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诚信文化 > 合作发展

安徽合肥:让信用成为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硬通货”

时间:2019-10-14 12:03:36 来源: 合肥市管理居 作者:
  近年来,合肥市以加强信用监管为着力点,创新监管理念、监管制度和监管方式,建立健全贯穿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衔接事前、事中、事后全环节的新型监管机制,不断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规范市场秩序,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市场高质量发展。
  创新事前环节信用监管
  构建信用数据库。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涵盖投标人、中介机构、商城供应商等交易主体基本信息、信用代码、资质、资信等相关基础信息数据。目前入库企业总数达到92158家,入库的各类证书电子件超过15万件,并对外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形成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信用数据体系。
  推动信用承诺。推行投标人标前、标中诚信承诺制,承诺诚实守信,凡被查实有违法失信行为的自愿接受处罚。推行评标委员会诚信承诺制,实行“一标一承诺”,对违反承诺的愿意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全力营造“诚信激励、失信惩戒”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氛围。
  加强事中环节信用监管
  建设网上统一诚信平台。建成网上招投标系统、竞价系统、开评标系统等,通过电子交易全流程存储的各类交易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串通投标、弄虚作假等行为进行分析,一经查实依法查处,并纳入信用评价体系,创新监管措施。
  建设考评体系。对投标人的信用评价从参加交易活动到标后合同履约等11种不良行为纳入信用管理,量化计分,实行标前、标中、标后全方位联动信用考评。对招标代理机构实行“一季度一评价”,评价结果公开发布。建立评标专家“一标一评”制度,按照省专家评委考核标准,将考评结果录入省级专家库中。对“徽采商城”供应商规定了11项违规处罚措施,不断扩大信用监管范围。
  信用产品全覆盖。充分应用检察院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结果、公共资源交易投标人评价结果、行业主管部门公布的信用评价结果、“信用中国”失信被执行人查询结果,让信用成为公共资源交易的门槛。通过大力推行“商务+技术+信用”综合评标体系,将信用评价结果设置为评审指标,对信用评价好的企业予以技术标加分、商务标折价优惠,推进公共资源交易监管长效机制建设。
  完善事后环节信用监管
  督促投标承诺从“纸面上”走下来。建立健全标后综合管理制度,联合建设单位和政府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定期开展标后履约监督检查工作,依法依规查处竞得人违约行为,并纳入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信用管理体系,促进依法、诚信履约。今年以来,已完成83个政府投资重点项目的标后履约监督检查工作,并将巡查发现的问题及处理建议反馈给相关部门,有效维护了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秩序。
  共享信用数据。依托信用信息管理系统,成功对接省、市级各类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自动推送数据、信息,打通部门数据归集渠道,构建上下联动的公共资源交易大数据平台,让严重失信企业在合肥乃至安徽市场无立足之地。
  开展企业诚信教育。向被行政处罚的企业宣贯国家和省、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相关政策法规性文件,对省市有关信用修复政策及流程进行讲解,就招投标活动中违法违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帮助其学习信用修复政策知识,树立诚信经营意识。
  作为合肥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优秀单位,合肥市公管局将进一步健全完善信用管理制度和标准,强化信用结果在公共资源交易中的应用,建立正向激励机制,构建诚实守信的交易市场环境。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 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