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官方网站!网址:www.cslai.org

您的位置:首页 > 茶文化 > 推荐

《续茶经》——记录中国的茶事变迁

时间:2020-04-14 14:14:20 来源: 金骏眉官网 作者:佚名

  陆羽《茶经》写于780年。陆廷灿《续茶经》初创于武夷山,完成于1734年,历时约17年。陆廷灿为什么编写《续茶经》?从时间上说, 《茶经》、《续茶经》两书问世相隔近1000年。正如陆廷灿所言,自唐至清,茶的产地和采制票饮方法及其用具,已与《茶经》所说大不相同。

  当今几款很有名的茶,比如西湖龙井,陆羽《茶经》就没写到。说浙江的茶,陆羽认为“杭州下"。可见,杭外的茶,陆羽评价并不高。陆羽写《茶经》时,龙并茶还没有。

  是宋代上天竺主持、一个叫辨才的和尚开种的,唐代的陆羽不可能写宋代才有的茶。

  《续茶经》就写到了龙井茶,引用了清代陆次云《湖螺杂记》: “龙井茶,作豆花…采于谷雨前者尤佳,啜之淡然,似乎无味,饮过后觉有一种太和之气,弥论于齿烦之间,此无味之味乃至味也。”

  再如云南普洱茶。陆羽也只字未提。为什么?因为当时的云南还不在唐朝的版图内,云南以及贵州四川局部当时是属于南诏国的。陆羽没去过云南,当然不可能写云南的茶。到了陆廷灿的时候,南诏国已消亡,云南已经是清朝疆土的一部分,《续茶经》就写到了: "普泪茶出元江府普润山…"《茶经》中甚至连武夷茶都没写到。陆羽是否去过武夷山?一种说他没去过,另一种说他在完成《茶经》之后去过。但不管怎样,武夷岩茶在《茶经》中一字设提。

  陈廷灿在《续茶经》中多次提到武夷茶,这与他在清康熙五十六至六十一年( 1717-1722年)任崇安知县有关。崇安县就是当今武夷山市。于政事之余,陆廷灿常临乡村,遍访农事, “每以茶事下询,于武夷之外,每多见间,因思采集为《续茶经》之举。

  《续茶经》中,武夷茶占了其中相当篇幅。《续茶经》丰赢和补充了《茶经》中的许多内容,仅"八、茶之出”一章,陆羽只对唐代15个道中5个道的产茶地进行记述,对其他3个道的茶产地,只是一笔带过。而《续茶经》则摘引了近百部茶著、茶文, “茶之出”覆盖到全国15个省份。时隔千年,陆廷灿广引博征撰写《续茶经》意义非常。这是继陆羽《茶经)之后,陆廷灿对中国茶文化的贡献。

  但是《续茶经》问世,距今也将近300年。这些年里,中国茶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获经》《续茶经》里,陆羽和陆圳提到的那些茶和产茶的地方,现在怎么样了?还有哪些地方的好茶, 《茶经》 《续茶经》里还没有写到?

  这就是引发我60岁之后遍走全国茶山的又一原因。比如《续茶经》中写到王新城《陇蜀余闻》 : "蒙山在名山县西十五里,有五峰,最高者日上清峰。其蔽一石大如数间壓,有茶七株,生石下,无缝轉,云是甘露大师手植。

  这位甘露大师叫吴理真。有文字记载,世界上人工种植茶叶的第一人即为西汉甘露年间(公元前50年)的吴理真。

  甘露大师手植有茶七株就在蒙山顶上皇茶园, “灵茗之种,植于五峰之中,高不盈尺,不生不灭,迥异寻常"。

  看到这些文字,我就想去蒙顶茶山,看一看那里现在怎么样了? 2015年深秋我终于如愿。

  拾级而上,沿途一路风景。且不说茶山绵延、林木离天,仅一座蒙顶甘嚣寺就让我流连不已。甘露寺让我感觉岁月沧桑。寺内壁画、雕塑栩栩如生,非常精美。这些旧迹速痕恰恰是那些富丽堂皇的新建寺庙所难得一见的。

  山路两侧的另一景观也让人惊叹,好几棵大树树根与山石互为交缠,有的拥抱了整块山石,有的从几块山石的夹缝中硬是挤出来,然后挺拔向上,抽枝舒叶。

  从山上的素道出口,再往里走,便是天盖寺。经阴阳石牌坊、甘露井,到了此行的目的地:皇茶园。皇茶园的石门关着,叩不开,茶园后面有石虎对着我们虎视眈就。一边有小径可通茶园旁边,让我与七棵仙茶有一次较近距离的互相交流。

  蒙顶山秀美的自然风光与悠远的人文底蕴,吸引着世界各国旅人尤其是茶文化研究学者的青睐。甘竊寺旁有立碑记载了日本、韩国外国客人朝圣茶山事迹。由此,我想,它是不是可以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正这么想着,我看到不远处新搭建的铁素桥,与周边环境的不和谐,我问怎么一回事?当地朋友说也许在开发探险之类的旅游项目。我惊讶,觉得不可思议。下山时,我看见缆车在运作。它没有因为维修而停运,它不载客却在运输建筑材料,前后两辆缆车吊运的钢结构建筑材料正缓缓从山下向山上运输……

  “蒙顶天下雅” 。夜宿智矩寺的一夜,我真正体会到了,晨钟暮鼓,山路上还有萤火虫飞来飞去,山里的那种清雅陸静非常难得。半夜醒来,我睡不着,我眼前又浮现白天山上大兴土木的一幕,我优虑:我下次再来,蒙顶山的秀雅古朴幽静还有多少? 《续茶经》中记录的环境会不会因为些人的急功近利而有所破坏?

  陆灿的《续茶经》还写到过各地好茶。比如他摘录了一干多年前李肇的《唐国史补》中的记载: "风俗费茶,茶之名品亦众……寿州有霍山之黄芽"。

  霍山出黄茶。有人说安徽有“三黄" :黄山、黄芽、黄梅戏,可见審山黄芽之声望。

  2016年我去霍山,几天里,我一直转悠着寻找按传统工艺制作的霍山黄芽,却终究没有找到。街上大凡卖茶的,标的是霍山黄芽,卖的却是霍山"绿”芽,用绿茶工艺加工的霍山茶。

  我问当地茶人怎么回事?回答是:都做绿茶了。“现在按传统手艺做的人,太少了。花工夫不算,而且有些不懂的客人还会说你这茶发黄了,还卖得比的新鲜碧绿的贵?"

  我心中不免纳闷,这传统的霍山黄芽在明清曾被列贡品,为宫廷内用,怎么现在忽然绝迹?

  为找真正的霍山黄芽, 2017年春天,我又去了一次。

  这次通过安徽作家协会主席许辉,联系上霍山县科技局的作家张颖。

  张颖知道我们来意后,通过茶叶专家和茶办,找到了一位仍在按传统工艺做黄茶的包师傅。包师傅的茶厂在白马尖金竹坪,他的黄芽采摘一般在清明前后、谷雨之前,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初展,要求新鲜度好。采回鲜叶,薄维晾晒,让茶青表面水分挥发散失,后杀青。包师傅为我们演示杀青。只见他擦净铁锅,取了青叶,投入其中,投叶量仅在二两之间,比我见过的一般绿茶杀青量少。生锅温度较高,鲜叶下编时,我听到有炒芝麻似的响声。包师傅手执一柄比毛笔大些的芦花帚,在锅里炒制,动作快却轻柔。炒透后,叶芽迅速被捞净。下一道的熟锅杀青,务必与生锅配合得当。杀青后,茶便起锅摊凉。

  之后的工艺还有烘茶。初烘至五、六成干时,二烘并一烘,继续烘焙,到七成干时下烘。雄放一二天,使茶回湖黄变,剔除茶片后再复洪。炭烘、闷黄,前后要反复五次,历时约12天。这黄茶的制作程序果然比绿茶繁复许多。

  我问: “包师傅,你这工艺有文字记录吗?"包师傅坦言: “没有。

  下山时,我看见山坡大面积茶山中,有一块块的黄色小牌牌星如棋布般。这是为的茶园不用农药灭虫害,霍山政府免费向茶农提供的诱虫板。我为这一举措点赞。我更希望有关方面能在“霍山黄芽传统手工技艺”的"非违”传承上力度再加大些,不要让霍山黄芽传统工艺在我们这一代消失。

  《续茶经》问世近300年,今天的许多好茶陆廷灿那时还没有,比如南京雨花茶。南京种茶的历史很早,在唐代已有人在雨花台、牛首山和栖霞山一带种植茶叶,陆羽曾专门考察栖霞寺茶叶的种植、培制情况。但雨花茶却是1959年才试制成功的。

  1958年,江苏省为向国庆十周年献礼,集中了各地制茶专家于中山陵,选择南京上等茶树鲜叶,反复试验。为凸现革命和政治的涵义,当时在形制上还有人提出过“五角星形”、“大刀长矛形”、“镰刀耸头形”等,终因制作困难,未能实现。最后确定制成形如松针,翠绿挺拔”的茶叶产品,以此意喻革命烈士忠贞不屈、万古长青,定名"雨花茶”。

  我在江苏省雨花茶“非遗”传承人陈盛峰的茶厂办公楼走廊,看到墙上挂着多幅历史图片。《1958年春茶采摘》、《1958年茶叶丰产试验田全景》、《灵谷寺跑马场1958年夏季茶树短穗扦插苗田管理工作情况》、《幼苗速成茶园试验田1959年亩产茶叶36斤》…真实地记录当年为向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献礼的“奋战”场景。

  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雨花茶,在1734年的《续茶经》里当然不可能写到。武夷山现在有的茶,当年陆狂灿写《续茶经》时也没有。比如金骏眉,又是这些年才有的品种。如云南普泪茶。《续茶经》虽然写到过,但在这两百多年里,也有大变化。最明显的是熟普工艺。普泪熟茶是1973年以后才有的。

  从公元780年的《茶经》到1734年的《续茶经》中国茶的变化很大。从1734年的《续茶经》到今天,中国茶的变化也很大。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2019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 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