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队”入场云演出,助力人民美好生活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受条件限制,许多文化活动“转移”到了网上。在线展播展演展映,成为文化活动的新形式,全国各地演出机构、院团,包括文艺类网站,乃至于微信公号以及视频平台,推出丰富多彩的演出视频。一时间,在线看演出,成了一种文化新时尚。5月15日,文旅部启动了2020年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网络展演。本次展演以文旅部政府门户网站为唯一视频播出主平台,22台剧目全剧视频统一发布,并将于展演结束后统一下线。本次网络展演宣传支持单位新华社同样是我国的国家通讯社。可以说,这次网络展演标志着“国家队”正式入场“云演出”,开辟了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新渠道。
引领疫情期间“云演出”
“国家队”的入场,无疑将对这波方兴未艾的“云演出”产生强有力的引领和示范作用。这首先体现为思想和艺术引领。从本次网络展演的剧目来看,此次共上线了22部的作品,分别选自第十六届“文华大奖”获奖剧目、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扶持剧目、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剧目、时代交响——中国交响音乐作品创作扶持计划重点扶持作品和“黄河文化”题材优秀剧目,集中反映了近期舞台艺术的创作成就。这些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以革命历史为题材,比如秦腔《王贵与李香香》、越剧《枫叶如花》、京剧《红军故事》、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也有一些重在刻画共和国的创建者、建设者的英雄形象,比如,壮剧《百色起义》、话剧《谷文昌》、《草原英雄小姐妹》。值得一提的还有,来自武汉的现实题材歌剧《有爱才有家》作为特邀剧目参演,该剧以“全国孝亲敬老之星”刘德芬同志的事迹为原型,颂扬了仁者爱人、推己及人的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欣赏该剧,不由得让人再一次让人回想起疫情期间全国驰援武汉、共克时艰,决胜武汉保卫战的感人场景。概言之,这二十多部剧目以艺术的手法,讲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中最灿烂壮丽的一段故事,以诗叙史,寓史于诗,发挥了文艺创作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形象、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重要作用。
这种引领和示范作用也表现为形式的创新。毋庸置疑,现场演出是舞台艺术的重要特征。从欣赏者而言,现场观看是全面领略剧目艺术魅力的基础。从创作者而言,一般也以现场呈现作为创作的假设前提,叙事、表演、舞美、音响以及整体氛围的营造,都以此为基础。当然,目前也有以在线欣赏为目的而创作的舞台艺术作品,但是就本次网络展演的22部剧目而言,恐怕没有哪一部在创作时便预设为在线观看。因此,在线观看这22部剧目肯定会有某种效果“折扣”或“减值”。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新冠肺疫疫情期间的“权宜之计”。不过,社会发展从来不是一帆风顺、风平浪静,经常会有突如其来的应急状态,许多“急中生智”之举,经过磨合、改进和沉淀,变成推动社会进步的机制创新而被长期坚持下来。本次由国家队主导和组织的“网络展演”,也当作如是观。
从这个角度,我们便可以发现其创新意义。把剧目搬到网上,有利于更多的人拿到艺术盛宴的门票。据报道,2019年的“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暨优秀民族歌剧展演”,20部优秀作品在北京各大剧场演出39场;2018年“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和“全国优秀民族歌剧展演”,29部作品在北京各大剧场演出58场。今年在疫情影响下,展演活动从地面飞上了“云”端,同时也跨越了地域、场地的限制,为更多的观众提供了欣赏艺术的机会。由于展演尚未结束,具体的观演人次目前尚未得知,但可以预计,必将超过前两年。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建设文化强国,说到底,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享受文化的成果,提升文化获得感。相对于影视艺术和造型艺术而言,舞台艺术因为受到场地限制,长期以来,欣赏成本相对较高。近年来,有关部门不断增强艺术惠民工作力度,比如2019年“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暨优秀民族歌剧展演”,最高票价不超过380元,100元以下的低价票占总票数50%以上,但是对于学生、“北漂”等群体而言,看戏依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网络展演这种方式,极大地降低了看戏的成本。本次展演的消息公布当天,笔者的朋友圈就被相关信息刷屏。笔者注意到,为此而“喜大普奔”的,既有一般的舞台艺术爱好者,也有舞台艺术的创作者,还有因为时间、地域等各种原因尚未现场欣赏某些剧目的戏剧专业研究者和评论家。由此也可从侧面看出,网络展播活动所具有的“赋能”作用和“增值”的效应。
开辟文化建设新模式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可以认为本次舞台艺术优秀剧目网络展播开辟了文化建设的新模式。这种模式最大的意义或许在于,顺应了互联网条件下“扁平化”的社会发展趋势。众所周知,文化建设的主要目的在于以满足公民文化需求。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文化需求呈现出新特征和新变化。今年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物质脱贫需要精神脱贫的支持,同时也对精神脱贫提出新的要求。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网络赏艺的普及,人们接触艺术的机会不断增多,特别对于基层民众而言,以前需要到大城市才能享受的文化生活,今天在电脑或手机屏幕前,就可以获得至少部分实现。艺术体验的丰富,又潜移默化地提升着当代中国人的整体艺术欣赏能力和水平。
换言之,网络时代的“基层”的艺术接受基础已不复当年。这一切,都要求文化建设迈出新的步伐,特别是推动广大基层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实现质的提升。通过互联网平台,让广大基层群众对优秀的舞台艺术作品触手可及,无疑是提升文化服务质量,赋能人民美好生活的创新之举。本次网络展演的22部剧目,涵盖京剧、地方戏、话剧、歌剧、舞剧、交响音乐会、民族音乐会等多个艺术门类,为各地群众提供了多样化的欣赏入口。同时,笔者还注意到,各地在报道本次网络展演时,均突出了展演剧目的“地域性”,比如山东新闻媒体突出报道了歌剧《沂蒙山》、《燕赵都市报》则把重点放在了河北梆子《李保国》,这显然将为优秀的地方戏获得更多的“地方”声誉、赢得更多“地方”观众提供坚实基础。这些年,地方戏“姓什么”的问题不断引起讨论。“地方戏”源于地方,本地观众是地方戏有没有“地方味儿”的最好评判者,网络展演或许也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把地方戏还给地方提供了新的思路。
网络展演还把剧目放到了一个更加广阔的评价平台。22部剧目在网络展演,在扩大了单部作品观众数量的同时,也提供了一种新的观剧体验。在以往,由于这些剧目的演出时间、地点各异,除了少数戏剧专业人士之外,恐怕很少有人会看全这22部剧目。现在,22部剧目同时呈现在一个平台上,在一个多月的展演时间内,全部看完作品的观众也必将大大增强,而这无疑为评价这些作品提供了新的维度。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展播的形式会深化创作与评论之间的关系,在文艺评价中进一步落实人民性标准,推动文艺评论更好地发挥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作用。
“互联网+舞台艺术”前景可期
当然,作为一次新的尝试,本次网络展演也还有一些值得深化的地方。比如,“多文本”和“互动性”是网络的重要特征,此次展演中对此的运用却还不够。在展演的形式上,目前尚停留在单向度传播的层面。我们打开网页,点击视频,所能看到的只是这场演出的录像,以及非常简单的关于剧目的介绍。事实上,这些剧目作为近年来舞台艺术的优秀之作,值得向观众介绍,以及观众希望了解的内容还有很多,比如主创的基本情况、创作的背景、获奖情况,以及剧目的解读。进言之,有的剧目如《谷文昌》除了话剧,还有芗剧、电视剧等不同艺术门类的同题作品,如果把相关作品的介绍和片花,也作为网络展演剧目的“附件”一并呈现,构成演出剧目的“多文本”样态,无疑将为观众提供更加丰富的体验。同样,当下的网络观剧已经超越了“你播我看”的模式,且不说最“时髦”的“互动剧”,人们已习以为常的“弹幕”便提供了观众互动的成熟模式,但这次展览中并没有使用。退一步而言,如果将一个剧目分为几个片段,即便按其本身幕数切分为多个视频文件,并加以观演提示,观看效果可能也会更加舒适。
如前所述,此次网络展演从其初衷而言,或许只是“急中生智”下的“权宜之计”,大部分剧目的视频文件并非为网络展演而准备,也就不可能具有NTLive般的品质,这是“先天不足”。我们不能求全责备。但是,正如笔者在前文所分析的,本次展演作为新的尝试,指向“互联网+舞台艺术”这一具有前瞻性和紧迫性的问题,并提供了初步的探索和方案,值得在展演过程及结束后,系统研究后台数据,总结经验,弥补不足,在改进创新中形成长效机制,从优秀舞台作品“网络展演”发展为“网络常演”。或许有人担心网络演出与剧院争夺观众,笔者认为,从某个剧目的某场演出来看,网络展演或许会“抢”走一部分观众,但是从经典剧目在舞台的长期留存乃至于剧种发展的全局来看,网络演出对于培养观众欣赏兴趣和能力以及潜在观众群体的意义更大。因此,更加广泛地发展网络演出,舞台艺术创新发展将获得新空间,当代中国网络文化发展将增添新活力,新时代文化建设将形成新抓手,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也将得到更充分的满足。
作者胡一峰系《中国文艺评论》副主编、编辑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