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是一个文学营造的“桃源”,看它今日之文脉如何蓬勃
新华社客户端上海1月10日电(记者 孙丽萍)“有一条江非常长,把中国的南和北连在一起,也把中国和亚洲乃至整个世界连在一起。当我们说江南,并不是说长江以南的所有地方,而是最后落到了‘长三角’这个概念。”日前在上海作协,一场以“江南文脉”为主题的论坛切中当下热点。
小寒节气中,著名文学期刊《收获》发布了2020年度文学榜,并举办以“长三角论坛:江南文脉何以蓬勃”为题的论坛。众多长三角知名文学期刊的负责人以及生于江南地域的作家为之集聚一堂、坐而论道。
何谓江南文脉?苏州大学教授季进认为:“明清以来的江南文化绝对是中国文化的主体。江南不仅是一个地理的概念,可能有时也是一种情感结构、话语方式,甚至是一种文化隐喻。”
“江南文脉的形成,得益于交融。”《江南》杂志主编钟求是表示,南宋时期,北方人口南迁,形成了文艺的繁荣。到了近现代,江南地区又聚集了中国文学的半壁江山。
在《雨花》杂志主编、鲁迅文学奖得主朱辉看来,“江南之所以形成独特的气质,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这里水土温润、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又处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之处。王安忆、孙甘露、苏童、余华等一批作家领风气之先,形成了江南作家的集群,留下了相当厚实的江南作品。”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中国的诗词歌赋大量歌咏江南……中国古人将江南想象成人间富贵地、人间天堂。事实上,真正的江南是四季分明而非四季如春,但在文学的世界里,它成为了一个文人的最佳隐居地,甚至留下‘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民谚。”诗人小海感叹:江南文脉的独特之处正在于此——是文学,将江南营造成为一个永恒的乌托邦和桃花源。
不过,也正因文学的“润饰”,长期以来,江南文化在人们心目形成了温润、精致的风格与特质。由此,也带来了今天中国南北作家之间的显著差异。
江南文化成于地域,受益于经济发展、多元交融、包容并蓄。但从文学的角度,今天的江南文脉是否已得到充分的激发?《收获》杂志主编程永新认为,江南丰富的方言在文学写作中似乎被“抑制”了,这个现象值得深入研究。
“南方作家和北方作家确实非常不同,这首先体现在语言表达上。标准现代汉语以北方普通话为基础,导致那些日常以方言展开思考的南方作家在文字表达时明显区别于北方作家,“二者差异也不仅是文字表达,还体现于叙事伦理、比喻方式、情感表达、心理活动等等方面。”程永新说。
“之前一个上海作家在小说中使用了宁波方言,特地写了注释。”《小说界》杂志执行主编乔晓华同样发现了这个现象——北方作家、西南作家在写作中可以很自然地运用方言,反而是江南地带的作家对使用方言比较谨慎,更多的还是使用标准汉语写作。
如果将长三角的文学资源视为江南文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这个“文学共同体”正在积蓄蓬勃的力量。2018年,为响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推动长三角地区文学资源的共享和协同,构筑区域文学高地,江苏、浙江、安徽和上海三省一市作家协会联合成立了“长三角文学发展联盟”。
江南文脉何以蓬勃?在探讨这一宏大的主题时,人们不约而同将目光落在今天地图上振翅欲飞的“长三角”。它承载江南的昔日荣光,也肩负着江南文化的未来勃兴。
苏州大学教授王尧认为,江南文脉始终要和世界保持对话,要有新的打开与创造。“江南文脉延续的关键是海派文化的介入,始终保持与世界的对话和新的创造精神,是海派文化的特点。”
“如果说文学是花草,文脉就是一棵大树。文脉要蓬勃,除了创作,还应该带动和引领阅读。”《文学港》杂志主编、浙江省作协副主席荣荣提议,江南文学刊物可以形成一个共同体,开设相关评论专栏,凝聚文学共识,“只有引领更多读者和新一代创作者,江南文脉才能生生不息。”
“如果你生活在江南,江南文脉就在你身上,就在你的血液里。评论家木叶认为,“真正根植于江南文脉”的文学写作,就应该像长江一样贯通东西南北,把整个世界的风气都融汇其中,“那么江南在我们身上,中国在我们身上,世界也在我们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