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以阳光心态编大书
时间:2022-07-25 10:44:36
来源: 法治文艺委
作者:江山宜人
江山宜人之储说八.阳光老人孔夫子
我国私人大量地有计划地编书,起自孔子。
孔子一生最擅长的是当教师。他用自己关于诗、书、礼、乐的文化基础知识和射(射击)、御(驾驭四马大车)、书(在简牍上刻录/书写)、算(四则运算、天象演算、实地测算、实物计算)的技巧技能来教育他的三千生徒。因此,他不能没有大批的书(教材)。但他宣称自己是“述而不作”的:只编述,不创作。
早年,他带一帮生徒,周游列国,栖栖惶惶,难有政治建树;到了晚年,“思垂空文于后世”,便回乡家居,拿起“聿笔”(一种刻刀式硬笔,不是毛笔)来,编注《易》,整理《书》,删削《诗》,编纂《春秋》,演练“礼仪”,把自己的治国理想、人伦学说,修身心得,贯注到这些经典文字中去,借“经”言志,借“经”传道。
原来,商周王室设有“巫”与 “史”两个世传世守的文职职务。“巫”负责事前占卜、筹策,当“智囊团”,并记下议事经过,是为占辞、卜辞、验辞;“史”负责及时记言记事,交待相关人、事、时、地,当“现场记者”兼“监察员”。于是当年巫/史们做的“现场记录”与“及时报导”、便存留下来,也就转化成了极为珍贵的第一手"历史资料"。传说远古有所谓《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之类的文献,布在方册,藏于金匮。这“坟-典-丘-索”,说白了,其实就是龟甲的分类存放之几种式样而已。
但年深月久,时事变迁,难免散乱遗失讹窜。孔子便收集这些资料,加以排比编次,精选细挑而成典籍。他文化水平高,思想理论深,熟悉国家礼制与掌故,对巫史们记得“不雅驯”的字句,就加工润饰,“笔则笔,削则削”,很干脆。汉代人说:虞夏商周的史料很多,原存3340篇,被孔子删削改编成了《尚书》与《礼记·职方》等篇了。周代600年间的诗歌,包括民间传唱的、官府采录的、个人创作的,不计其数,被孔子删削得只剩下305首,编成了《诗三百》……其工程量之浩大,可想而知。
孔子的编辑思想是开放、敞亮而阳光的,这很值得探究。
他编《易》,注意力放在社会学上,放在社会伦理上,尤重于讴歌往圣先贤之立德立业、为万民谋福祉的实际功绩,而绝口不言怪力乱神。不涉及掐八字、算运命。你看他写的“十翼.系辞”中,就有一部“远古文化史”、“远古科技史”,记录着远古圣贤之利益万民的种种科技创造与发明,与神灵无关。他本人是殷商后裔,对商文化很推崇;但却恰恰是他,把一本占卜之书的《易》,改造成了哲理之书,书中的“自然哲学”后来成了伏尔泰-莱布尼茨们闹宗教改革的思想武器。
他纂《书》,注意力放在国家治理上,放在君相和谐共治上,放在礼治刑罚的论述上。《书》中几乎无一篇不在论述慎狱恤刑,全书恰恰无一句论述“仁义”。现在通行的《尚书》本子,有一种是58篇本,自汉唐以来,一直是最普及、最权威的本子;另一种是28篇本,那是清代考据派认定的“真本”。就拿58篇本来说吧,全书不到3400个字,其中“道”字出现150次以上,“德”字100次以上,“罪”字出现50次,“刑”字50次,“典”字36次,“狱”字18次,“礼”字17次。仅“狱” 字就组成了慎狱、折狱、听狱、察狱、典狱、庶狱、狱成、狱货等一系列专业术语。这类概念出现的频率之高,足见作者对相关问题的重视和论述的绵密。依此看来,把“孔孟之道”概括为“仁义”的说法,认为孔子只讲“礼”而不重“刑”,至少是不合乎《尚书》的实际的。
他编写的《春秋》,字面上是以“鲁史”面貌示人的,却贯之以“王室一统”的思想红线,为中国人之“大一统的历史观”打下了结实的根基。孔子是本着“述而不作”的求实态度去删订《鲁春秋》的,只是客观地记述史实而不搞主观“创作”;但在其详略、取舍、贬褒之间,则不能不承载其本人的思想理论,特別是自家的政治主张、伦理判断。是故,孔子删《春秋》时,“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待到定本之后,便成了孔门的重要教材,拥有崇高的学术声誉。
他讲《礼》,全面论列礼义、礼制、礼法、礼乐、礼仪、礼节、礼貌、礼教,传授“修-齐-治-平”的人生观、天下观,而不是拘拘于揖让进退的肢体表演。
他删《诗》,尽管他本人酷爱节奏舒缓平和的雅乐,听一次能“三月不知肉味”。他主张哀而不伤,乐而不淫;“发乎情,止乎礼义”,只求调节心灵,不求声色冲击。但恰恰就是他,且百家中只有他才保留了大量的周代民歌、情歌,包括他本人并不喜欢的“郑卫之音”(否则后世谁也无法见到这些精品了),且把民歌、情歌放在突出显著的位置上,要求青少年能配乐配舞去赋颂,他要求儿子学会演奏《周南》《召南》,反对“正墙面而立”,当书呆子、木头人……这是一位阳光老人对小青年之情商、智商的最切实的教育。
孔子当教师,不光是用诗、书、礼、乐的文化知识来教学生,还用实用技能技巧来培育他的生徒,真正是“传道”而又“授业”!这样的教师,中外古今历史上,一人而已。孔子身上,有充沛的生命活力,其思想的敞亮与阳光,于此可见。[2022.07.24]
我国私人大量地有计划地编书,起自孔子。
孔子一生最擅长的是当教师。他用自己关于诗、书、礼、乐的文化基础知识和射(射击)、御(驾驭四马大车)、书(在简牍上刻录/书写)、算(四则运算、天象演算、实地测算、实物计算)的技巧技能来教育他的三千生徒。因此,他不能没有大批的书(教材)。但他宣称自己是“述而不作”的:只编述,不创作。
早年,他带一帮生徒,周游列国,栖栖惶惶,难有政治建树;到了晚年,“思垂空文于后世”,便回乡家居,拿起“聿笔”(一种刻刀式硬笔,不是毛笔)来,编注《易》,整理《书》,删削《诗》,编纂《春秋》,演练“礼仪”,把自己的治国理想、人伦学说,修身心得,贯注到这些经典文字中去,借“经”言志,借“经”传道。
原来,商周王室设有“巫”与 “史”两个世传世守的文职职务。“巫”负责事前占卜、筹策,当“智囊团”,并记下议事经过,是为占辞、卜辞、验辞;“史”负责及时记言记事,交待相关人、事、时、地,当“现场记者”兼“监察员”。于是当年巫/史们做的“现场记录”与“及时报导”、便存留下来,也就转化成了极为珍贵的第一手"历史资料"。传说远古有所谓《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之类的文献,布在方册,藏于金匮。这“坟-典-丘-索”,说白了,其实就是龟甲的分类存放之几种式样而已。
但年深月久,时事变迁,难免散乱遗失讹窜。孔子便收集这些资料,加以排比编次,精选细挑而成典籍。他文化水平高,思想理论深,熟悉国家礼制与掌故,对巫史们记得“不雅驯”的字句,就加工润饰,“笔则笔,削则削”,很干脆。汉代人说:虞夏商周的史料很多,原存3340篇,被孔子删削改编成了《尚书》与《礼记·职方》等篇了。周代600年间的诗歌,包括民间传唱的、官府采录的、个人创作的,不计其数,被孔子删削得只剩下305首,编成了《诗三百》……其工程量之浩大,可想而知。
孔子的编辑思想是开放、敞亮而阳光的,这很值得探究。
他编《易》,注意力放在社会学上,放在社会伦理上,尤重于讴歌往圣先贤之立德立业、为万民谋福祉的实际功绩,而绝口不言怪力乱神。不涉及掐八字、算运命。你看他写的“十翼.系辞”中,就有一部“远古文化史”、“远古科技史”,记录着远古圣贤之利益万民的种种科技创造与发明,与神灵无关。他本人是殷商后裔,对商文化很推崇;但却恰恰是他,把一本占卜之书的《易》,改造成了哲理之书,书中的“自然哲学”后来成了伏尔泰-莱布尼茨们闹宗教改革的思想武器。
他纂《书》,注意力放在国家治理上,放在君相和谐共治上,放在礼治刑罚的论述上。《书》中几乎无一篇不在论述慎狱恤刑,全书恰恰无一句论述“仁义”。现在通行的《尚书》本子,有一种是58篇本,自汉唐以来,一直是最普及、最权威的本子;另一种是28篇本,那是清代考据派认定的“真本”。就拿58篇本来说吧,全书不到3400个字,其中“道”字出现150次以上,“德”字100次以上,“罪”字出现50次,“刑”字50次,“典”字36次,“狱”字18次,“礼”字17次。仅“狱” 字就组成了慎狱、折狱、听狱、察狱、典狱、庶狱、狱成、狱货等一系列专业术语。这类概念出现的频率之高,足见作者对相关问题的重视和论述的绵密。依此看来,把“孔孟之道”概括为“仁义”的说法,认为孔子只讲“礼”而不重“刑”,至少是不合乎《尚书》的实际的。
他编写的《春秋》,字面上是以“鲁史”面貌示人的,却贯之以“王室一统”的思想红线,为中国人之“大一统的历史观”打下了结实的根基。孔子是本着“述而不作”的求实态度去删订《鲁春秋》的,只是客观地记述史实而不搞主观“创作”;但在其详略、取舍、贬褒之间,则不能不承载其本人的思想理论,特別是自家的政治主张、伦理判断。是故,孔子删《春秋》时,“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待到定本之后,便成了孔门的重要教材,拥有崇高的学术声誉。
他讲《礼》,全面论列礼义、礼制、礼法、礼乐、礼仪、礼节、礼貌、礼教,传授“修-齐-治-平”的人生观、天下观,而不是拘拘于揖让进退的肢体表演。
他删《诗》,尽管他本人酷爱节奏舒缓平和的雅乐,听一次能“三月不知肉味”。他主张哀而不伤,乐而不淫;“发乎情,止乎礼义”,只求调节心灵,不求声色冲击。但恰恰就是他,且百家中只有他才保留了大量的周代民歌、情歌,包括他本人并不喜欢的“郑卫之音”(否则后世谁也无法见到这些精品了),且把民歌、情歌放在突出显著的位置上,要求青少年能配乐配舞去赋颂,他要求儿子学会演奏《周南》《召南》,反对“正墙面而立”,当书呆子、木头人……这是一位阳光老人对小青年之情商、智商的最切实的教育。
孔子当教师,不光是用诗、书、礼、乐的文化知识来教学生,还用实用技能技巧来培育他的生徒,真正是“传道”而又“授业”!这样的教师,中外古今历史上,一人而已。孔子身上,有充沛的生命活力,其思想的敞亮与阳光,于此可见。[2022.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