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听涛”专栏(五)
作者简介:李传芳,1958年生,海南省儋州人,研究生学历。生于困难时期,长在动乱年代,下过乡,当过农民、工人、教师、警察。曾任琼中县、陵水县、琼山市,海口市琼山区、龙华区公安局局长,海口市司法局局长,海南省监狱管理局副局长、三级警监。现为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当代文艺工作委员会副主席、书画专业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海南书法家协会理事、海南作家协会会员。
曾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2001年被中央组织部、人事劳动资源部、全国文明办评为“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2018年创作长篇纪实文学《公安局长日记》,由群众出版社出版。
工作中的钝感力
我是在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中知道渡边淳一的《钝感力》的。后来,经朋友一再推荐,并在书店淘书时与该书不期而遇,就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一百多页的薄书很快就读完。读后感慨颇多。
作为职场中人,工作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而工作中繁重的任务、激烈的竞争、飞快的节奏、复杂的关系,足以让毎个人心力交瘁,很是需要钝感力这样独特的人生智慧。
工作中总免不了要作决策,而我们私底下也不时对一些必须执行的草率决策多有抱怨。如果在作决策时,对一时还拿不准的而且不是十万火急的事,不妨放一放慢半拍处理,静观事情的发展变化。经过时间的洗练,思考的深入,对事情的认识越明朗,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措施也许会更周全。或者一些决策当时推出的条件并不成熟,不能为邀功请赏或有个交代而急忙出台,否则反会深受其害。
在工作中,总免不了要受到各种各样的批评。面对领导、同事甚至下属的工作批评,如果的确是自己有过错和不足,要保持高度的敏感,做到吃一堑长一智。至于批评者的态度是尖酸刻薄、暴跳如雷,还是含蓄、温和,则不宜过于敏感,进而产生后悔、懊恼、灰心丧气等不良情绪,让自己欲罢不能。对此宜有足够的钝感,使自己专注于改进工作。
如果来自领导、同事、下属的工作批评,属于无中生有、莫名其妙,更是不值入耳,不必觉得自己比窦娥还冤,如祥林嫂般逢人必诉说一遍,时间终将证明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作为具体的个人,我们不是神,都有七情六欲,有着这样那样的毛病和缺点,做不到任何时候做任何事都百分之百正确,不会所有的人都喜欢你,当然也不会所有的人都讨厌你。于是,我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成为同事们茶余饭后的话题。
只要做人做事不偏离法律和道德的底线,走自己的路由他人说去。雨果在纪念伏尔泰百年忌辰时是这样说的:“他走的时候既受到诅咒,也受到祝福,被过去诅咒,被未来祝福,先生们,这是荣耀的两种崇高形式。”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名利观,以及受其影响下的工作生活方式。对于凡俗中人来说,名与利似乎总在不远处光芒四射地蛊惑着,为了得到它,上演了形形色色的获取活报剧。
但很多时候,名与利对很多人来说在经历了种种努力之后并未如约而至,于是百味杂陈、怨天尤人,波及心境、工作乃至生活。杨绛先生曾译过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蓝德的诗:“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她和钱钟书先生安于内心的平静,潜心治学,不争那些无谓的利益。最终名利于他们而言如同水到渠成、瓜熟蒂落,有了则泰然处之,没有也不失落。其实这何尝又不是一种对待名利的钝感力。
钝感力是什么,说白了是一种自信、坚韧、宽容、淡定从容的工作生活态度和方式。如同《钝感力》作者所说:“与其有锐利的敏感度,不如对于大多数事物不要气馁,这股迟钝的顽强意志,就是得以生存在现代的力量,也是一种智慧。”
在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作为职场中人,我们需要排除各种各样不良的干扰,保持良好的心态,专注于内心对卓越和完美的追求,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愿望。
编辑:刘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