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断发》等3则
曹操断发
曹操是三国时期人,这个人虽然史上褒贬不一,可是他在自己统领的军队中留下了诚信的美名。曹操亲领大军去打仗。行军路上,看见路边的麦子都已经成熟了。老百姓因为害怕士兵,逃到外边,不敢回来收割麦子。曹操派人挨家挨户告诉村里人和各处看守边境的官吏:“我奉皇上旨意,出兵讨伐叛逆的贼人,为民除害。现在我的部队经过麦田,只要我的士兵践踏麦田,就斩首示众,说到做到。父老乡亲们不要害怕。”
老百姓们开始都不相信,仍旧躲在暗处观察曹操带领的军队的行动。
经过麦田的官兵,都下马用手扶着麦秆,小心地蹚过麦田,而且一个接着一个,相互传递着走过麦地,没有一个士兵敢践踏成熟的麦子。老百姓看见了,没有不称颂的,望着官军的背影跪在地上拜谢。
曹操骑马也在成熟的麦田边上走路,忽然,麦田里有一只鸟惊叫着飞起来。曹操骑的马受了惊吓,一下子蹿入麦田中,踏坏了一块儿麦田。
曹操立即叫来随行的官员,要他严肃地治自己践踏麦田的罪行。官员说:“怎么能给丞相治罪?”曹操说:“我亲口说的话下的令,自己却不遵守,还有谁会心甘情愿地遵守呢?一个不守信用的人,怎么能为成千上万士兵的统领呢?”随即抽出腰间的佩剑,就要自刎。众人连忙拦住。
这时,大臣郭嘉走上前说:“丞相统领大军,重任在身,怎么能自杀呢?”
曹操沉思了好长时间,才说:“我肩负着天子交给我的重要任务,可以暂且免去一死。但是不能说话不算话,我犯了错误也应该受罚。”于是,曹操用剑割断了自己的头发扔在地上,然后说:“我就割掉头发代替我的头吧。”接着,曹操又派人传令三军:“丞相践踏麦田,本该斩首示众,现在割掉头发引以为诫。”
现在的人觉得剪头是件很正常的事。可是,当时的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头发是从父母那里继承来的。随便割掉头发是大逆不道的事情,是不孝的表现。因此,在当时的人看来,曹操当众割头发和割脑袋没什么两样。
韩信报恩
汉朝的开国功臣韩信,幼时家里贫穷,常常衣食无着。他跟着哥哥嫂嫂住在一起,靠吃剩饭剩菜过日子。小韩信白天帮哥哥干活,晚上刻苦读书,刻薄的嫂嫂还非常讨厌他读书,认为读书耗费了灯油,又没有用处。于是韩信只好流落街头,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
一位为别人当佣人的老婆婆很同情他,支持他读书,还每天给他做饭吃。面对老婆婆的一片诚心,韩信很感激,他对老人说:“我长大了一定要报答你。”老婆婆笑着说:“等你长大后我就入土了。”
后来韩信成为著名的将领,被刘邦封为楚王,他仍然惦记着这位曾经给他帮助的老婆婆。他找到这位老婆婆,将老婆婆接到自己的宫殿里,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直到给老婆婆送终。
负荆请罪
渑池会结束,由于蔺相如功劳大,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
廉颇说:“我是赵国将军,有攻城野战的大功,而蔺相如只不过靠能说会道立了点功,可是他的地位却在我之上,况且相如本来是个平民,我感到羞耻,在他下面我难以忍受。”并且扬言说:“我遇见相如,一定要羞辱他。”
相如听到后,不肯和他相会。相如每到上朝时,常常推说有病,不愿和廉颇去争位次的先后。没过多久,相如外出,远远看到廉颇,相如就掉转车子回避。
于是蔺相如的门客就一起来直言进谏:“我们所以离开亲人来侍奉您,就是仰慕您高尚的节义呀。如今您与廉颇官位相同,廉老先生口出恶言,而您却害怕躲避他,您怕得也太过分了,平庸的人尚且感到羞耻,何况是身为将相的人呢!我们这些人没出息,请让我们告辞吧!”
蔺相如挽留他们:“诸位认为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厉害?”
门客回答说:“廉将军比不了秦王。”
相如说:“以秦王的威势,而我却敢在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群臣,我蔺相如虽然无能,难道会怕廉将军吗?但是我想到,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攻打赵国,就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在呀,如今两虎相斗,势必不能共存。我所以这样忍让,就是为了要把国家的急难摆在前面,而把个人的私怨放在后面。”
廉颇听说了这些话,就脱去上衣,露出上身,背着荆条,由宾客带引,来到蔺相如的门前请罪。他说:“我是个粗野卑贱的人,想不到将军您是如此的宽厚啊!”
二人最终相互交欢和好,成为生死与共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