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当代文艺 > 创作

新武侠故事,呈现年轻视角下的家国情怀

时间:2020-07-14 09:14:24 来源: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作者:牛梦笛

     一直以来,武侠故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枚瑰宝,是影视行业常见的创作题材。前些年,《新射雕英雄传》等影视剧的播出备受好评,唤起了人们对于“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侠客精神的思考和追求。

  这些年,随着网剧市场的快速崛起,青春、甜宠、悬疑、玄幻等多种类型作品层出不穷。为适应互联网的发展,武侠作品需要进行“向网而生”的转变。这样,才能赢得新时代年轻观众的关注与认可。例如,前不久播出的《月上重火》在叙事方式、人物架构、语言逻辑等方面均进行了年轻化的改造,让一部武侠题材作品充满了网感。

  《月上重火》再现了江湖中大小门派、各路英雄们,在争斗之中交织成的一幅幅精彩纷呈的命途画卷,让原本的爱情线和武侠朝堂斗争线产生交叠,颇具戏剧张力。作品自江湖儿女浓烈的爱情故事开启,以“侠之大义在于家国天下”收尾,将最后的镜头定格在人物温暖、温情的画面上,从侧面呈现出江湖群像的复杂故事,更惜叹武林豪杰的交错命运。

  新武侠的突破与延续

  武侠作品之所以深受观众喜爱,是因为以艺术的形式契合了人们在现实世界的潜在欲望。这些潜在欲望,在故事中的江湖里得以实现。影视作品的探索与创新,是表现形式的多样化与主题拓展创新互为表里的结果。而所谓新武侠,简单来说,就是在打破传统武侠叙事套路的基础上,融入新的时代价值。

  《月上重火》的主角,重雪芝、上官透、宇文穆远等几位年轻人,主动承担责任,迎接命运安排,不畏惧困难与挑战,不惧怕权贵与威胁。他们用自己的智慧与力量,战胜了邪恶。作品通过对爱情、朝堂的“双线”打造,同时融合了甜宠和悬疑的创作元素,构建起对江湖和武林关系的探讨,并最终支撑起了一个武侠世界观。

  新武侠如何在延承传统武侠英雄儿女的豪情壮志之下,让热血江湖与家国天下联系得更紧密,让传统价值内核与新时代精神相结合?对此,《月上重火》又有了新的注解。

  剧中,咕咕被街上的恶霸欺负,重雪芝挺身而出,义气相助,彰显了人物的古典侠者风范。上官透与重雪芝共同追查机密下落,要让真相水落石出,也体现出青年侠者勇于担当重任的使命感。宇文穆远一路照顾扶持重雪芝,默默付出,不求回报,有侠义之士不图名利、尚义气、重承诺的风骨。另外,重雪芝与上官透两人受鲁王邀请共同赈灾,重雪芝说“追查秘笈下落固然重要,但和眼下百姓所受之苦相比,和天灾人祸相比,这些事情就算不上什么事情了”。这种“舍小我为大家”,用行动彰显“仁爱”的品质,正是《月上重火》将家国情怀的丰富内涵、内在价值寄寓在人物细节中的表现。

  在武侠世界里,有的人穷尽一生追求,甚至不惜牺牲生命,就为了完成自己的大道。在《月上重火》的故事里,江湖纷争、血雨腥风从来都不是重点,而是对于人性的观照与反思。剧中众人挣扎于欲望、仇恨之间,最终还是要靠人性固有的同情之心实现和解。这是《月上重火》理解中的“新武侠主义”,让人在唏嘘之余,也有了深思的空间。

  影视作品不仅有着娱乐大众的功能,更有着自己的文化责任担当。《月上重火》在展现儿女情长的同时,也充满了家国天下等正能量情怀。这也正是这部作品的文化意义所在。

  感情线干净利落、纯粹浓烈

  《月上重火》打造了“专宠”的纯粹关系,将情感处理得干净利落,呈现出为了所爱之人不顾一切、付出一切的干净爱情。剧中,宇文穆远爱着发小重雪芝,但当他知道重雪芝对于上官透的感情之后,还是愿意去成全有情人。剧中没有狗血的感情纠葛和纷争,就连林峯紫和上官透的陈年旧事带来的误会,也是因为剧情的展开,而设定的小坎坷。

  男女主人公上官透、重雪芝的情感每推进一步,都含糖量很高,也在江湖的纷争中,不断变得浓烈。“竹林救美”“山洞独处”等高甜桥段,以唯美画面俘获了不少年轻观众的心。除此,该剧的感情线还充满了网感。正是因为将美好的感情置于新武侠的世界观中,才能让年轻观众被吸引和打动之后,真正感受到作品的价值内核——年轻人的价值担当、家国情怀、为国为民等。

  俗话说,艺无止境。该剧的美中不足之处,是在浓墨重彩的爱情戏下,对于亲情和友情的描写笔墨不足。例如,大长老自杀去世后,宇文穆远并未展现出许多对于亲情的珍重,等等。若是对亲情和友情的描摹再多倾注些笔墨,或许会让该剧更生动可感。

  近几年,仙侠剧、玄幻剧日渐成为市场大热题材,但鲜有优秀武侠作品。为什么武侠迷对仙侠、玄幻、奇幻不买账?因为这些作品的内核,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江湖武侠”。创作者只有营造有代入感的“真江湖”,才是作品出圈的关键。在优质的新武侠题材稀缺的当下,《月上重火》无疑用现代化的创作手法,为新派武侠题材开辟了新的格局。

  (作者系光明日报文艺部影视评论责编)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 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