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茶读史 行知读书会打开“宋人生活季”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宋朝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都发展到了相当的高度,市民生活繁荣,文化艺术更是走向巅峰。11月28日,由上海宝山区大场镇文化中心、阎华工作室、上海人民出版社市场部主办的行知读书会打开“宋人生活季”第一集,邀请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博士、国家高级茶艺师张海岚做客,分享宋代的茶文化,透过“茶”之道再现宋人的生活美学。
从上层贵族到市井百姓,无论是皇帝、士大夫,抑或是平民,有宋以来,茶已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阶层之中,在茶的流变中可见宋朝的时代精神,宋徽宗所谓“盛世之清尚”正是茶的文人属性登峰造极的体现。茶饮如何成为审美?这样的审美又对应着怎样的社会生活?盛世如何“清尚”?器如何显现“道”?张海岚首先带领观众回到历史的现场。
宋代之茶,雅俗共赏。它是与读书、赏画、插画、焚香并行的雅事,亦可是家家户户待客接物不可或缺的俗事。其中,为皇帝所供之茶是为宋茶的上品。宋朝的贡茶什么样?“龙团凤饼,名冠天下”。
张海岚介绍,宋朝贡茶的核心产区在福建武夷山北苑地区;其前身则是唐以来的研膏茶与蜡面茶,宋代的制茶流程延续了这两种茶的工艺,更利用模具使茶饼的形状、饼身的图案更多;而饮茶方式,则从唐代“烹茶法”发展而成“点茶法”,“点茶”是宋代主流的喝茶方式。
丁谓、蔡襄为宋代茶文化的发展和走向奠基——前者制“龙凤大团茶”;后者于50年后为使贡茶与已经普及民间的龙凤大团茶相区别而发明“龙凤小团”,原料更加精细。此后于神宗、哲宗年间出现精细更甚的密云龙与瑞云翔龙,至徽宗时期,制作工艺可谓登峰造极。
讲解了采摘、解茶、蒸茶、榨茶、研茶、造茶、烘干、干燥等制作工艺,张海岚现场复原了宋朝喝茶的“七步点茶法”,且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逐一介绍所涉及的茶具,如茶焙、茶钤、砧椎、茶碾、茶罗、茶勺、汤瓶、茶盏,最后将末茶倒入茶盏,用汤提点七次注水,同时以茶筅击打,则会产生厚厚的白色泡沫。而泡沫的细腻程度以及“咬”住盏璧时间的长短,则是宋时文人“斗茶”的评判标准。
通过点茶之“技”而达圣人之道,从茶之观察、交游中完成心灵的升华,宋代文人以茶局会友,由此,宋茶的属性不仅停留于物质,而达至与精神的合一,对茶的审美亦是对人、事、天下的观照。上行而下效,宋朝民间亦遭茶文化渗透,遍布城市各处的茶肆,功能早已不限于交友、聚会,还兼具娱乐、信息交换、商贸、人才交易、调节纠纷、旅店、色情场所等。
可以说,宋代的宫廷之内、庙堂之高、江湖之远,处处皆有“茶”的身影;每个阶层都有不同的喝茶方式,所喝之茶也各有差异,但“柴米油盐酱醋茶”,茶至宋朝,终于成为不可或缺、融入文化生活的重要元素,也最终成为今日中国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颜维琦)[责编:孔繁鑫]