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盛古稀传良史
先秦的人经常讲到“信”,他们有很多关于“信”的阐释。孔子告诫他的学生要“谨而信”,意思是说话要谨慎、诚实。他还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孟子主张把“孝、悌、忠、信”的道德教育作为治理人民的重要内容。他们所说的信,或指人的品德,或指人的行为,都是强调了诚实、可靠的重要。按照同样的道理,史之可信,方可谓之信史。在史书的编著过程中,秉笔直书是我国史学的优良传统。这个传统的起源很早。春秋时期,晋国太史董狐不畏权势,记载了“赵盾弑其君”这件事,后被孔子誉为“古之良史”。齐国太史兄弟三人与南史氏不顾生命危险,坚决按史法办事,终于留下了“崔杼弑其君”的记载,受到后人的敬仰。后来,随着史学的发展,这个传统也发展了,它成了一些史家在撰述上的一条原则。以下讲的“孙盛古稀传良史”的故事,便为著例。
孙盛是东晋时期的著名学者。史书称赞他“笃学不倦,自少至老,手不释卷”。他平生勤于著述,其中《晋阳秋》一书是他晚年时冒着满门抄斩的危险写成的。
那是公元三六九年的事情。东晋大司马桓温北伐大败而归,威名顿挫。但他仍然牢牢地掌握着权柄,朝野上下很少有人敢非议他。主管修史的秘书监孙盛却偏偏在太岁爷头上动土,撰写《晋阳秋》一书,真实地记叙了桓温北伐惨败的全过程。桓温见到这部书后大发雷霆。他深知孙盛是一枚不好碰的硬钉子,便找来孙盛的儿子威胁道:“这次枋头(河南浚县境内)之役虽然没有成功,可也不像令尊所写的那样。如果令尊还为自己的家族门户着想,那就请他换个写法。否则,你很清楚等待你们的是什么!”
桓温是一个“威势翕赫”、“有不臣之志”而“潜谋废立”的权奸,对皇亲国戚也是说贬就贬,说杀就杀。他要除掉一个小小的孙盛,真像踩死一只蚂蚁那么容易。孙盛的儿子当时吓得变了脸色,连连叩头谢罪,答应一定说服父亲改写《晋阳秋》。
这时,孙盛已年逾古稀,卸职还家。他性情严厉,治家极有法度。“虽子孙斑白,而庭训愈峻”。事情到了这般地步,儿孙们都恳求他重写这段历史,以避免灭门之祸。他捋着银须,严肃地说:“桓温好大喜功,居心叵测;枋头之败,有目共睹。我怎么能无视事实,违心地去杜撰历史呢?乃翁是朝廷史官,理应尊重事实,不隐恶、不扬善。如果屈于淫威而有乖史德,岂不被天下人耻笑!”
听了孙盛这番话,儿孙们跪了一地,哭着哀求他:桓温不好惹,全家近百口人的性命危在旦夕了,请您就在史书上美言桓温几句吧。孙盛见此场面,心里又生气又难过。当他看到在孙媳妇的怀抱里刚满月的小重孙被惊醒而啼哭的小脸时,眼睛湿润了。但他的语气依然十分坚定,“孩子们,修史要对千秋万代负责,我实在不能答应你们的要求。我写信史,不作伪文,就是千刀万剐也不改此志!”说毕,拂袖而去,仿佛根本没有听见那时断时续的满屋哀声。
孙盛的儿子们见父亲的态度这样强硬,觉得不能因为他毁了全家老少,于是背着父亲对《晋阳秋》作了修改,呈送桓温,桓温这才放过他们一家人。
孙盛早料到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也背着儿孙们另外写了一本,寄到北朝的一个熟人处保存。若干年后,晋孝武帝司马曜博求异闻,派人到辽东购来此书,和东晋流行的本子对校,发现有很多地方不一样。桓温北伐失败的真实情况得以传世,以致后人盛赞“《晋阳秋》词直而理正,咸称良史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