。谈起他们来,郑彦英如数家珍。
葡萄架村村支书李永建年轻有头脑,跟父亲在郑州开粮行,生意做得很大。村里选他当村支书时,李永建的家人起初特别反对,认为一个月就挣几百元,能有啥出息?
李永建回村后,开始琢磨怎样带村民脱贫致富。他投资30多万元,建起自动升温降温的大棚种植蜜瓜。郑彦英观察李永建的蜜瓜种植,发现整个过程实现了兰考县委书记蔡松涛提出的“龙头企业坐两端,农民兄弟干中间,普惠金融惠全链”。
郑彦英说:“河南省农科院专家化验土壤,认为此地适合种蜜瓜。政府先建起100个大棚,请来农科院专家指导技术,瓜长成后由政府收购。公司负责两端,老百姓只干中间。普惠始终跟随。”瓜熟了,郑彦英走进李永建的大棚里品尝,说“比新疆哈密瓜还甜”。之后,他见人就推荐。
郑彦英在葡萄架村碰见一家最寻常的农民,儿子和母亲相依为命。现在娘俩承包了两个瓜棚,一个棚一年稳稳当当能挣几万元。这样的温暖故事,让郑彦英印象深刻。
仪封乡代庄村村支书代玉建也是在外地经商多年,后被村民推选为村支书。他当村支书第一年,从郑州带蒜种回来号召大家种蒜,没人听他的。因为去年种蒜赔得厉害,收的蒜恨不能豁沟里,今年谁还要种? 代玉建从村子里流转了两百亩地种蒜,蒜地里再种上树苗,当年卖蒜挣了200万元,卖树苗挣了500万元,一年总共挣了700万元。村民们这下子心服口服了,之后代玉建让种啥,大家伙马上种啥。蔡松涛倡议村支书争得“四面红旗”,村子里每多一面红旗,村支书加500元工资。代玉建已拿到了三面红旗,成为兰考县村支书的楷模。
我跟随郑彦英来到代庄村,村落街道、农家庭院十分整洁,一个小村落还有完善的垃圾分类。郑彦英已是第三次来代庄村了,他答应送代玉建一幅字,这次终于写好带来了。代玉建打开看,是“璞玉”两字,他憨憨地笑了起来。两人又一道去看林间鹅。代玉建说,这些鹅4岁了,正是“干活”的年龄。鹅一进林子就吃草,既不用人力锄草,也不用人工喂养。郑彦英感叹:“这才是绿色经济,这才是智慧养殖。”两人蹲在白鹅群里,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睿智思考的激情表达
行走于兰考大地上,郑彦英每天都有新发现。
恒大集团董事会主席许家印在兰考投了200亿元建产业园,产业园建成后,做门窗家纺油漆的行业都进来了。工业一发展起来,税收就起来了。郑彦英看到,随着就业机会的增多,好多农民工都从外地返回,在家门口干活。他在产业园碰见一个刚下班的寻常村妇,毛衣下的衬衣系错了扣,一边长一边短。村妇说:“我家就在旁边,我一个月拿三四千元钱。在家门口上班,老人孩子都能照顾,生病也不怕了。”
在产业园,郑彦英感受到从培育特色产业向产业兴旺的推进。
郑彦英还发现兰考首创的一种积分模式,大大改变了民风民俗。他说:“过去农村有很多不孝子,自己住小楼,老人住窝棚。在兰考采访时我发现,如果你是不孝子,所有的优惠政策包括普惠金融政策就都没有了。你家庭邻里不和睦,家里不整洁不卫生,都会被扣分。相反,村民如果能做到这些要求就会有积分,凭积分可到爱心超市兑换米面等食品和日用品。积分高的家庭,平日基本开销不用花钱。”爱心超市的商品很丰富,有很多企业为超市捐款捐物。郑彦英看见,一个村民在墙上用大头针按了个纸条说“想要微波炉”,第二天就有人回复:“我有,送你。”郑彦英说:“这个方式是兰考首创,好多地方都在学习。人富裕后可能会变得贪婪残忍,在兰考,人富裕后则变得更良善、更有教养,对美好生活更加充满追求和向往。”
通过乡村积分模式,郑彦英看到了从激发内生动力向乡风文明的推进。
在兰考大地上一路采访,郑彦英不断调整完善着自己的写作大纲。从精准扶贫到精准脱贫,从稳定脱贫到乡村振兴,再到补齐短板奔小康,处处洋溢着他睿智思考的激情表达。 (张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