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诚信缺失”:危机还是假象
谈到当代大学生诚信问题,舆论大多摇头。“诚信缺失”成为一个主流判断,极端的情况下甚至被描述为“诚信危机”,进而上升到“道德危机”。这似乎已经成为当下社会的整体焦虑。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或者换句话说,大学生诚信缺失在多大范围内存在,在什么样的程度上存在?
事实上,关于这个问题,严谨的定量调查并不多见。将一些碎片化、标签化的个案和感受,上升到对“当代中国大学生”这样一个群体的判断,未免失之草率,基于这样的判断方式提出建议也难免流于空泛。
由于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和大学生群体的显著标签,大学生在考试、论文、学费、奖学金、求职等环节出现的缺乏诚信问题广为社会关注。且不说这些问题的直接后果,它折射出来的是人们对未来社会主流群体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忧虑。但是坦白地说,这些问题的出现,是一个系统性、结构性的问题,家庭、学校、社会、网络环境等等都有关系,不是个体可以完全解决的。
诚信与否,其行为是特定社会背景和社会关系下人与人之间复杂心智和行为互动的结果,包含着混合动机与多元目的。因此,在诚信教育中,我们需要承认和面对多元开放的现实,两面提示、均衡说服,强调利益互惠与价值同构原则。
这里,笔者有几个简单建议。
第一,动态、系统地进行诚信教育。大学生的一些行为和特点并不是固化的。举个例子,当很多企业和品牌都在迎合、利用、放大90后的一些碎片化“特点”时,90后人群自己却正在放弃和改变这些“特点”。更要命的是他们的社会化和自我“进化”的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当然,诚信不一样,其内化更深,其外化更复杂,一旦标准发生偏差,其负面影响远非其他行为特点可比。因此,针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更应当考虑其动态性和系统性,要放到社会“巨系统”中考量。
第二,要像重视心理健康一样重视大学生诚信教育。对于高校而言,应该像心理健康一样,从一开始就建立档案,有针对性地建设一整套感知、检测、评估、干预的系统,强调预防和纠偏,不要等出现问题再去补救。
第三,形而上和形而下并重,道德建设和有序行为规范并重。诚信是连接道德和行为的标准,因此,诚信教育一方面要靠道德的教育和涵养,另一方面,需要有序行为规范的建设。尤其是在社会价值观多元的情况下,更需要加强有序行为建设来影响道德判断。举个简单的例子,不排队,可能是道德问题,但是问题在于很多场合并没有“队”,大家都如此,无所谓道德不道德。而同时,“道德”的做法可能成本很高。这时候,更快速有效的解决办法显然是设立排队栏。再如,只要一个人不随地吐痰,他的行为就是合格的,不管他是出于环境卫生的考虑还是怕被罚款。诚信方面的机制建设显然有利于诚信道德判断的形成和稳固。比如学术道德、经济规则、法理、公序良俗。对这些机制的强调,有助于大学生建立对自我言论、行为负责的概念,进而对诚信有感知、有考量。
第四,内因和外因并重,有效激活当代大学生群体的自律和“对冲”机制。事实上,违背诚信的行为人人痛恨,当代大学生对这类行为有很多有效的自我表达方式,这些表达有助于相互教育,有助于群体文化的形成,有助于形成“对冲”机制,在利益与价值之间形成良性的判断。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