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帆:人性、历史、审美是文学史的不二选择
丁 帆
王 昉:是什么让您选择了做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这跟中国文学70年的发展背景有怎样的关联?
丁 帆:选择这个专业源于我在大学读书的时候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并兼任现代文学的课代表,它让我能够方便近距离地接触到像曾华鹏、李关元这样的优秀学者,在他们的点拨与教诲下,我便爱上了这个专业,尽管我先前沉湎于欧美文学名著的阅读,试图闯入那片天地里驰骋,但终究还是进入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其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可以近距离地面对活着的作家,可以触摸到真实作家的思想活体,感知和对话他们的灵魂,那时我以为这很重要。
我一开始接触这个专业时就下决心将中国现代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这两个学科打通研究,倘若把短短的30年和后来的70年相隔,我们就难以廓清这两个学科血肉相连的内在关联性,看不清楚整个“现代性”在中国百年历史中的曲线变化,意识不到中国现当代文学万变不离其宗的历史走向。所以,我开始读各种各样的文学史,1979年便开始了20世纪两端作家作品的研究,感谢我的老师叶子铭先生把我引进茅盾研究领域,尤其是让我参加了《茅盾全集》的编辑工作,在卷帙浩繁的史料中耙梳出了一条史的理路,同时对老一代中国作家有了些许本质的认知。从新文学主将茅盾的研究到新鲜出炉的同龄人贾平凹的作品评论,是我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做出的最正确的学科选择,两端作家作品并举研究,让我的学术视域有了不同的境界。
共和国文学走过了70年的道路,其中经历了多次大起大落的历史风云,从其发展的背景来看,前30年与后40年中的许多历史经验教训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尤其是中国文学在改革开放后的这40年里所走过的曲折道路,以及抵达中国文学发展的辉煌时期,让世界有目共睹,有许多经验可以反思。作为一个直接参与和见证了这40年中国文学发展的文学研究者,我对70年文学发展的脉络梳理在本人新近出版的五卷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学史论》中已经说得十分清楚了。
王 昉:中国文学70年的发展对您这样的学者最深刻的影响在哪里?
丁 帆:70年的中国文学发展于我这个前半程只是一个看客,后半程却是一个直接参与者来说,感触良多,它让一个治史的学人有机缘看到并亲历了许多惊心动魄的文学事件,并且成为历史大潮中的一个弄潮儿,幸与不幸,自己心中自然便有一杆掂量文学的秤,要说最深刻的影响,我想,就是这个时代赐予了我们更多的历史机缘,让我们这一代学者领略到了时代风云对文学的影响,当然也包括对文学研究的深刻影响。生逢这个风云变幻的伟大时代,我们遭遇的时代风云肯定比19世纪的狄更斯还要宏伟壮阔得多,它给作家提供了最好也最丰饶的创作题材,同时,也给文学研究者带来了思考整个文学的新视角,为我们人文学科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历史视角,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了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一些本质化的东西,当然,这也是与世界文化与文学相辅相成和相反相成的比较下的成果。
王 昉:您一直标举学者的知识分子立场,您认为知识分子立场在中国文学70年的发展中,与历史发展处在什么样的关系中?它的价值意义是什么?
丁 帆:其实,我所标举的所谓知识分子立场就是人性的立场,这个立场不仅对知识分子重要,对一个作家来说就更加重要了。对于一个人文学科的学者而言,人性的视野和社会的良知与责任是不可或缺的素质,这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也是超越道德的哲学问题,但是在中国却是一个难以破解的命题,我始终认为,知识分子,尤其是人文学科的知识分子,最重要的学术品格就是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个能力不仅仅是你占有大量的史料,更重要的是你对研究的对象有无怀疑和批判的勇气和力量,知识分子只有在对社会不断的怀疑和批判中才能获得其存在的价值感,否则,你还不如一个可以检索的机器人,人只有在思考中获得历史的进步,知识分子只有在不断对现实世界的否定中才能获得推动历史和社会进步的动力。可是,因为我们太多人都失位了,所以我们成为了庸众,我们对社会的判断,我们对文学的评断,我们对真善美的认知,都出现了严重的失误,不管是有意后注意还是无意后注意,在价值立场上出了问题,我们就不可能在文学的批评过程中获得真正的审美体验。所以,我认为知识分子在整个70年的中国文学研究中处于清醒与迷糊交替轮换的过程中,当然,清醒的时间少,糊涂的时间多。我们能够原谅一个学术大师在政治实践中的种种浅薄行为吗?当海德格尔接受纳粹胸章时,当他高呼“希特勒万岁” 时,当他告发自己的学生时,甚至当他出卖自己的爱情时,我们是否可以轻轻地抹去这些历史的尘埃,就孤零零地去研究他的学术思想吗?就能像雅斯贝尔斯那样只沉湎于昔日的友情而说出暧昧之语吗:“海德格尔不谙政治,更像是一个不小心将手指插入历史车轮的儿童。” 用“不小心”来为貌似学术大师的精神侏儒开脱,无论如何都不是一个知识分子的所作所为。知识分子的品格是最重要的。
至于价值观与文学历史的发展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关系中,说实话,我个人认为它是与文学史的发展构成了同构关系,在某种规约之下,一种集体无意识主宰了知识分子的思考路向,同时在某种程度上阉割了一种独立发声的可能性,尤其是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商品文化和消费文化的介入,文学就开始向市场化倾斜,虽然它是一柄双刃剑,但是,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失却了其核心的价值——人性的元素,就有可能成为文学万劫不复的鸦片。同理,作为评判文学的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倘若也随波逐流,放弃了怀疑态度和批判精神,也充当起文学思想史上的跳蚤,这就不仅仅是对文学和文学批评的亵渎,更是对自身职业操守的玷污。
知识分子自觉的独立评论和审美批判是其立足于文坛的根本,只有遵从自己内心的人性价值判断,才有可能书写有利于文学的文字,否则,屈从于某种外界的压力,你就可能坠入批评的泥淖之中,最终被无情地淹没在文学史的汪洋大海之中。
王 昉:您的学术研究聚焦于“启蒙文学”“乡土文学”,是什么决定了您的学术研究视域,在中国文学70年的发展中,启蒙文学与乡土文学的价值究竟在哪里?
丁 帆:正因为中国新文学的起步是从“启蒙文学”开始的,那种强烈的启蒙意识已然成为我们这一代学者挥之不去的使命感,因此,中国现代文学的两大题材“乡土题材”和“知识分子题材”就成为我们阅读文本的尺度与标杆,我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就研究中国乡土小说,其中最大的因素就是我有6年的乡村生活经历,换言之,就是做了6年的农民,深切地感受到,要了解中国社会的本质,如果没有农村生活的观察,就会流于肤浅的认知,当然,这包含了精神和物质的两个层面,观察中华儿女在旧中国、旧时代的精神状态和生活面影,虽然研究的是过去式,但是,它无疑是为认识新中国、新时代的新老中华儿女提供了参照系,这不由得让人联想起100多年来中国人的文化根性,从《阿Q正传》到《白鹿原》,我们看到的是一幕幕中国乡土文学中描摹出来的特有的人物形象和典型性格,他们预示的是什么呢?它对一个国族的文化基因的改造有何启迪作用呢?文学也许不会直接起到什么救世济民的作用,然而,一旦将其上升到一种人文科学的高度,使其成为教科书的范文,其作用就不可小觑了,而这些工作靠的就是我们这些批评家、评论家和文学史家的鉴赏能力,也就是那些披着知识分子外衣的研究者对历史的责任感和价值判断,你的认知高度是多少,你的传播力就有多广,也就决定了你对社会的贡献有多大。
启蒙精神是与知识分子的批判意识分不开的,我始终认为社会的进步是依靠批判哲学作支撑的,文学的批判功能的丧失,就意味着文学肌能的衰退。批判哲学作为一个社会学、政治学的武器,显然是不可或缺的人文社会科学方法,同理,在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领域里,一旦缺少了批判哲学的元素,文学的天空就会充满雾霾。
作为启蒙主义的一支重要力量,新兴的知识精英应该如何选择自己的价值观念呢?我想还是回到康德的理论原点上去,这才是最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价值观念:“我们的时代是真正的批判时代,一切都必须经受批判。”我想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批判哲学的理论基础。
世界启蒙运动是一个永远说不完的话题,中国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也是一个可以不断深入阐释的论题,无论从哲学的层面还是历史的层面来加以解读,我们对照现实世界,总有其现代性意义。这是“启蒙与革命”双重悖论的意义所在,也是它永不凋谢的魅力所在。
经过一个世纪的启蒙,我们再看中国的乡土社会和乡土文学,我们看见了什么呢?启蒙的一缕阳光照在那亘古不变的农耕社会的土地上,尽管那里也有高楼林立的建筑,但是,那看不见的古老意识形态仍然疯长在这一片肥沃的土地上,这些人文景观正是我们审视和检验一切文学作品的坐标,所以,我们的研究仍然需要批判的质素。
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精神应该成为每一个知识分子所坚守的价值立场!
近30年来我一直关注着知识分子自身的思想启蒙问题,我总是怀疑五四的启蒙运动是在中国知识分子现代性思想尚未发育健全的时候就匆匆忙忙上阵去打扫封建主义的战场,难免会使许多倒地的封建僵尸复活,使一些原就是彷徨者的战士借封建主义的回潮还魂,而更可怕的却是封建主义的幽灵在那些所谓的启蒙主义者身上附体!百年来的历史一次次地演绎着启蒙主义在中国溃败的活剧,其中最应当承担罪责的也应该是知识分子!但是我们看不见几个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进行自我灵魂解剖的知识分子。上世纪80年代“伤痕文学”消褪之时我就提出了“知识分子二次启蒙”的主张,窃以为,五四启蒙的溃败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知识分子的“自我启蒙”尚未完成,就俨然去启蒙大众,所以才导致了启蒙始终行走在忽左忽右的歧路上。
王 昉:您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文学制度史研究,对于中国文学70年的发展来说,文学制度具有怎样的历史功能,其对中国文学70年发展的积极意义体现在什么方面?
丁 帆:毋庸置疑,任何一个时代和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有自己的文学制度,它是有效保障本国的文学运动按照自身规律运行的基础,因此,文学与制度的关系应该是一种互动的循环关系,当然,它可以是良性的,也可以是恶性的,这就要看这个制度对文学的制约是否有利于其发展,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定文学制度者是如何操纵和驾驭这一庞大机器的。
毫无疑问,这种管制是国家政权的需要,也是一种对文学意识形态的管控,我将其称之为“有形的文学制度”,它是由国家的许多法规条例构成的,经由某一官方机构制定和修改成各种各样的规章与条例,用以规范文学的范畴,处理发生的各种文学事件,使文学按照预设的运行轨道前进。在一定程度上,它有着某种强制性的效应。
还有一种是“无形的文学制度”,也就是说,一种文化形态就是一只无形之手,它所规范的“文学制度”虽然是隐形的,但是其影响也是巨大的,因为它所构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潜在元素也是一种更强大的“文学制度”构成要件,我们之所以将这部分由各种各样文化形态所组成称之为“无形的文学制度”,就是因为各个时代都有其自身不同的文化形态特点,大到文化思潮、现象,小至各种时尚,都是影响“无形的文学制度”的重要因素。
基于这样一种看法,我们以为,在中国近百年的文学制度的建构和变迁史中,“有形的文学制度”和“无形的文学制度”在不同的时空当中所呈现出的形态是各不相同的,对其进行必要的厘清,是百年文学史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任务。从时间的维度来看,随着党派与政权的更迭,在百年文学制度史的变迁中,70年来中国文学的制度既有十分相同的“有形”和“无形”的形态特征,也有不同之处。从空间的角度来看,地域特征(不仅仅是两岸)主要是受制于那些“无形的文学制度”钳制,那些可以从发生学方法来考察的许多文学现象,却往往会改变“有形的文学制度”的走向。要厘清这些纷繁复杂、犬牙交错的文学制度的过程,除了阅读大量的史料外,更重要的就是必须建构一个纵向的史的体系和横向的空间比较体系,但是,这样的体系结构统摄起来的难度是较大的。
王 昉:作为文学史家,您认为中国文学70年最重要的历史遗产是什么,其走向在何方,前景又如何?
丁 帆:中国文学70年来最重要的历史遗产就是它为我们提供了共和国文学史的一面最丰富多彩的镜像,它在曲折回环的文学天路上为我们提供与积累了过去、现实和未来历史经验,以利于指导未来文学和文学研究的路向。
对于未来的研究,我以为,中国70年来的文学从创作和研究的角度来说是没有任何“边界”可以约束的,但作为一个治史者来说,在汗牛充栋的大量史料当中必须舍弃许多不该和不能进入文学史的东西,否则其撰写的未经筛选的文学史是不能称其为文学史的,那只是资料的堆砌而已。况且,文学史还兼有教科书的功能,所以,我们只能在有局限的文化语境中戴着镣铐跳舞。
无疑,大量的作家作品和文学批评与研究的繁殖孵化,造成了70年来,尤其是这40年来浩如烟海的“文学产品”堆积,长时间不加清理,良莠不分,垃圾与精品共存,大家与雕虫并举,金子与泥沙俱下,可谓乱象丛生。无疑,我们的文学史不可能照单全收这些不经筛选的“产品”,这就需要我们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削减以往被文学史收纳过的,但显然是不该入史的作家作品、文学社团流派、文学现象与文学思潮,这种二次筛选,既要有眼光,又要有胆识;二是新入史的作品价值标准怎么定,显然,第二个问题是第一个问题的延伸,但它是问题的关键。所以,我的回答仍然是我个人的标准:人性的、历史的、审美的排列组合是文学史的不二选择。
倘若我们站在几百年后的未来去看今天的文学史,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当下许多教科书里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社团和文学思潮论述将会被淘汰,能够留存下来的是微乎其微的少量精品而已。须得强调的是,我并不反对大家对文学史上的许许多多“边角材料”进行研究性的发掘和阐释,即使是“过度阐释”,也是有助于文学发展的事情。但是,我绝不主张那种挖掘一个哪怕是价值不高的“边角材料”也积极要求入史的态度和行为,因为入史的标准应该是严肃的,也是严格的,那种朝三暮四、朝秦暮楚的治史态度是治史的大忌。
相对而言,即时性的文学批评和文学评论作为文学史的第一次筛选,就需要我们说出真话,以知识分子的良知作为保证,尽量以符合历史的标准去进行工作,给未来的文学一些希望,也给知识分子这个名分留一些尊严。
文学的前景是广阔的,文学研究的领域具有纵深度,关键是我们能不能找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