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当代文艺 > 产业

当科学家参与电影产业

时间:2021-02-04 09:18:58 来源: 解放日报 作者:龚丹韵

  贺岁档即将来临。近几年,国产电影产业的发展始终牵动人心。

  几周前,中国科普作协科学与影视融合专委会正式成立,科学界和影视界首次有了深度合作的学会型平台。

  长久以来,国产电影总被诟病有科学漏洞,存在硬伤,这也是常被拿来与好莱坞大片进行比较的短板。另一方面,科学知识如何实现大范围传播,一直是科普教育的难题。科影融合,一举两得。

  但是当科学家真的参与电影项目,两个做事风格、思维个性迥异的群体,能否密切合作?融合,又能为未来的电影产业、科学发展闯出一条什么样的路?

  为电影输送科学顾问

  2016年,搭载热门动画系列,一部讲述量子纠缠的小短剧在B站上线。不到一周,点击量过1000万,弹幕上有人戏言“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物理课了”。

  短剧的编剧王姝,在北京市科协工作多年,如今是科影融合项目发起人。她感叹:“我参与的科普活动中,规模最大的一场也就6000名观众。试想得做多少场报告,才能影响上千万人?”

  如果搭上“影视”这趟车,科学的传播速度、受众体量,与报告不可同日而语。尤其是电影,拥有广泛的观众群体和不动声色影响公众的能力。如《星际穿越》《流浪地球》的观影人次以亿计算。上亿人因科幻电影,对黑洞、多维时空、宇宙天体留下印象,大批青少年也因科幻电影,梦想成为科学家、天文学家、航天员。

  中国科协在调研中发现,发达国家早已发力。2008年,美国国家科学院专门设立了“科学与娱乐交融项目办公室”,职责就是给好莱坞输送科学顾问。《星际穿越》有物理界巨擘基普·索恩的深度参与,让该片经得起最严苛的科学审视,也让大家意识到,当电影有了科学顾问,会产生何等惊人的视觉奇观。

  科学顾问不仅用于科幻大片,各类电影都可能涉及科学。比如《冰雪奇缘》项目前期,主创们通过该办公室申请去一家冰雪实验室参观,实验室的所见所闻给予了大家很多灵感,这才有了《冰雪奇缘》剧本的孵化。该项目办公室已经为包括《复仇者联盟》《降临》《雷神》《速度与激情》《生活大爆炸》在内的数千部电影、电视剧提供科学顾问,效果显著。

  王姝列举了另一个案例——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从20世纪60年代就成立了娱乐业联络部,提供技术建议、会晤科学家、分析剧本,还把肯尼迪航天中心的火箭组装大楼、发射台及着陆设施等供摄制组使用。对于NASA来说,每一次参与电影的过程,都是一次广告,提升了公众的支持度。有研究数据表明,NASA与《星际迷航》的合作,成功帮助他们摆脱了1986年的“挑战者号灾难”,恢复了机构正面的公众形象。

  科影融合,能实现科学的借势传播。2017年,王姝所在的课题组调研了国内100多名科技工作者、80多名影视从业者。

  科学家表示,他们愿意做科学顾问,乐意看到科学知识在影视作品中得到生动阐释,但他们不知道怎么做。电影人的态度则有些微妙,有人担忧科学家会不会“古板”“固执”,不尊重艺术创作规律。其中,只有3位有过好莱坞从业经验的人,知道美国有一个办公室,并认可科学咨询的作用,绝大部分人对科影融合机制闻所未闻。

  当时间走到2019年春节,《流浪地球》火了。同年,在中国科协召开的科幻事业产业发展座谈会上,科影融合项目负责人林育智介绍了项目进展。次年11月,中国科协科技传播与影视融合办公室正式成立,并确立12部委联系机制,共同推动融合工作。

  几周前,中国科普作协科学与影视融合专委会正式成立。成员中,一头来自科学界,如我国恒星级黑洞研究团组首席科学家苟利军,而另一头来自影视界,如《流浪地球》导演郭帆,他们分别代表两个领域担任专委会的副主任委员。

  你以为的科幻片或许已变成历史片

  一年多来,大量影视项目的科学咨询雪片般涌来。

  在某航天题材剧本讨论会上,一位资深航天专家,拿钢笔写了满满7页意见稿带到现场,他提前一周就把项目资料看完了,态度十分认真。也有专家事无巨细提了诸多建议,宏观如中国航天发展史、航天精神,微观如剧本中航天员的年龄设置能否经得起推敲、是否符合国家航天员选拔现状等。

  资深的航天专家们并没有想象中“古板”,反而对影视创作非常尊重。有专家直言相告,2019年,航天题材的待审剧本量一下子爆发,他们又爱又恨。爱,那么多人开始关注航天事业;恨,绝大部分剧本只是披一件航天的外衣,本质仍是言情剧或职斗剧,剧中人物和航天人的气质并不一致,这让他们对一个好项目格外重视。

  反过来,影视界与科学界接触后,有时也会面临“崩溃”。

  有一次,参观了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的实验室后,一名编剧当场“颓”了。此前,她花了大半年时间搜集各类资料,甚至搜到了哈佛医学院的论文,但听完研究员的介绍后,她发现自己的资料要么过时、要么错误。

  还有一次,一位“80后”编剧受邀前往某科研机构参观,在大厅里,他对着一块文字介绍墙久久不曾移步。原来,编剧团队用两年时间搜集了几百万字资料,去粗取精后,浓缩为20万字用于创作。但介绍墙的内容让他突然意识到,20万字大部分也是废料,两年的资料工作几乎白做。一位专委会工作人员对那20万字材料评价说:“这些内容找一个相关领域的博士生,其实1个月就能搞定。”

  专委会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性沙龙,邀请一群科幻创作者、一群科技工作者,大家共同畅想未来10年科技对生活的改变。

  第一阶段,只允许创作者发言,只见他们越聊越兴奋,想象力无限发散。第二阶段,只允许科技工作者发言,结果他们集体“吐槽”。科技工作者说,创作者大部分的想象已经“落伍”,比如基因剪切,这个技术多年前在实验室里已经完成,只因伦理问题没有现实应用,怎么还畅想10年后才有这个技术?

  随着大众科学素养的提升,观众一眼就能看出漏洞。“好作品被接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会轻视观众的智商。”王姝说,“创作者如果不了解科学前沿,你以为的科幻片,等到放映时或许已变成了历史片。”

  几个月前的蓝星球科幻电影周上,有一段文字描述让她印象深刻:这是一个已经很科幻的时代,一个前所未有的科幻创作怕被时代超过的时代。王姝形容,面向未来的创作,必须借助科学的力量,而科影融合,就是请科学家搭一个梯子,拉影视人一把。

  真的进入跨界合作阶段,一切并不容易。

  比如,钱谈不拢。许多人默认,科研就是无私奉献。堂堂科学家,怎么也谈钱呢?有些剧组支付的报酬和科研人员的心理价位有很大差距。

  《科技日报》此前报道,苟利军在多个场合对《流浪地球》做过科学解读,也指出过影片的科学瑕疵。于是,有电影团队打算正式聘请他为科学顾问,但最终觉得他要价“太高”而放弃。

  消息见报后,有一阵子,同行们见到苟利军,都会问一句:你到底要了多少钱?其实,按剧组要求,科学顾问需要参与核心世界观设定,给出具体置景的建议,将涉及科学的情节和细节合理化,工作量不小,苟利军按可能花费的时间,估算出一个数字,这个数字实际上已是“白菜价”。

  还有剧组在咨询过一次科学顾问后,希望后面几次能够打折。专委会直接拒绝,认为科学知识不是“快消品”。只做一次咨询,说明基础知识就能应对剧组的问题,但后续仍需深入咨询,科学家提供的就是针对该剧的“定制式服务”,需要花费个人业余更多时间、精力围绕项目而服务,怎么还想打折呢?

  归根结底,国内影视人依然认为科学顾问只是“锦上添花”,没有也无妨,费用不愿给得太多。“我们坚持,科学知识应该体现商业价值。另一方面,如果免费,电影人对科学和科学家的尊重就会打折扣。”王姝说,希望未来,更多人能认识到科学之于电影的核心价值,愿意为之埋单。

  除了价值认可,也有沟通障碍。

  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副总经理、有“中国第一调色师”之称的马平,曾负责一个影视虚拟拍摄项目,需要与人工智能团队合作。然而一年来,对方提供的技术支持始终和他的需求不在一条线上,彼此鸡同鸭讲。直到有一天,双方一起在摄影棚工作了十几个小时后,大家才恍然大悟,电影人需要的技术应用与科研那套思维体系截然不同。

  有时候,同一个中文词,不同行业的理解也是五花八门。比如“反差”究竟是什么意思?马平后来意识到,外行里有人理解为清晰度的反差,有人以为指暗的地方有多暗,而在影视行业,反差就是指画面最亮处和最暗处的差异程度。

  艺术与科学,电影与计算机之间,有一条巨大的认知鸿沟。科技工作者不了解电影怎么制作,反过来电影工作者也缺乏逻辑理性训练。教育背景、社会文化、行业习惯,两个群体差别迥异,形成了价值、沟通、合作、理解等一系列问题,还需要磨合的过程。

  那么,科影融合相对成熟的好莱坞是怎么做的呢?马平介绍,好莱坞已形成一套产学研体系。比如其顶尖院校信息技术专业的科研人员,有一些本就把电影项目作为研究课题,甚至自己就当过导演、编剧,长期和影视圈紧密结合,熟知影视创作流程和需求,形成产学研无缝对接的生态圈。大学、企业、电影项目,都可以在这个生态圈里诞生技术、自我孵化、形成产品、获取利润。

  自主研发,进退两难

  科影融合的价值,不止于科普,也不止于让影视更科学。

  电影是一个工业,和所有工业门类一样,需要科技。摄影机、灯光、后期制作软件、插件、视效技术等,如今的可用工具几乎全是“舶来品”,存在被人“卡脖子”的风险。

  问题来了:我们的影视行业究竟要不要自主研发技术?“坦白说,很难,但再难恐怕也得试试。”马平感叹。

  仅一台摄影机的研发,就涉及光学元件、芯片、电路、图形处理、声音处理、机械、自动化、数字化等各领域,包含成百上千个专利,分散在各学科中。更别说,摄影机以外,还有数不尽的器材配件、放映设备、软件插件等。影视产业这个庞大的工业体系,目前所有的工具环环相扣,彼此依存,已被先来者掌握整套体系,包括数字协议的话语权。

  如今没有一家大企业能以一己之力支撑自主研发。尤其国产电影大多为项目制,无法仅为一部作品、一个项目提供庞大的研发经费。从机制上似乎注定,此路不通。

  即便在西方,提供影视工具的企业也活得并不容易。“全世界的电影产业,也只养活了两家摄影机生产企业:德国阿莱和美国RED。它们还需要把设备大量卖给电视人。”马平说。因此,如果我们下定决心自主研发,背后一定需要制度支撑,单靠企业和市场行为,很难。

  另一个角度说,没有自主技术,也会影响创作品质。目前,西方人发明的影像工具,积年累月,已经调到“拍白人最好看”的状态,并不能完美呈现亚洲人的美。

  拥有技术专利,还有一个中国电影人不可想象的好处:好莱坞拍摄大片时,设备工程师常常就在现场待命,导演需要什么特殊效果,工程师可当场调改设备。

  日本索尼研发的初代数字摄影机刚出炉时,马平也曾使用过。彼时,他对日方反馈使用感受:摄影机的灰度曲线有问题。但日方反驳:设备在好莱坞用得好好的,不可能。

  马平解释,索尼工程师在好莱坞现场随组调试,相当于为好莱坞单独研发了一条曲线,那不是通用曲线,不作数。当时,索尼不以为然。第二年,在一次全球行业大会上,只见索尼总部的技术研发总监站在门口,特意等着马平。对方客客气气地鞠了一躬,说:“马先生,你此前说的是对的。”

  自主研发,或许在对文化影像提出更高要求的未来,是创作绕不过去的坎儿。

  发展数字经济的上海能为影视做些什么

  一个多月前,中国顶级视效团队墨镜天合的高管在专委会牵线下,找到上海科技大学的MARS实验室。

  上科大一直注重科研成果转化,其MARS实验室为信息学院和创艺学院的联合实验室。虞晶怡教授担任实验室负责人,主攻计算机视觉、图形学、计算影像学等。

  “这个领域本就与影视行业高度相关。”实验室成员吴迪解释。比如美国2019年图灵奖获得者,为斯坦福大学计算机图形学实验室教授和计算机科学家、皮克斯动画工作室联合创始人。这个奖项,正是表彰他们的研究对电影产业的革命性贡献,尤其是让计算机CG成像技术广泛用于影视制作。可见该领域与影视之间的相关性。

  几年前,墨镜天合就对虞晶怡略有耳闻,一直以为研发并不成熟,此次交流后才发现,原来MARS实验室的很多技术已经可以用于影视拍摄,只是需为影视工业量身打造,进行成果转化。

  比如,墨镜天合一直想从好莱坞引进一套顶级技术设备“Light Stage”,但始终未成。它能以超高精度捕捉人体运动时的信息。通俗地说,它精细到能识别人脸极细微的结构变化,连皮肤材质都可纳入数据模型,人脸可渲染得非常逼真,是全球顶级的动作捕捉和建模设备,影视界渴慕已久。本以为国内没有,未料MARS实验室已自主研发了国产版,还加入了光场技术,取名为“穹顶光场”,令人喜出望外。

  “此次沟通之前,我们也不知道影视圈需要什么。”另一位研发人员张启煊说,如动作捕捉,影视圈与学术圈使用的数据格式都不一样,工业生产流程也不相通。有些影视应用,学术上不会去做,需要针对影视人的需求进行特别开发。

  原来,散落在不同领域的科研,很多都可用于影视。专委会最近的一项调研显示,我国神经网络图像处理领域的若干项技术已位列全球第一梯队,但研究者们只关注自己的学科,从未想到把技术应用于影视。彼此都有需求和热情,就是缺少信息渠道。

  近几年,科幻电影、电影科技、电影工业体系备受重视。归根结底,它对科普事业利在千秋、对文化的影响可辐射全球,它本身也是一个国家工业体系和科技综合能力的考验与象征。

  如今,不少城市积极响应,抢着打造“科幻”这个香饽饽。作为曾经的工业重镇、中国影视发源地,同时正在发展数字经济的上海,能做些什么呢?被采访者们也提出了一些建议。

  比如,可建立跨界合作机制。各行业协会本是一种沟通渠道,但目前行业协会更多只关注自家的事。或许城市层面自上而下的统筹,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比如,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组织者,把散落在各领域的科学资源、研发人员进行整合。

  我们的影视工业整体情况怎样,此前未做过彻底排摸,究竟哪些技术特别需要攻关?对科学界来说,机械自动化、人工智能、光学、计算机视觉等,当地已有哪些学科资源可整合?投入怎样的精力,能让科学和影视手拉手?

  进一步说,各大城市扶持影视产业,举措往往是补贴政策、引进项目、引进人才、建设基地等,很少涉及电影工具,研究电影工业背后的科技问题。在人才引进上,有的地方把制作人、导演、编剧列为人才,视效总监等高科技人才却不算在引进之列。

  “国产影视项目的流动性其实非常大。”马平说,“今天这里补贴多就去这里,明天那里更好立即流到那里。影棚建好,剧组来了,拍完剧组又走了。”

  上海如今正在打造松江科技影都,其中明确提到“鼓励影视前沿科技创新”。而未来,上海如何真正成为影视制造业的高地,形成一个长久循环的生态圈?一些受访者认为,科技恰恰是重点。其他要素都可能流动,但有一个不会轻易跑——当地的产学研成果。研发跑不了,实验室跑不了,科研人才跑不了。

  上海拥有工业城市的基因,又有高校院所等科研基础,两者兼备,产学研一体化本就有先天优势,加上大力发展数字经济,这些都是上海的独特竞争力。着眼于科技与影视的深度融合,大有可为之处。

  科技成果、工业体系,能让流动的影视项目落地生根,也是未来中国从文化大国走向文化强国的关键。想要站在制高点,就得承受大风险。(龚丹韵)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 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