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诚信文化 > 行业信用

用诚信文化熔铸企业文化之魂

时间:2019-10-28 16:09:36 来源: 《中国诚信文化》 作者:刘彤

  人类传统的观念认为,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由人类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类社会与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它是人类相互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是对客观世界感性上的知识与经验的升华。总的来说,文化是人化,是教化,是人的文明化。

  诚即真诚、诚实;信即守承诺、讲信用。诚信的基本含义是守诺、践约、无欺,是公民道德的一个基本规范,是一种准则、一种规范、一种品行、一种责任,是和谐社会之魂。诚信是中国传统道德中一项最重要的规范,也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美德之一。

  传统的诚信伦理作为一种重要的道德资源在当今社会依然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和影响, 传统的诚信伦理不应当也不可能被简单抛弃, 其中的合理成分, 是我们今天诚信文化建设的可贵的道德资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倡导人人讲诚信,人人做诚信的人,人人做诚信的事更加凸显其重要性。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转型意味着利益的调整、价值的重估、观念的转变和体制的转换。由于新旧体制和社会结构转变过程中出现的法律建设的滞后、道德教育的盲区,产生了各种无序的利益追逐,“诚信”正面临危机。诚信危机本质上是文化危机,诚信文化建设是克服各种社会失信现象的良方,诚信文化的建设势在必行。

  建设诚信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广泛领域。

  诚信文化的建设,也是企业文化的基础建设和根本建设,必须用诚信文化熔铸企业文化之魂。

  诚信是现代企业的黄金品牌。

  诚信伦理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企业的道德基础。在企业价值观的塑造中,“诚”是企业聚心之魂,“信”是企业立足之本,诚信文化是中国化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也是企业生存的根本。我国古有“无信不立”之说,《论语》中孔子说:“人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企业道德经营的必备要义。儒家常讲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的先决条件就是诚信。

  诚信是我国传统的商业道德。早在战国时期,对商业活动就有“市价不二,国中无伪”的要求。在商业发达的明清之际,商家无不标榜诚信,也大都“以儒道经商”。晋商与徽商就是中国古代以诚信经商势力最大的两股商业力量。梁启超说,“晋商笃守信用”,徽商亦“贾而好儒”,能够“以诚待人,以信接物”。良好的信用文化成了商家们的成功之道。

  时至今日,许多知名企业已经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海尔的高层管理者将不合格的冰箱砸掉,就是要实现对市场、对消费者的承诺“决不让一件不合格的海尔冰箱流向市场”。“诚信”是品牌,也是无形资产。国际上许多大企业都很重视诚信伦理。比如,IBM把诚实作为企业的座右铭;松下公司把“赢得人们的信任”作为企业的价值观;诺基亚把“科技以人为本”作为自己诚信的实质。

  企业诚信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取得成功的基础。企业诚信是指企业在市场经济的一切活动中要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并以此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是企业确立价值观是企业建设企业文化首要的任务。企业“诚信”缺失危害很大,企业诚信缺失影响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甚至是许多中国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因为诚信缺失,致使企业品牌一夜倒塌。作为全球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达信和三鹿就是最好的明证。确立以诚信为核心的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基业长青的最基本保证。在华为人眼中,品牌就是华为的诚信,诚信根本就是华为的质量,华为的体验和对客户长期的承诺。在记者对华为消费者BG总裁余承东的采访中讲到华为是把质量放在战略角度去重视的。诚信对人或企业来说都是最基本的,因此重视程度和很多的ICT企业不尽相同。质量是根植在华为的员工的企业文化当中的,从创始人起,已将它上升到诚信的高度。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沙因在《企业文化生存指南》一书中指出:“大量案例证明,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文化再造是推动企业前进的原动力,但是诚信作为核心价值观是万古长存的,它是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诚信伦理观念已深入人心,对其再赋新意,让其再植灵根,对确立以诚信为核心的企业价值观是大有好处的。培育以诚信为核心的企业道德规范和开展企业诚信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中之中。

  诚信是企业制胜的法宝

  一个企业的技术、高科技可以学,制度可以制定,但包括企业全体员工内在的追求这样一种企业文化、企业伦理是很难模仿的。在今天, 由于经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 市场中的交易关系日趋复杂, 在这种情况下, 诚信显得尤为重要。诚信, 不同于信用, 信用是一种经济制度,而诚信是一种道德规范。基于诚信的特质和核心竞争力的含义, 诚信是企业最重要的伦理。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公司一贯强调,沃尔玛以诚信和正直作为企业立足和发展的根本。

  1、诚信文化是市场高效率之理性选择的保障。

  诚信文化是排除功利干扰的过滤器,伦理道德保证了人类永远不可能如经济学家所认为的那样,根据纯粹自私的最大功利原则行事。在现实生活中,即使最纯粹的经营关系也是要讲诚实与信用的。在经济生活中恪守诚信原则, 是经济人实现其精神利益的内在需求和理性选择, 市场经济是互利的经济形式, 个人的理性是有限的, 绝对的利益最大化是做不到的, 经济主体不仅关注自身的利益, 也要关注他者的利益, 因为自身经济利益的实现是以他者利益的实现为基础的。

  2、诚信文化可以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

  市场经济有其自身的秩序, 它按照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内在逻辑自发地运行, 并表现为一套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 它不会也不能自觉地去按照完美人性、完善社会、完好人类生活的要求去选择伦理道德, 诚信原则就很容易被忽视、践踏。

  企业处于互利关系中,以诚实守信来对待它们之间的关系时,诚实守信就表现出了两大优势:一是节约交易的预期成本。即如果假设交易的双方是诚信的,则企业无需花费太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去预防。二是为诚信的声誉转化为极大的品牌效应提供了认知模式。为了能谋求长远利益,理性的交易者选择诚信的交易方式是最有价值的,这样不但会和正在交易的双方结成牢固的交易伙伴关系,而且还会为自己创造良好的信誉,从而将迎来更多的交易伙伴。

  构建诚信文化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体系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诚信建设,党的十八大提出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也是大力推进诚信建设的有利时机。加强诚信制度化建设,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国家软实力和整体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发展中逐步形成并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是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也是企业员工生存和发展的方式以及心理状态的习惯。说到底,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经过历史的长河沉淀下来的习惯。

  企业文化已是当今前沿的管理方法之一。虽然企业文化不是管理文化,但却是形成管理方法的理念,是企业的灵魂。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根本,是企业的核心,是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要打造诚信企业首先就要加强企业诚信文化建设。无论在任何的工作环境中均可发现:高度重视诚信建设,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的企业,更能准确把握指导思想和工作要求,切实把各项工作作为事关公司发展的全局性工作来把握。具体来说,以诚信文化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体系建构如下:

  1、吸收优秀传统文化,建立以诚信为核心的价值观。企业价值观塑造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一要务,其核心是解决“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的问题。因此,必须从约束和规范企业生产经营手段,树立和实践诚信为本的经营宗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丰富的内涵,其传统价值观对现代企业有重要的导引作用,传统道德的内核心是“仁、义、礼、信”,这是现代企业的道德基础。使诚信文化深入员工内心,又要立足于员工的行动,使诚信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工作方式。

  2、构建以诚信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系统。第一,在企业内部树立以诚信为核心的生产经营理念。首先,企业应制定一系列的约束准则,加强领导者的道德文化建设,做好带头作用。对员工开展诚信教育,强化员工的诚信意识。其次,建立良好的员工关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提高员工的道德素质。第二,对外建立以诚信为核心的道德关系。首先是与消费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企业利润与消费者间的关系,以达到双方“双赢”的理想局面。其次是正确处理好与竞争对手的竞争和合作关系,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一是国家社会有难时,企业应无私奉献,对于经济不发达地区学生无钱求学,对干患重大疾病无钱就治等情况,企业应该伸出热情之手给予无私的救助。二是战胜自然灾害需要企业全力以赴。三是公益事业需要企业慷慨解囊。通过承担社会责任,一方面可以赢得声誉和组织认同,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文化取向和价值观念,为企业发展营造更佳的社会氛围,使企业得以保持生命力、长期可持续的发展。

  (本文作者系国资委《市场观察》杂志总编辑、中国传媒大学国学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 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