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感性美与思想美
当下一些艺术作品,依然存在低俗、庸俗、媚俗等问题,既缺乏感性美、视觉美,又无思想之美、哲学之美。艺术要美,视觉美是前提,思想美是核心,前者体现艺术的基本属性,后者表达艺术之灵魂所系。
什么是感性美、视觉美?什么又是思想美、哲学美?
美分层级,感性美、视觉美属于形式美。形式美以形式取胜,是“美”的低级层次。此层级的美以其外观的和谐与形态的统一,通过视觉唤起审美感受,是悦人耳目之美。艺术作品的思想美,是作品所能体现的精神境界与所能抵达的思想深度,并由此为受众带来或呈现的心灵震撼与审美高度。
当下艺术创作缺少感性美,与创作者远离生活、缺乏创作冲动密切相关。不在现场怎能有现场感受?没有现场感受怎能激发艺术感觉?没有艺术感受力又怎能产生创作冲动?艺术感觉往往是独特的、美好的、精致的,与此相对应,非艺术感觉往往是平庸的、丑陋的、粗鄙的,而狭隘固执、贪婪自私、世故庸俗,必然成为非艺术感觉的温床,为世界上的恶俗乱象之源。
缺少思想美,是艺术创作中的一大缺憾。造成此问题有诸多原因,但艺术创作者普遍缺少哲学素养,割裂艺术与哲学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症结所在。艺术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没有哲学观照,缺乏思想体现,更遑论艺术之美。黑格尔曾提出“艺术终结论”的逻辑命题。诚然,艺术继续远行,需要走向哲学,但艺术永远不会终结。
事实上,艺术演进的背后均有哲学巨手的推动。从西方艺术观来看,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成就,无不是冲破神权束缚、彻底解放人性所致,于是出现了艺术之人性美、理想美;从文艺复兴时期到现代,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科学技术的发展,走出幻想、回到现实成为时代思想,出现了艺术之现实美、客体美,或称再现美,包括现实派、印象派。此后,随着主体意识的张扬,出现了艺术之人格美、表现美,包括后印象派、野兽派、立体派、抽象派等。从理想主义到现实主义,再到表现主义,艺术创作所追求的形式美,均与人文、科学、理性有关。追求理想美或“为艺术而艺术”,这种形式唯美、强烈自我表现的高雅艺术,受到后现代主义的鄙视与嘲讽,于是出现了反对理性至上、追求“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之艺术,包括器具艺术、行动艺术、装置艺术等。
比如著名艺术家杜尚,《泉》与《门》是其代表作,至今仍被热议与争论。《泉》对一生活用具重新命名并改变角度、异境放置,令人驻足沉思;《门》通过两框一门装置,演绎了开关统一、相反相成的哲学命题,成为只讲生活美、思想美,并与感性美、视觉美对立起来的后现代艺术的典型与范例。
显然,后现代艺术通过制造“符号”“概念”,既嘲弄艺术,又彻底否定传统,模糊生活与艺术界限,是“非此即彼”的极端思维作祟,也是“破而无立”的艺术表达缺憾。杜尚之《泉》与《门》只不过是一种带有创意的“问”号,是借用俗物“对话”经典的创意,是挑战“什么是艺术”的诘问,是关于“艺术与生活的边界在哪里”的质询,而可欣赏的只是艺术家自由精神的表达,并非审美之艺术。
如此,艺术创作中既要形式美,也要思想美,两者不可或缺、不可偏颇,而两者皆具,方出大作品。想起庄子诸多名篇,无论是语言的诗性之美,音韵的一唱三叹,抑或想象的奇特恣纵,构思的意出尘外,还是意境的雄浑开阔,哲思的博大精深,堪称艺术之美的典范。然而,这只是出自中国古人的寓言短章。当今更需艺术创作呈现当代中国文化语境下的鸿篇巨制,不仅仅是文学、影视,还有美术、音乐、戏剧。(吕国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