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乡丨回乡的路
我的家乡四周环水,东侧纵贯一条百十余米宽的大河,往来船只川流不息。长的拖船要串上十几条,似一条长龙;小的汽艇,能将我们蹲坐漂流的木盆掀翻。我当兵走时,是生产队的抽水机船送的。三年后的第一次探亲,也是生产队的抽水机船到县城接的。
以后的回乡探亲,都是搭乘公社一天一班的简易轮船。当时从南京到县城的汽车,单程要跑上5、6个小时,与往来村里的轮船对接不上。不得已,每次都得在汽车站旁的小旅馆住上一宿。
小时候,也曾跟着大人步行到过县城,是顺着河堤走的。路上要摆渡两条大河,一次五分钱。河堤有一些沟沟壑壑,往往要绕行很远的路。碰到树干搭建的独木桥,总是提心吊胆地爬过去。
十几公里的羊肠小路,需要徒步4个多小时。去的时候劲头十足,除了想着逛街,还想着马上能吃上刚出锅的烧饼、油条。返回时,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三步一倒,五步一憩。如果再扛点东西,天黑前是到不了家的。
政府修建乡村公路的时候,我正好与老婆谈对象。公路尚处于填土夯基的时候,我就激动地骑自行车带她回村。一路上,走走停停、磕磕碰碰。遇上软土沉降地段,高跟鞋陷进了泥里,护泥板塞满了泥巴。刚把她扶上后座,就遇上爬坡加拐弯,连人带车翻倒在地,将穿着旗袍的她甩出老远,当时的场景别提有多尴尬。
虽然,一路上出尽了洋相,但想到即将修通的公路,心里还是美滋滋的。年内,老家终于结束了不通公路的历史。沿河修建的乡村公路,虽然只有几米宽,大车会让有点困难,却总是繁忙一片:拉货的小卡车,繁忙的农用车,飞驶的摩托车,穿梭的自行车以及匆匆行走的路人。当地百姓纷纷在公路两侧建起了饭店、修理店、小商店等,诞生了一条长长的乡村公路“经济带”。有了公路,从村里开车去县城,方便多了,但一趟少说也得30多分钟。特别是私家车辆的大幅增加,不仅交通事故频发,人员伤亡增加,堵车的问题也相当突出。
一次春节前,我回乡探望父母,正好碰上连绵阴雪天,车子堵在离村两公里的地方,几小时动弹不得,只能望家兴叹。我跟同车的老同学说:“要是有个等级公路就好了!”
哪知这话不久后的一天,老同学来电话:“一条规划中通往盐城的省道,经过咱们村,以后一脚油门就进城了!”听到这个消息,我激动不已,心想以后可以常回家看看了。
不久,一条笔直的双向四车道公路,在村西向由南向北穿行而过。公路两边栽种了绿油油的茂密林木,五颜六色的鲜花织成了中间隔离带。兴奋之余感慨良多,从村里开车到县城的时间,由过去羊肠小道的4个多小时,到漫长水路的3个多小时,再到乡村公路的30多分钟,一直到现在宽阔省道的10多分钟,这回乡的路可所谓是日新月异、蒸蒸日上。
作者简介:赵步道,男,1963年8月生。现为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诗酒文化工作委员会顾问。
1981年11月入伍,2018年9月退休。先后任战士、班长、副连长,集团军军务装备处参谋,军区装备部参谋、副处长兼旅参谋长、处长、二级部副部长兼旅长。2015年6月任吕梁军分区司令员。
曾四次荣立三等功,被四总部表彰为“全军优秀参谋人才”,全军装备理论研究专家评委。
先后入南京陆军指挥学院、海军工程大学、国防大学深造,大学学历。在军报等军内外刊物发表各类文章三十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