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童话里的人类奥秘
童话不仅是儿童的启蒙读物,更是属于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其中蕴藏着丰富的人类学知识。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论童话》,以充满学理而不失浪漫的文字,带读者追溯童话里的人类奥秘。
“童话在不断重复和变化的过程中处理着人世间各类疑难问题,对生活的这般整体诠释诞生于远古时期,在农民的意识中被缓慢吸收至今;童话决定了世间男女的命运,决定了生命中受命运支配的那部分。”在卡尔维诺看来,诗与审美是一切人类活动的本源,是人类思维形成的开端,童话则是诗性思维的典型代表,折射出先民的世界观念。
一直以来,童话研究面临着民族、地缘历史与世界历史的矛盾对立:一部童话作品不应简单视为民族志或历史文献,因为类似的故事结构、情节设定可能在另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语境下被发现,但与此同时,童话的一些人物、场景与逻辑,又是某个地区所特有的,无法用普遍规律解释。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西方人类学界形成了两大主流:一是历史地理学派,二是以普洛普、列维•斯特劳斯、安德烈•若莱等学者为代表的结构主义学派。前者首先确定研究范围并收集童话素材,针对每一种类型的故事与成因制作地图,以数据图表的形式记录下来,力求得到全面详细的图表信息;后者致力于从千变万化的童话表现形式中,提炼出一些不变的逻辑形式,如故事中的主体与客体、施动者与受动者,并将其视为人类社会某种普遍的行为方式与价值理念。
在《童话中的民间传统》一文中,卡尔维诺综合了各派观点,为童话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方法论指导。童话不是一时一地的产物,而是随着历史发展,呈现出一种层层累积的结构,其中有很多改编、误传和创造性翻译。他首先将意大利童话浓缩为一些基本不变的故事框架,随后考查这些故事在不同地域与历史阶段中发生的变化。
例如,法国作家夏尔•佩罗的作品《穿靴子的猫》,讲述了一只名叫布斯的神猫,为了帮助穷困潦倒的粉匠的小儿子翻身,运用自己的魔力把主人包装成伯爵与公主约会,最终帮助他娶得公主的故事。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意大利童话《狐狸乔万努沙》里。只不过这一次,聪明的狐狸乔万努沙帮助穷人朱塞佩娶得公主后,夫妻二人却忘恩负义企图抛弃它。
从形态学角度来说,猫与狐狸都是具有魔法的幸运物,都是意外被穷人所得到;贫富对比与转化,成为故事发展的核心线索。虽然猫与狐狸在帮助主人的过程中谎话连篇,但在弱势群体眼中,它们的确代表了幸运、友谊与帮助。它们的所作所为,是对穷人不公现状的批判与补偿。这些,都是故事中几乎不变的框架。
然而,两篇童话被赋予了不同的历史意义。夏尔•佩罗生活的时代,正值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掌权,资产阶级尚未获得独立性,依然臣服在封建政权之下,彼此之间一旦面临利益冲突,就要进行你死我活的竞争。因此,在童话《穿靴子的猫》中,神猫布斯用残忍的方式猎杀鹧鸪、鹅等动物,并将其献给国王。《狐狸乔万努沙》则由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阿加杜莎所记录。那时,意大利王国的资本主义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这只狐狸表现出孤注一掷的魄力。
不同于史诗、民歌等其他民间文学体裁,童话叙述者的社会背景与生平,会极大地影响作品样貌。正如卡尔维诺所说:“正是通过讲故事的人,人们才能不断找到不受时间限制的童话与听故事人所处世界的联系,乃至于它与历史的联系。”在童话研究中,卡尔维诺坚持一种“修辞本体论”,即童话语言以修辞术的形式展现着人类的生存世界,而非仅仅是现实世界的机械反映。越是缺少与纷繁现实的牵连,就越能在纯而又纯的语词中营构诗意的世界。
在分析民间作家巴西莱的《五日谈》时,卡尔维诺把童话中的比喻视为一种“集体无意识”。例如,在巴西莱的童话中,大部分故事都遵循美丑对立的逻辑框架,例如“黎明——光明——生命——善良”与“傍晚——黑暗——死亡——邪恶”相对。这两组喻体相伴而生,让人联想起法国作家雨果《克伦威尔序》中的“丑就在美旁边,畸形靠近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尊贵的王子与衰朽的老妪同床共枕,丑陋的黑奴顶替了美丽的公主,人类的粪便排泄物总是与情欲、交媾相伴而生。
这些比喻意象,是巴西莱创作童话时的精神症候。在他心中,存在着相反的原始能量:它时而服从于世俗道德,时而又渴望对道德秩序进行报复性摧毁。这种道德观念认为,善良总是与美貌、王权相伴而行。巴西莱意欲用童话来破坏所谓的世俗道德,建立一个与道德相对立的审美世界。
童话与道德,是卡尔维诺绕不开的研究和写作话题。一方面,童话被设定为道德的彼岸,是人们现实意志与行动的投影;另一方面,故事的收录与编纂不可避免地会受到道德与美学标准的影响。童话不是一个皆大欢喜的世界,而是蕴藏着人世的爱恨情仇、生离死别。例如,谈到古阿斯泰拉所撰的《西西里乡间童话与寓言》时,卡尔维诺评价说,它承续了意大利文学中的乡土维度,不表达人类普遍的情感结构,而是以嘲弄式的愤怒表达农民生活的艰辛,这和13、14世纪意大利手工艺人、废除农奴制后劳动力地位提升的历史背景密不可分。
在《论童话》中,卡尔维诺始终坚持一个观点:童话是人类的童话,是人类精神发展的财富,见证着人类的成长:我们背负原罪,背井离乡,历经考验,长大成人。我们的命运从未被决定,一切存在的事物都具有变化莫测的可能性。或许这就是童话的魅力。
(作者系复旦大学中文系2019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