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探路“非遗+旅游”唤醒“沉睡的遗产”
牛年春节,南京市民间木艺非遗传承人常慧君异常忙碌。她在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现场雕木肖像、指导拓印牛年版画,前来体验的游客“每天都有排队”。
春节前后,省内非遗颇受热捧,各地线上线下推出各类非遗展演展示、体验交流活动200余场,省文旅厅“水韵江苏”全媒体平台非遗系列新媒体产品点击量超过210万。
兼顾保护与利用、有效“活化”非遗,蹚出一条开发新路子。上个月,我省首批10家非遗旅游体验基地揭晓,作为文化大省和经济大省的江苏,正探索将非遗与旅游有机融合,通过市场唤醒“沉睡的遗产”。
“看非遗”成为新年俗
“南京不但山美水美,秦淮风味儿小吃噢,那才是名扬天下哦……”春节期间的一天下午,从甘熙故居特展厅传来一段段地道的南京白局说唱,不少游客驻足聆听。
说唱者是国家级非遗南京白局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黄玲玲,她正比画着,教几个学生唱《我的家乡在南京》,“五官要全部舒展开,眼睛、眉毛都要跟着走”。
台下,65岁的南京市民王大爷和老友听得入迷。他告诉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退休后每年都买南京市旅游游园年卡,尤其喜欢来这里。“看馆里手艺人做活儿,跟他们聊天,过年更要来看看了,这里保住了太多‘好东西’。”
甘熙故居也是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春节期间没闭馆,因为10多位非遗大师带来各自绝活而显得年味十足。记者看到,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秦淮灯彩代表性传承人曹真荣手中的牛灯, 透着“拓荒牛”精气神;南京泥人省级非遗传承人何斌把紫砂工艺融入“福牛”,头头小牛可爱淘气;“金陵葫芦张”金字招牌张苗,用6头“葫芦牛”摆出“六六大顺”……
游客不仅能看到大师现场展示绝技,还可参与有趣互动。馆内还开设有非遗云课堂,7位非遗传承人线上讲非遗知识、展非遗魅力。“希望人们过年来这里看非遗成为一个新年俗。”该馆副馆长刘媛之说。
今春,“非遗过大年”活动走入全省各地——在南京,夫子庙、老门东、白鹭洲公园等景点推出“秦淮灯彩 腾‘云’而来”展演,100余组大型灯组预演灯会盛景;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等地通过淮海戏、花船表演、工鼓锣、苏北琴书、童子戏等非遗项目,集中展示当地民俗文化……
“非遗过年”甚至火到了海外。1月底在悉尼启动的“江苏非遗文创精品展”,利用VR技术展示精心挑选的我省非遗代表作及年味文创,受到当地居民尤其华人的热捧。
“活态”展示+研学旅游
非遗旅游,近年来已在我省逐步火了起来。
每天清晨,一板车黑泥送进祠堂后,打泥声就从门缝中飘出……这是惠山泥人大师王南仙记忆中的场景。“老无锡人都晓得,惠山古镇‘倷泥模模’多,指的就是惠山泥人。围绕泥人,我们形成了制作、体验、销售一体化。”无锡惠山古镇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苏文龙告诉记者,将非遗和旅游相结合,景区专门打造了特色“旅游+文化”产品——惠山泥人非遗体验研学游,由传承人给孩子们详述不同泥土的特点,手把手教授做坯、上色。这两年,无锡市中小学生泥塑大赛、惠山古镇暑期童趣节、“惠山泥人走进校园”等活动成功举办,惠山泥人研学游已成当地亲子游、对外交流、夏冬令营的必选项目。
在惠山古镇,类似“活态”展示的非遗还有很多,比如留青竹刻、无锡精微绣、油酥饼等。2014年起,该镇系统推进“非遗+旅游”融合,制作、售卖非遗文化产品以及提供相关体验的商铺占比超五成,去年古镇接待游客超400万人次。
“‘非遗+旅游’的概念自推进文旅融合后就出现了,但要做好不容易,我们一直在思考能有什么创新。”刘媛之介绍,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展览展示了南京地区100多个非遗项目及19个项目传承人工作室,还有可容纳500名游客同时体验非遗技艺的多间教室,全年进行活态展示,“工作室都是开放的,游客可以随时走进去与非遗传承人零距离互动。”该馆每年还举办10余场非遗展览,与之结合的“看展览 学非遗”品牌活动中,非遗传承人当讲解员,还现场教授制作。
“可以说非遗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省文旅厅非遗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列入我国非遗名录的项目有十大类,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美术、传统戏剧、曲艺、游艺与杂技等,很多项目互动体验感好、适合游客参与,可以设计成创意课程。省内外不少非遗场馆和旅游景区正致力于提供这样的旅游产品。
整体开发集聚“小而散”
很多非遗项目兼具文化和旅游融合潜力,但非遗旅游开发目前还在探索中。
走进扬州486非遗集聚区,各类漆器、玉器、剪纸、刺绣等让人眼花缭乱。扬州广陵琴派第十二代传承人唐迺扬在此有间工作室——扬州正谊琴社,20多平方米的房间被辟为公共大课区、小课区两块,琴社门口搭有一方小舞台,有时他会进行现场展示。在唐迺扬看来,非遗作为地域文化往往传播范围有限,旅游则是很好的宣传方式,“源源不断地把新观众带到这里,不同的文化通过集聚区这个平台与游客接触、交融。”
“一座扬州城,就有200多种非遗项目,究竟邀请哪些非遗传承项目入驻、哪些可以跟市民游客互动、哪些‘濒危’亟需传承保护,我们逐一研究。”扬州工艺坊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娟参与各项非遗旅游体验活动开发,见证了集聚区自2015年投运到兴起的过程。
在马娟看来,“酒香也怕巷子深”,扬州非遗项目数在省内位居第二,但人气与之并不匹配。“文化往往是厚重的,还需以旅游让文化变得轻盈可感。”马娟认为,将不同非遗文化打包整合,进行平台化运作,也便于在周边完善酒店、餐饮等配套,更好地服务游客。当地以国企扬州工艺坊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为运营方,打造扬州486非遗集聚区。
目前集聚区已常规化围绕几大板块开展旅游体验服务,承办各项重大文化交流活动,并开设非遗公益讲座、文化课堂,以及将活态展演与静态展会相结合开发高质量研学课程。马娟介绍,正计划进一步调整业态,在旅游线路上实现与景区串联,统一研发文创,强化品牌化形象包装,实现“游、购、娱”一体化。
这一集聚化开发思路,与惠山古镇力图实现文商旅融合的设想不谋而合。苏文龙认为,面对小而散的非遗项目,进行整体化、在地化、活态化保护开发,既是保持非遗“源头活水”的关键所在,也是对非遗活化利用的最佳路径。
人才梯队建设亟需发力
推动“非遗+旅游”的另一个难点在于人才梯队建设。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从事非遗传承开发者收入往往不高,从普通学徒到省级、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需要长年累月的积累,倘若不是真的热爱,往往坐不住“冷板凳”。
民间布艺市级非遗传承人高勇已在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坐馆15年,除了制作布艺作品,他还通过直播手工、出门讲课来收徒传艺。他不无遗憾地告诉记者,喜欢传统布艺的人很多,但愿意钻进去、坚持下去的年轻人还是太少。“作为传承人,首先要不断丰富产品、树立品牌,别人才愿意跟着学;同时呼吁社会包括媒体更多关注非遗及相关传承人,环境熏陶很关键;希望出台更多政策,让非遗传承人能以此为生、将技艺发展成艺术。”
资金短缺,也是不少非遗项目传承面临的现实难题。“像‘非遗进校园’这样的活动,教育部门和学校都表示支持,但一张古琴价格最低也要3000元,还需要琴桌、琴凳等,我们作为教师是无法提供的。”唐迺扬说,他的一名学生在苏南一座城市成立古琴协会后,在当地几所学校开设“非遗进课堂”课程,每次仅有100元酬劳。
在扬州漆器髹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来喜看来,非遗传承人认定制度有待改进。“现在各个级别的非遗传承人数量有限,也就是说,被评上的人还在世的话,其他人即使技艺达到了相同水平也无法被认定为同等级传承人。当一些非遗传承人年龄大了、不再生产作品,这个‘头衔’也就难以体现应有的价值。”作为省政协委员,张来喜在今年省两会上再次提交提案,建议让退休后的非遗传承人可以带徒、返聘,同时配套考核机制,在其年迈时可转为名誉非遗传承人。
由于涉及政府补贴,各级层层考核很严格。张来喜不无担忧地说,扬州从事漆器制作的人平均年龄超过40岁,通常要打下10年基本功才能出作品,这一过程本身就很辛苦,加上存在隐性“壁垒”,就更不利于传承。
苏文龙介绍,围绕人才队伍建设,各地景区也都在发力。像惠山古镇会前往一些学校的美术设计专业招聘,引进专业人员再进行专项培养,还会对有兴趣的景区工作人员进行专门培养,从中挖掘人才。但他也直言,光靠景区抓还不够,还应到相关学校开设课程,与非遗传承基地或景区建立长期合作,既方便学生就业,也为非遗传承打下基础。
规范市场助力非遗“落地”
开拓非遗旅游市场的目的,最终还是要在活化利用中更好地传承和保护,这方面的探索还有很大空间。
“对非遗最好的保护传承就是购买使用、让它进入生活当中,而不是摆放在橱窗里。非遗只有落地,才能生根,和旅游结合在一起才有传播价值。”高勇感慨道,非遗艺术品其实比较契合人们的基本情感需求,传承人一定要与时俱进设计出与当地文化相得益彰、具有地域特色且价廉物美的产品,才能激发游客购买使用的意愿。
目前在非遗艺术品商品化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以次充好等现象。“即便一件普通漆器,因为制作周期长,往往也要一两千元,稍微好些的要上万元,街边那些几十元的都是假的。扬州漆器厂已牵头制定了行业标准,我们也呼吁政府进一步规范行业,维护这张‘城市名片’。”张来喜说。
68岁的赵树宪是绒花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曾和学生为电视剧《延禧攻略》制作19款绒花发饰。该剧带火了赵树宪的绒花,与此同时,绒花制作相关研学课程也走入人们视线。但记者发现,绒花制作课程质量也存在参差不齐现象。拿绒花的基本部件绒条来说,这是通过将蚕丝煮熟后的熟绒染成不同颜色、再用烧至退火软化的黄铜丝捻成螺旋状形成的,绒花制作是在绒条上组装成各色样式。一些非正规教学机构却将普通黄铜丝缠绕化纤以次充好,一般人难以分辨。
“我们民俗馆推出这类研学课程,一般场地免费,只需缴纳一些材料费,资金确实有限。”刘媛之坦言,希望人们选择正规课程,同时财政尽可能多些补贴、助力非遗传承和推广。
规范市场、整治乱象,正是今年我省推出非遗旅游体验基地的初衷之一。“通过打造一批基地,开发设计更多互动性强、体验感好的旅游体验产品,促进形成一批可复制的经验和模式,在全省推广。”省文旅厅非遗处负责人介绍说,“非遗旅游体验基地”的概念由我省率先提出,随着省内外非遗旅游活动日渐增多,创建时机已经成熟。未来将对入选基地予以政策倾斜和资金奖励,以达到规范市场、促进活化利用、推动非遗传承和保护的目的。
“非遗产品如想产生更高的经济价值,关键要为大众接受和喜爱。”刘媛之说,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正着手开发整合文博场馆和旅游景点、历史文化街区等文旅资源,将非遗传承与游客旅游体验需求相结合,设计打造融观光体验、美食品鉴、娱乐休闲为一体的非遗旅游线路及定制非遗体验。马娟则希望,以更年轻的方式、更新颖的呈现手段,让非遗文化与更多人尤其年轻人实现“亲密接触”。(颜颖 付奇 陈月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