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诚信文化 > 信用体系

“提现软件圈套”需要合力破解

时间:2021-10-21 17:05:18 来源: 北京青年报 作者:张淳艺

作者:张淳艺

  北京市朝阳区的刘女士是一名家庭主妇,平时经常上网刷短视频。今年4月,她无意间看到一条“听歌猜剧,轻松赚钱”的短视频广告。出于好奇,她下载了这款名为“点点猜歌”的软件,每天花2个小时在软件中答题。等完成任务准备提现时却发现,提现要求突然提高至“猜对5000首歌”。

  不光刘女士,不少人都有过类似经历。所谓的听音乐猜歌名赚钱,不过是“提现软件圈套”的又一变种,这和前些年一些软件宣传的“走路赚钱、看新闻赚钱、刷视频赚钱”一样,都逃不脱“看似做任务越多赚钱越多,但任务难度越做越高,且始终无法提现”的套路。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真实情况的权利。在“提现软件圈套”中,商家事先没有明确、全面地告知消费者提现方式、奖励形式、提现限制等问题,既损害了消费者的信赖利益,也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不仅如此,一些软件还打出“轻轻松松赚钱”“提现到账无门槛”等广告语,吸引人们下载App答题、做任务,花费大量时间却无法提现,更涉嫌虚假宣传、诱导下载。

  目前,在安智、应用汇、豌豆荚等手机应用市场中,打着“赚钱提现”噱头的App不在少数,涵盖新闻阅读、影音播放、手机输入法、健康运动等多个领域。相关应用下载量最高的超过千万,下载量过百万的也不在少数。然而,这种经营模式的合理性本身存疑,走路、听歌、看新闻、刷视频等行为并不能创造经济价值,用户又怎会通过这类无关痛痒的行动真正有利可图呢?

  事实上,真正从中获取利润的只有商家。“提现软件”的背后,是商家以此为诱饵,吸引用户下载使用软件,等到取得足够多的流量,以便拉拢广告投放。这条引流盈利的生意经不仅不会给用户带来好处,还有可能存在风险。因为此类App大都要求用户填写真实姓名、手机号码,有些还需要绑定微信、支付宝账号。一旦商家通过收集个人信息,进行第三方的销售和转卖来套利,也会将用户信息置于危险之地。

  “提现软件圈套”需要合力破解。首先,强化应用平台审核责任。根据《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应用商店服务提供者应当对应用程序提供者进行真实性、安全性、合法性等审核,建立信用管理制度,并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分类备案。提现软件能否提现,也应属于真实性审核的范畴。应用平台必须严格履行管理责任,扮演好“守门人”角色,将欺诈式App挡在门外。

  其次,有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提现软件圈套”涉嫌虚假广告、合同欺诈等多重违法,甚至可能构成犯罪。公安、文化、网监、市场监管部门必须加强配合,联手整治,确保监管时时在线,猫腻无处藏身。在责令欺诈式App下架的同时,揪出幕后操手,依法予以严惩。

  此外,提高广大公众防范意识。天上不会掉馅饼。面对鱼龙混杂的手机应用软件,消费者一定要擦亮眼睛,面对广告诱惑冷静思考,避免贪小利掉入陷阱,浪费时间和精力为无良软件贡献流量。(张淳艺)[责任编辑: 郝悦 ]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 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