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当代文艺 > 读物

美国女诗人的惜食之咏

时间:2020-09-03 09:31:46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陈浩然

  作者:陈浩然(首都师范大学讲师)

  民以食为天。为此,诸多强调食物重要性的作品成为佳作流传至今。正如唐朝诗人李绅所言:“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悯农(其二)》这首诗不但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名篇,而且经我国众多典籍英译专家们翻译后也走进了外国读者的视野。

  “食物”一直在文学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事实上,食物并非仅仅是食用的“物”,还是在一定时代背景下抒发情感、反思现实的媒介,以张力见长的诗歌尤能凸显这种功用。《我一直饥饿着,长年累月》和《早餐的奇迹》是美国诗人狄金森和毕肖普的作品,都反映了当时食物短缺的背景下主人公对食物的珍惜和对现实的反思。

美国女诗人的惜食之咏

梵·高作品《吃土豆的人》

  狄金森:“大量的食物让我不安”

  《我一直饥饿着,长年累月》是一首展示饥饿、贫穷和无家可归状态的诗,诗中以艾米丽·狄金森对饥饿的理解为主线。诗中的主人公曾经极度饥饿,并在富贵人家的窗口寻找食物;然而,当她真正在午餐时间靠近餐桌时,却思绪万千。

  本诗第一诗节中,叙述者透露了自己已经长期处于饥肠辘辘的状态。当午餐时间到来时,她“颤抖着靠近餐桌/抚摸着稀奇的酒杯”。当人长期处于饥饿状态,遇到食物时很可能身体上出现颤抖的情况,可见狄金森的用词讲究且得体。除了吸引她的食物,眼前餐桌上的葡萄酒也堪称珍奇,使她禁不住去抚摸。从颤抖着接近到小心地抚摸,字词之间传达出一位珍惜食物、渴望进餐的可怜人形象。

美国女诗人的惜食之咏

艾米丽·狄金森

  正当读者以为叙述者要享用午餐时,她在第二诗节中话锋一转:“这就是我看到的一切/转身时又饿又孤独/从窗向内望,寻找财富/我不能期许它们属于自己。”由此得知,这位无家可归的叙述者正在大街上搜寻食物,诗中的“窗户”成为饥饿与富足、弱势群体与富人的分界点。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这位饥饿的过路人来说,此处的“财富”既指富人“窗户”里面填饱肠胃的食物,还可以是富人拥有的私产。在食物短缺危及到生活质量时,这位可怜人并不觊觎他人的财产,反而将仅有的面包屑分享给他者:“我不了解充足的面包/它与面包屑如此不同/在自然餐厅之中/鸟与我经常分享它。”弱势群体虽然没有机会享用屋内过剩的食物,但是却有机会接触更具友爱之情的窗外世界。诗中的“自然餐厅”是一处颇具生命共同体的场所,在其中叙述者可以与鸟类共同分享珍贵的食物。通过“分享食物”这种善举,叙述者间接批判了那些在窗户内囤积食物、不愿施舍的现象。对叙述者而言,自己虽然迫切需要食物,但超量的食物反而带来异样的感觉。在第四诗节中,她这样坦言:“大量的食物——既新奇/又让我感到受伤和不安。如同山中灌木丛中的浆果/被移植到柏油马路上。”引文中体现出复杂的情感,新奇之处源于窗内超乎常理的食物存储量,而受伤的心态则出于美国社会中积攒的贫富不均现象。人们本应按需采撷生长在灌木丛中的浆果,然而毫无计划地将果实搬运到人造的环境中时,无异于是对食物的糟蹋和浪费,这使她倍感担忧。

  狄金森巧妙地利用“食物”这个媒介暴露出美国社会中贫富差距的问题。当私有的食物过于充裕时,必然会造成另一部分人的饥饿。反思过量食物的现象后,叙述者在最后的诗节重新定义了“饥饿”。如果说叙述者最初是饥饿的流浪者,那么此时的她已经是充实的觉醒者:“我不再饥饿——我发现/那种饥饿——是窗户外/经过的人的感受/走进房间的人拿走了它。”由此可见,窗内的富人将饥饿看作是一种欲望,可以在走进屋时轻松地捎带进来。隔窗相望时,窗外的路人窥见的是富人炫耀的饥饿,并非自己真正的需求。在消除了掌握过量食物的欲望后,此时的叙述者必然可以按需生活,不再忍受饥饿之苦了。

  毕肖普:饥饿与尊严

  经济危机在20世纪的美国频繁造访,并随之带来生存危机。出于诗人的社会责任感,伊丽莎白·毕肖普创作了《早餐的奇迹》这首诗歌。毕肖普是美国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女诗人之一,在1949年成为桂冠诗人后,相继获得普利策奖和全美图书奖。

美国女诗人的惜食之咏

伊丽莎白·毕肖普

  接受阿什莉·布朗访谈时,毕肖普提起了《早餐的奇迹》这首诗,称其为经济危机体裁的诗歌:“在1936年经历了排队候汤和赊销苹果之后,我创作了这首诗歌。这是一首体现社会意识的诗,也是一首关于饥饿的诗。”引文中提到的“候汤”就是排队领取社会救济的现象,因为经济危机中成千上万的失业者被赶出家园,只得排队领取公共援助和私人施舍的物资度日。利用“等待与施舍”“想象与承受”两个阶段,毕肖普讲述了叙述者在美国大萧条时期排队领取富人施舍的经历。

  等待食物的过程极其漫长。故事开始交代了双方的身份,并勾勒出鲜明的身份差异。许多弱势群体正拥挤在一座豪宅的阳台下等待救济:“我们在六点整等咖啡,/等咖啡和施舍的面包屑。”然而,“他们来自某个阳台/恰如旧时的国王,或似一场奇迹。”由此可见,阳台上迟到的“国王”尊贵无比,阳台下等候的失业者则极其卑微。从到达的时间来看,下面的人在天未破晓时就蜂拥而至:“河流那长长的涟漪中。/第一班渡轮刚刚穿过河。/天太冷,看到太阳带不来温暖,/我们期望咖啡更热些;奇迹般地,/每人一块有黄油的面包屑。”相比于在寒风中等待的人,豪宅中的人则在七点走出阳台:“他独自在阳台站立了一分钟/朝河流的方向审视着人头。”富豪不仅未因自己迟到而道歉,还朝河流的方向审视因失业而食不果腹的可怜人。富豪与失业者对视的时间虽然短暂,却是所谓强者对“他者”的凝视。在施舍阶段,这场围绕食物的冲突逐步升级:“仆人递给他构成奇迹的材料,/包括仅此一杯的咖啡/一卷他随后捏碎的面包,/他的头,可以说与太阳一道埋在云中”。引文中可见富豪只准备了极其少量的咖啡和面包,且并未满怀关切地传递给饥饿的人们,反而把咖啡溅成水滴、把面包捏成碎渣,随后向下抛撒给弱势群体,这便成为众人企盼的大打折扣的“奇迹”。当犹如“池中鱼”“园中鸽”一般的人们将“奇迹”寄托于神灵一般的关怀和救助时,却只看到这位“救世主”的头“与太阳一道埋在云中”,弃仁义和关怀于不顾,自顾享用有限的食物去了。

  古语“不食嗟来之食”,毕肖普诗中的部分失业者颇具这种气质。面对伪善的富豪,他们中的许多人愤怒地丢弃了坚硬的面包:“他疯了吗?光天化日下/在自己的阳台上到底在做些什么!/每个人接到了一块硬邦邦的碎屑,/有些叫骂着,不屑地将其弹进河中。”然而,食物得之不易。在“想象和承受”阶段,蒙受富豪羞辱的叙述者以乐观的态度接受了得之不易的食物。这种乐观的态度始于奇特的想象力:“我可以说随后发生什么;这不是奇迹。/一栋美丽的别墅沐浴在阳光下/从门那里飘来咖啡的香气。……每天,太阳下,/早餐时我都坐在自家的阳台上/跷起脚,喝下大口的咖啡。”诗中叙述者开始想象拥有大理石地板的别墅,以及其中的热咖啡和大量食物,这种炫目的意象堪比那位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冻死之前讲述的画面。此时,当“太阳照到了河对岸的窗棂/仿佛奇迹在错误的阳台奏效了。”梦想终归是幻象,叙述者然后被带入现实,她和她的同伴“舔净了碎屑,吞咽了咖啡”。在面包和咖啡面前,她不再相信神灵般的奇迹。为了达到生存的目的,她无奈地用尊严换取了弥足珍贵的食物。

  食物是生存之本,更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石。通过分析狄金森和毕肖普的诗歌,可以探知两位诗人对“食物”的尊重。狄金森重新定义了“饥饿”,纠正了利用过量食物去对抗“窗内”的饥饿的现象,并推崇在大自然的餐厅内去按需享用食物;毕肖普经历了社会经济危机,深知“食物”对于生存的重要性。在阳台上富人伪善的救助面前,她笔下的主人公乐观地应对眼前的困难,并有想象力地生存下去。食物有限且珍贵,在“窗口内外”“阳台上下”思考食物的意义,有助于培养按需消费、珍惜食物的好习惯。

  《光明日报》( 2020年09月03日 13版)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 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