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宜人储说: 说说简体字的历史渊源
简体字含简笔字和简化字两种。历代简笔字是今日简化字的老祖宗。今之简化字要从繁体字中脱胎出来;而简笔字则从来就有。溯源来说,简笔的独体象形字比繁笔的合体形声字出得更早,甲骨文/金文就起源于简笔独体象形字,而繁笔的合体形声字则大都出在秦汉才有的隶书之后。毫无疑问,先秦简笔字为后世简化字提供了样板和智慧启迪。
今查我国现存第一部大字典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发现:先秦百家通行的简笔字中,被今简化字吸收的,至少有120多个。例如下面这些字,在两三千年前的原始古篆版的百家作品中,都可以找到。它们至今还在直接为人民服务。
现将有代表性的《说文解字》之简笔字罗列于下。凡今人易于形成误解的,我都予以注明:
1.儿:甲骨文和篆字中,都写得象“人、亻”之形而屈一足,所指不分男女。《说文解字》专门为它立项,说:“凡儿之属皆从儿”,元兄先光允充党等字皆从“儿”。至于脑门未合之小儿,则女称婴、男称兒(古读尼)。秦代文字隶化后,“兒(li)”字兼并了儿字。现在的儿字其实是个“返祖”古字,历史可长久了。
2.几:几微。又,小桌子。《书》:皇后凭玉几。又,《黄帝内经.素问》:“颈脊几几”。几(不带钩),读苏,指颈脊僵硬。今有几乎、几个的词头。
3.厂。青帐、帐蓬。它依墙搭建,内无杂物,外无围墙,很宽敞、敞亮,便于婚丧聚会。后加敞成廠,音义不变。而今也“返祖”了。另有广字,构字原理类似它。
4.尸。尸位素餐之尸,活体,非死屍。展、屁、屦、属字从之。另有:个(竹叶形)、万、亏、丰(三撇一直)、气(三条斜置的曲线,象口中出气之形),灾、号、网(渔网)、夸、吴、启等字,皆为古有之简笔字。灾:人间之灾。天火之灾写成哉(下口换成火字,哉载栽戴等字皆从之。
5.处(處:遇几即止)。还有:与、云、仆(跌倒)、价、麦、杀、隶(读逮,义为追及)、丽、帚、杰、垒、奔、画(界划,田地的疆界四至)。有些字义古今存变
6党:乡党。偶然,《荀子·天论》:怪星之党见。还有:梦、离(黄鹂也)。
9.昏:婚也。古代婚礼,黄昏以后才举行,且“昏”不仅是女方的事。后来,为了强调“无女不成婚”,故加上女旁(可见先秦并不歧视女性;从女的姓氏并不少,且都是古姓)。
真有点出乎意料,这些简笔字都出自先秦百家之传世名著,尽管某些字的音/义与今简化字可能有点不同。《说文解字》在注解这些单字(词)时,一般都要交待它出自何经何典,并写出例句以作证。你读懂了这些单字(词),也就拉近了与孔墨老庄荀韩商管的距离。可以说,它们是简化字与先秦经典之间的一座“天桥”。
《说文解字》中,另外还有一批简笔字,简得很有趣,先秦人早就在用了,迄今却未曾被简化字“收编”,如:集(汇聚也。原写成人下一横,成三角形)、矿(原写成廾,中间一横断开。两竖外各加一小横,很简洁)、餐(原只有左上一角)、貌(原来无豸旁,只有“儿上白”,《说文解字》说是面白儿,真好看;而豸,行豸豸然,有伺杀之义,好恐怖。故《说文解字》正文行文很少用到貌字。......如此之类,不一而足。今简化字,也无非是省构件、减笔划等办法;而简笔字本来就是那么写的。以前人们只知道简化字大都是从宋元通俗读物中“收编”而来的,殊不知其老家远在先秦经典中。
*****
看了大汉字典中的简笔字,再来看看盛唐的简笔字,那就齐了。
唐代颜元孙(大书法家颜真卿的伯父)著《干禄字书》,其中列出了不少“三体简笔字”。我所关注的只是其中为当今简化字所征用的那一部分,现将其提取出来。例字只出一次,无论它是单体字还是繁笔字的某个构件。所列未必周全,但足以说明问题。
第一类,唐代正体简笔字.出现于官府审定的五经定本和科举考试场合及国法之中,以严防歧义:聪、凶、邦、栖、杯、万、才、礼、洒、祢、烟、弦、迹、泛、板、秆、灾、欣、瓮、企、凋、妒、夭、妖、袄、宵、肴、牢、昵、坐、瓦、愧、衿等,计三十三个为今所用。
第二类,唐代通用简笔字.出现于官府日常文书与文士的交际场合:蒙、筒、兹、丝、猪、殳、啚(图)、泥、溪、采、埋、崖、灰、回、屯、因、猿、原、鼋、怜、休、凌、粗、途、堤、携、呵、瓜、挂、床、羌、笋、准、嫂、粜、吊、丑、賴(赖)、礦(矿)、頋(顾)、勾、句、臼、韭、后、苟、扣、兑、卒、継(继)、状、壮、虱、属、匹、卒、籴、拔、狭、楫、席、袋、竪、溪、嘿、侃、乱、卑、蚩、狸、蕃、看、笋、准、散、兆、皂、象、寐、器、妒、况、恙、臭、岳、朴、席、克、劫、帖、狄、覓(觅)等计九十余个为简化字所取。
第三类,唐代俗体简笔字.流行于民间医农卜算、契约谱牒中,属于地摊文化,唐代也允许其存在:虫、种、与、断、扛、秘、吊、粜、效、蒜、俻(备)、埸(场)、強(强)、粮、荘(庄)、旁、隠(隐)、覧(览)、秤、肃等计二十个为今简化字所取。
唐代书分三体,各自发挥,不搞绝对化,体现了唐人开放包容、阔大豪迈的胸襟。另外还有一批构形很简也合理的简笔字,为省篇幅,这里且不论它。
另有一本书叫《宋元以来俗字谱》,是简化字的大本营,今之单体简化字,除“飞书戋韦东车专”等七、八个字出于“草书楷化”外,几乎全是直接从该书收编而来。它本身当然是有来头的;这里就不一一详列了。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公布的单体“简化字”计482个,其中收编的《说文》简笔字约120个,从《干禄字书》收编的有145个(二书有重合);比例达一半左右。《说文解字》与《干禄字书》二书中,还有很多简笔字未被收编,有的甚至比简化字还“简”,同样能为今后的汉字建设提供智慧启迪。我们至少可以这样说:先秦人早就明确了简笔汉字的基本方向和路径;唐宋人早已为今之简化字准备了库存,提供了智能启迪;《宋元以来俗字谱》更备齐了简化字。因此,今天的简化工程,绝对没有"割断历史",是先秦汉唐及宋元以来的廉之直接继承。
以前的宣传中,片面强调了简化字与宋元民间俗字的亲缘关系,却不知宋元俗字也是有来历的。当年鼓吹白话文,一心要与文言文割裂,宣传中不提五经四书,甚至连汉字之六书规律也不讲,这就截断了简化字与简笔字之间的历史联系。人们怎么会知道当代最通俗的简笔字,竟是孔夫子用过的老古董!其实,连“党、革命、同志”这些最革命化的词头,都出自孔夫子之口呢,《论语》中就有“乡党,汤武革命,同志为友”之类的话!
如果把这些知识都普及于社会,我想,那些冒充专家来攻击“简化字割断文脉”,“简化字没学问”,“简化字不科学”的胡言乱语,也就没有市场了。
有人说,简化字简得不像样子,不易辨认,应该废掉。那么,《说文解字》与《干禄字书》中的上述简笔字“不像样子”么?“不易辨认”么?《康熙字典》收字近万,1/2以上是10画以下的简笔字,你废得了么?你要让年轻人辨别出“打乒乓,下棋,喝可口可乐,高唱《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石油工人之歌》《歌唱祖国》”句中,哪个才是简化字并须废除掉它们呢?你做得到么?
我劝你们,还是洗洗脚安静地睡吧![2023.04.02]
编辑:姜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