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诚信文化 > 合作发展

为国际社会应对风险挑战、实现共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时间:2020-07-29 14:25:12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牛镛

  本报北京7月28日电(记者俞懿春)7月28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称亚投行)第五届理事会年会视频会议(以下称年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致辞。开幕式结束后,财政部部长刘昆接受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媒体记者采访,介绍有关情况。

  刘昆表示,发起创建亚投行是中国积极参与和支持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重要创举。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代表中国提议筹建亚投行。2015年12月25日,亚投行正式成立。2016年1月16日,习近平主席出席亚投行开业仪式并致辞。今年是亚投行成立五周年。第五届理事会年会是亚投行从起步阶段迈向稳步发展阶段一次承上启下的重要会议。在这一关键时间节点,习近平主席在亚投行年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致辞,从倡导多边主义、促进成员共同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充分肯定亚投行的运营成绩,深刻阐述中国对亚投行未来发展的期望,提出一系列重要指导意见,对于推动亚投行不断发展壮大,坚持多边主义和促进区域合作,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强调多边主义。习近平主席强调,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践表明,人类是休戚与共、风雨同舟的命运共同体,唯有相互支持、团结合作才是战胜危机的人间正道。解决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矛盾,不能靠“脱钩”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要靠更加包容的全球治理、更加有效的多边机制、更加积极的区域合作。中国始终支持多边主义、践行多边主义,以开放、合作、共赢精神,同世界各国共谋发展。亚投行是一个奉行多边主义的机构,中国将继续同各成员一道支持亚投行、办好亚投行,为国际社会应对风险挑战、实现共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这些主张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和勇气。亚投行已经拥有遍及六大洲102个成员,在本届年会期间又吸收了第103个新成员。事实证明,倡导和践行多边主义,不仅是中国的选择,而且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人心所向。

  二是肯定运营成绩。习近平主席充分肯定了亚投行运营成绩,令人备受鼓舞。习近平主席指出,4年多来,亚投行按照多边开发银行模式和原则运作,坚持国际性、规范性、高标准,实现良好开局。亚投行朋友圈越来越大、好伙伴越来越多、合作质量越来越高。亚投行已经为24个成员提供了87个、总额近20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在国际上展示了专业、高效、廉洁的新型多边开发银行的崭新形象。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亚投行迅速行动,成立了初始规模100亿美元的新冠肺炎危机恢复基金,支持成员应对疫情和恢复经济,充分体现了亚投行的行动力。亚投行建立健全了机构治理,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战略和政策,获得了国际AAA信用评级,建立了与国际多双边机构合作关系,不断创新业务品种和模式。这些成绩的取得,展现了中国领导人倡建亚投行的远见卓识,凝聚了各成员的同心协力和国际社会的发展融合,证明了多边主义的旺盛生命力,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一次伟大实践。

  三是提出殷切期望。习近平主席希望亚投行不负使命、不负时代、不负众托,指出亚投行应该成为促进成员共同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平台,并就此提出四点建议:第一,聚焦共同发展,把亚投行打造成推动全球共同发展的新型多边开发银行。亚投行应该致力于服务所有成员发展需求,提供更多高质量、低成本、可持续的基础设施投资,为促进亚洲及其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力。第二,勇于开拓创新,把亚投行打造成与时俱进的新型发展实践平台。亚投行应该创新发展理念、业务模式、机构治理,通过灵活多样的发展融资产品,促进互联互通,推动绿色发展,支持技术进步。第三,创造最佳实践,把亚投行打造成高标准的新型国际合作机构。亚投行发展要坚持高标准、高质量,把遵循国际通行标准、尊重普遍发展规律同适应各成员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创造国际发展合作最佳实践。第四,坚持开放包容,把亚投行打造成国际多边合作新典范。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顺应世界经济格局调整演变趋势,同更多发展伙伴开展合作,提供区域和全球公共产品,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这些建议体现了中国作为亚投行最大股东的理念与责任,为亚投行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刘昆说,习近平主席在亚投行年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的致辞,得到与会各方积极呼应和高度评价。我们将以习近平主席提出的重要主张为指引,支持亚投行不断发展壮大,通过与各成员携手努力,共同推动亚投行为提升亚洲地区乃至全球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水平、促进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作出更大贡献!

  《 人民日报 》( 2020年07月29日 03 版)(责编:牛镛)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 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