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发展新动能
各地按照中央总体部署谋划新兴发展“施工图”时,要注意因地制宜做好统筹布局,补短板强弱项,避免同质化无序竞争的低水平重复建设。要把握好以政府优惠政策引导新兴产业发展的度,避免产业依赖政府补贴引起周期性波动。同时注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在竞争和开放合作中实现区域协同和产业协同,必要时采取措施限制投机和跟风潮流。
“十四五”开局之年,地方正加快勾勒新兴产业发展路线图。据新华社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安徽、湖南、湖北、山东、云南等逾10个省份明确了新兴产业规划和部署,包括重点发展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加快培育世界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进一步壮大发展新动能,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等方面。同时,包括千万级财政资金、千亿级基金在内的多路新增资金正加速向新兴产业集结。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且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代表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加快布局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地方树立产业核心发展优势,实现“换道超车”的重要方向。同时,通过发展新兴产业可助推传统产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我国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有力地推动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在此过程中,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广泛融合,加快推动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涌现了大批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成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有力支撑。
当前,我国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2019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1.5%,比2014年提高3.9个百分点,已成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预计至2025年底,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达到20%左右,成为“十四五”时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柱性产业。
面向“十四五”以及更长远的周期,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的关键产业。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近年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的发展增速快于经济增速,也快于全部工业增速,但产业整体创新水平还不高,一些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情况仍然存在,还不能适应经济发展新旧动能加快转换、产业结构加速升级的要求。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产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各地按照中央总体部署谋划新兴发展“施工图”时,要注意因地制宜做好统筹布局,补短板强弱项,避免同质化无序竞争的低水平重复建设。
一方面,要着力提升新兴产业集聚的规模和质量,避免沿用过去发展传统产业的路径和思维来推进新兴产业发展,避免过度追求规模优势和过度集聚各类要素,避免出现多点开花、大而不优、产能过剩等问题。另一方面,要把握好以政府优惠政策引导新兴产业发展的度,避免产业依赖政府补贴引起周期性波动。同时注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在竞争和开放合作中实现区域协同和产业协同,必要时采取措施限制投机和跟风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